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树给孤独园絮语

祇树给孤独园絮语

祇树给孤独园絮语

时间:2013-07-22 15:47:15 来源:

>祇树给孤独园絮语

        黄山·山鹏先生
        2010-9-10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布施《金刚经》处,每每念起佛语精妙我便想起此园,惜未能亲身领略其胜境,故常常设想于此园中静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陀是般若的化身,自性为空,实无一物,只可心悟难以言传。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矣。今漫步佛园,虽絮语,而非絮语,是名絮语;其言为教,虽言佛教,而非佛教,是名佛教也。
        吾之所以钟情于佛,是因为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大凡宗教,无不信奉神之创造及主宰,而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佛教实际上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称佛法。正如《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故一言以蔽之,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一
        据史料记载,佛教正式由发源地印度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的恐怕还要早,相传在周朝时就已经陆陆续续地传过来了。国家派使节到西域去礼请,其具体时间大约是在后汉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最初请来的二位法师,是大月氏国的竺法兰和摩腾,他们二位到中国来了之后与朝野人士谈的很投机,为广大信众所接受,以致国朝上下都希望他们能常住中国。因为是皇帝迎请过来的,所以受之于国礼,住在鸿胪寺。寺在汉朝是帝王所辖的一级单位,属政府办事的机关,并不是庙。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卿,也称公卿,鸿胪寺卿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鸿胪寺就好像现在的外交部,所以由鸿胪寺接待。以后由于想把他们常留在中国,这样一来鸿胪寺显然不能长远地招待他们,因此皇帝下诏再设一个寺,专门供这两位高僧居住、办事、讲学之用,这个寺就是佛寺。佛寺便是从此这里开始的,而最初的佛寺名称是白马寺,当时国都在洛阳,故洛阳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第一寺。
        实际上,由于语言的差异,佛教的教义在中国的传达是通过佛经的译本来完成的。古代佛经的译本主要是出自一些外来的传教僧人之手。据载最早译出的佛经经典是《四十二章经》,就是摩腾和竺法兰在汉明帝时期于洛阳白马寺翻译的。在这之后又有汉桓帝时安息国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谶,译佛经数十部,约一二百卷;汉灵帝时印度名僧竺佛朗在洛阳讲佛,并著有《牟子理惑论》,主张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调和。佛经的翻译最著名的当然是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据传当时为了把他请来宣扬佛法,还发生过几次战争,征灭了几个国家,可见此人之重要。在鸠摩罗什主持下翻译的佛经,是中国佛教经典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后佛经的翻译便有大量的中原文化人参加,其中不乏儒家和道家的优秀学者,这样在佛经的语言和解释中就很自然地融入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从此释儒道三方不断交映,相互融通,共同形成了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道佛相融的过程中,有一段趣闻,或许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在佛教传入的早期,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孔孟、老庄思想。那时艰巨的佛经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当《涅盘经》还只翻译到一半时,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进行研读了。在经文的前部分对待“一阐提”(指有破戒、疑因果、不信佛法、诽谤佛法、断灭善根、作五逆罪、不作善法、破坏僧团纲纪等极端罪恶的众生)的问题上,佛陀曾严厉地说他们会在轮回中永远不得超生,那么学了一半经文的佛教徒们就据此排除了“一阐提”成佛的可能性。此时有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道生法师从儒道哲理的角度来考虑,认为这不符合佛教的完整思想,真正的佛法应该是无论对什么样的人,只要悔罪自新便可成佛,认为佛法中应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思想。如此便受到半桶水的佛教徒们的激烈反对,他们都不能接受与所见经文意思不同的观点,于是群起而攻之。无奈之下,道生法师只好到南方的虎丘山隐居,由于没有人接受他的观点,他就对着山上的石头解使佛法,据然让顽石因觉悟而点头。后来经文翻译完了,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以此来看,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以及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不衰,大概就是由于其自身的基本思想与东方文化高度吻合的缘故吧。传至中国后更是与中国之传统文化相互吸收,共同发展,渐而相融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纳入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基因,对中国历代的社会历史进程及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多层面的影响。
