石兰画荷

石兰画荷

石兰画荷

时间:2013-03-07 14:48:02 来源:

>石兰画荷

        四月初的日子,小风软软的,小雨细细的,春意深不可测,浓得像国画颜料中的“头绿”,有些抹不开。石兰女士和裴章传先生撑着雨伞来到我的办公室门前。尽管已有约定,仍让我喜出望外。
        章传近年有《李鸿章》、《刘铭传》等长篇历史小说问世,石兰是著名画家,他们长丰之行的最直接目的是到曹庵桃花节采风,最诚挚的愿望是看看老朋友,最深层的原因是章传祖籍长丰、石兰曾在长丰插队,他们牵挂着这方给自己的生命留下烙印的土地。 我们当然要请画家作画。石兰并不推辞,就在酒店的餐厅里铺纸挥毫。正想请她为我画一幅心仪的植物,她已在宣纸上泼进一团腥红,一团让人心跳的艳丽。再连接一竖深绿的杆,就有了一枝荷花的雏形。恰是我所倾心的物事呵。她叫荷杆生出刺来,那种黑色的尖锐有点伤眼,是怕行人随意采摘吧?荷花的周围布满条状的蓝绿,仿佛荷叶的变形。我把它们想象成游动的鱼。于是,那幅供石兰运笔驰骋的宣纸就在我眼前幻化成窑河无边的涟漪。忽然发现,石兰四周已围满观众,而室内却鸦雀无声。人们嘈杂的议论已被那枝挥洒的画笔没收了。石兰用笔尖画,用笔肚画,甚至倒转过来用笔杆画。石兰用颜料画,用心血画,倾注出满腔激情画。石兰画荷,一言不发,她用色彩与大家交流,用色彩向人们展示心灵,用色彩表达对圣洁之莲的赞美。石兰笔下的一抹红艳像一束燃烧的火,我有点担心它会煮沸无边的水域。其实,这幅画也许只不过是石兰手下的一帧寻常小品,而于我却具有摄魂夺魄的魅力,因为荷韵永远是我灵魂中的旋律。我仿佛已经听到荷花的微笑,荷叶的絮语,鱼群的喋唼,波浪的轻吟。石兰的荷使我的情感饱满而宏大,已经许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室内的寂静使我意识到石兰有一种孤独,一种艺术家才能拥有的孤独。
        石兰展示给我们的不是江南民歌里的田田莲叶,不是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她笔下的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像一颗颗燃烧的心,向我们诉说着她的命运与荷莲的缘份。石兰的少年时代是在合肥度过的,那里有一条以清官廉吏包拯命名的河流穿越而过,包河莲藕高洁的风姿给少年石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兰青春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却留在了长丰的窑河岸边。窑河的莲藕充满野趣与生机,给了她创作的灵感与启迪。十五岁那年她来到水乡插队接受“再教育”。几年后,眼看着同组织的知青们纷纷招工回城,她却因为父母的所谓“问题”而不被推荐,知青组的五间空房子里只有她形影相吊,该是怎样的落寞与悲凉!然而,性格不让她哀叹。前途布满阴,她却执著地画着太阳。社会污浊翻滚,她却潜心地画着莲花。追求大自然永恒的绚烂与美丽是石兰绘画的灵魂。
        看石兰画荷是很好的艺术享受,当我翻开石兰惠赠的几本画册,这才发现,她对荷莲的描绘有着多方面的艺术追求。以金箔作颜料,在木版上表现出莲在她心中的幻像。用工笔细腻地展示出“秋雨无声”胜有声有残荷之韵。石兰的荷莲是丰富多彩的,它们让我激情蓬勃,也让我宁静淡泊,更多的是让我沉思默想,去细细地品味荷叶莲花藕杆的内涵。
        艺术使人年轻。人到中年的石兰创作 活力正盛。她来长丰执意要去窑河边看望当年的乡亲们。虽然时光已流逝二十六年,人们一眼就认出了她,亲热地喊着她当知青的名字:“杨光明来了!杨光明来了!”石兰对窑河充满复杂而深厚的情感,表示将来要好好画一画窑河的水,画一画水中 那连天接地的荷莲。她忘不了窑河的波光与涛声,忘不了窑河之莲的纯洁与美艳。

水庆中(著名作家)
        本文刊登于《安徽日报》2004年11月19 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