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似水 静听有声

流光似水 静听有声

流光似水 静听有声

时间:2013-06-06 15:39:51 来源:

>流光似水 静听有声

        文/冷晰子
        一然的《禅心万象》,我是很早看到的。在它们还没有公之于众之前。
        一然的画,从来都是有故事的。这个故事,并非是阳光下的晾晒,坦白得连树影都无一痕。他的故事,隐于山岚烟雨间,藏在林海涛声里。若石涛的山水,羊肠小道,蜿蜿蜒蜒地于崇山峻岭时隐时现。终点,在高岭烟云里,没有一定的修为,不是得道老僧,是抵达不了的。
        对于画中的故事,我不敢说,是一眼万年的了解,亦只是隔了半亩青林的雕梁一角的远远望见,蓦然而心动,总想要穿山穿水地走进去,却总在枝枝叶叶的阻挡里,迷失半途。
        一然,却从不怪罪我的迷失。任我在半亩青林里,自由穿行。走到哪里,他都说:好。我也就少了顾及,鸟语花香,溪涧清流,天马行空,自在逍遥。懵懂无知的孩童一样,肆意漫语,有时未免因无知而狂妄。一然,却始终禅定微笑,纵容我的无知轻狂。
        《禅心万象》在一然还没有打算公布于世之前,我必须和他一起,保持沉默。而沉默,在某些时候,是耐心的啃噬。
        他这张作品,能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他说: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续工作了几个月。一然于绘画的工作狂热和他的绘画风格,都让我想起雕刻家罗丹。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一然的绘画,和罗丹的审美,有非同寻常的相似之处。在残破中发现美,在颓废与荒凉中,于内心深处,寻求温暖的光亮。超越门户,不依派别。以一种特殊的手法,追寻艺术的特立独行。
        我为己心羞愧。于画,我缺乏他那样的耐心与坚韧。艺术需要坚韧,需要寂寞与孤独中的坚持。
        当一然将他的画,拿给我看时,那种穿透肺腑的疼痛,刹那之间袭遍全身。这是怎样的美呢?
        萧瑟、荒凉、有从万水千山一路走来的疲惫,尘霜满肩。
        还有,寥落与颓废。
        那一刻的我,居然有些哽咽。
        一然,是在怎样的坚持里,将画完成?因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心灵轨迹的呈现,一然,在这样的呈现里,走过了怎样的荒凉与清寂?我怎么也无法相信,他的经过,是碧水蓝天,是花开荼糜,是暖阳和风。
        垂落的枝,低首的叶,遗失的颜色。一然,想要表述什么?
        我将画,给老师看。他说:“这是忧伤之美,忧伤是一种美学。其中可能没有现实美的内涵,但却是对历史美和未来美的描述。以文学的角度来讲,你看,从戴望舒的《雨巷》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从萧红到郁达夫,都具有忧伤之美的风格特征。动人心弦。”
        画之领域和文学之领域,我都是如孩童般无知。老师接着说:“所谓‘忧伤之美’美学观念,是从《诗经》、《楚辞》(以《离骚》为主)为源头发展下来的一脉。德国汉学家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认为,《诗经》美学思想发展为“诗言志”文学观念,《离骚》(骚,即哀怨之意)则发展为幽怨、忧伤、哀伤的审美取向。”
        对于美学的认知,我仅仅从朱光潜和宗白华的一些理论中,略晓一二。他们对于美学的论述,固然是中国文艺界的高峰。只是,陈丹青说,他们二人的美学理论,少了些什么,这些“少”,不好说,也说不好。因为,国民环境、文化环境等等的局限在此。我同意他的观点。
        我想,一然和我一样地赞同,绘画之外,一然广览书籍。所以,他对美学的认知,非常深厚。忆起一年前,他给予大家的画评,字字句句一如王维的诗境。烟雨空蒙,幽谷万生。甚至,比之诗境,更为高古。
        那些翻卷的叶,是生命的悲剧象征?那些张开的叶脉分明的叶,是生命的过去式?那么,这些画,是在叙述生命的过程?其间的风雨雪霜,其间的爱恨纠葛,其间的冷暖自知,都无影无痕?
        任何人,都不是个体生命的经历者,而所有的旁观,于沧海桑田的飞越,都无实际意义,可以忽略。
        如今的社会万象,都在怂恿一种虚华。很多人的画,都在力求展现蓬勃的生命力,以迎合社会虚华的假象。包括我自己。有应景之作,刻意去迎合时代潮流。而让艺术之路上,个体的探索,退居其次。耐不住清寂,忍不了孤独,急功近利。蓬勃虽也是美,却容易流于浮躁,流于喧哗,心里明白,这是艺术的大忌,却无法从俗念中走出来。
        一然,是我的榜样。
        《禅心万象》,纸本水墨。游刃于工笔与写意之间的艺术手法。这也是一然绘画的特色。同时拥有工笔的细腻和写意的精魂。舍弃了工笔的死板,甩掉了写意的豪放,一然的画,就别具了另一种韵味。没有工笔设色的艳丽,也唾弃了写意的粗犷,单用黑白的线条与点染,写出一种细腻的忧伤,从徐志摩的康桥走来,在舒婷的橡树下踟蹰,从席慕容的花树下经过,娉婷于青石长街,素衣青裙,于烟雨迷离中孤身孑行。几多感伤,万千遐想。
        卡玛说: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的修行,这是一条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禅心万象》里,几枚红色的印章,在黑白的艺术行云中,鲜明的对比里,令人蓦然而心动,清寂里的刹那温暖。
        流光似水,静听有声。分明中,有一然淡定的微笑,于窗内,低首慢笔。诚然而坚执。

2012.11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