        二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含义是智慧和觉悟。当年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智觉”,而用这个佛字呢?是因为中文“智觉”二字无法涵盖佛的博大。佛的智觉之义绝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对宇宙人生彻底明了的觉悟,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所不知的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智有三种,即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通俗的说一切智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对于宇宙万有彻底明了通达的智慧;道种智是知晓宇宙一切现象,并对一切现象从那里来、什么道理来、怎样演变成现在这个状况、将来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等等问题完全明了与通达的智慧;一切种智,就是认为本体与现象是一不是二,没有偏颇,对宇宙整体完全通达明了的智慧,这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智的作用就是觉悟,由觉而入佛,于是对人生宇宙的过去、现在、未来便通通明了。智是体,觉是用,因智而悟,因悟而作用于生活,我们称之为觉,觉是智的作用。觉起作用了是为能觉,能觉必有所觉,所觉即是觉的对象,觉的对象可以用一个字来代替,这个字就是“法”,“法”这个字在佛学里就包含宇宙万有。佛法概括地说有四种:心、境、事、理。在佛的世界,这四大类把宇宙内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全覆盖了。心就是思想与见解,犹如哲学中讲的精神这部份;境就是境界与存在,犹如哲学中所讲的物质范畴。现代科学把一切万法分为精神与物质,而这两大类就是佛法里讲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经》中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质。事即世间一切事,理即世间一切道理。因此在世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然不自然地、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感受和运用佛法,所以我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它是教育,是生活。佛法为什么不是哲学呢?哲学都是二元的,能所一分为二;佛法浑圆一体,能所二而为一,所以它不是哲学。这个道理在佛教唯识经论中讲的非常透彻。其中的三细相,即无明不觉生三细,把佛法的能所是一不是二阐述地很清楚。其中第一细是无明业相,无明便有动,这一动就有能见相,经中叫见分是为二细,由能见相变现出来的所见就是相分是为三细,见相同源,是同一个本体,所以它是一,不是二。犹如我国的易经一样,阴阳同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切的一尽在阴阳和合互动之中,简单明了。佛法涵盖宇宙万有,而又虚无一物,不孤起,仗境方生;不虚行,遇缘则应。所以佛教是佛陀智觉宇宙人生的教育,我想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信仰任何宗教,都应该结缘于佛而修为,因为它是智慧觉悟的教育,它可以使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身心怡宁,真实受益于生活。
        佛教是实在的教育,而不完全是宗教,这一点对有志于佛学的人来说一定要清楚。佛教是佛陀的言教,如同孔老夫子的教育一样。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教育非常重视,并深知其重要性。礼记学记篇中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章句,表明国家政治要能上轨道,人民要能过真正安乐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教育。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帝王对教育都非常重视,教育部在中国古代名为礼部,是为六部之首。佛教虽然是外来的教育,但它的教育思想基础与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完全相应。儒家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倡导孝亲尊师,佛陀的教育同样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最终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佛教传入后,汉皇帝就在礼部基础上增设了一个佛教育部,即前面说的白马寺。礼部负责一般的教育,替国家选拔人才归宰相管辖;白马寺负责佛的教育,归皇帝直管。因此自汉以降至明清,中国就有了两个教育部,而佛的教育似乎比儒家教育更为普及,这恐怕与皇帝亲自提倡大有关系。佛教的普及与深入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原有结构,促进了我国古代多元思想文化体系的形成。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印度,历代高僧之多,比之印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普及的功劳,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三
        佛法修为,次第而进。在佛的世界里,修为是有境界高低之分的。“阿罗汉”、“菩萨”、“佛”是入佛的三个层次,犹如现代教育制度的学位名称。如大学毕业了,便要授与你一个学士学位,在佛陀教育里相应的学位就叫“阿罗汉”。“阿罗汉”代表佛家修为的第一境界,表示你已经证得“正觉”,“正觉”就表示你已经步入了三皈所说的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的境地,并对宇宙人生有了很正确的认识。再升一级是“正等正觉”。“正觉”是小乘,“正等正觉”是大乘。大乘学位的名称是“菩萨”,犹如现代教育所称的硕士。再往上去就成佛了,佛是究竟圆满而没有丝毫缺陷的智慧,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佛”也是学位的名称,是佛陀教育中最高的学位,如我们现代教育所称的博士。概而言之,“佛”是博士,“菩萨”是硕士,“阿罗汉”是学士,这是三个阶段修为的果位,也是佛法修为的目的。总的归结起来讲,佛是彻底觉悟明了的智慧,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白、通达、圆满的智慧,是智慧的究竟,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无量众生谁不想求智慧呢?有了智慧,任何事情都可以解决。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只要你有智慧,不论你在社会从事那个行业,都是唯一的,无等等的。因为你入了佛,故不迷惑,一切的一切都会是正确圆满的,也都是唯一的,无上的,无等等的。
        有了佛的启示,明了修为的目标后,就看我们如何修为,才能真正达到“正觉”、“正等正觉”及“无上正等正觉”了。佛学的修为有两点,我们要特别重视,那就是“菩萨道”和“菩萨行”。什么是菩萨道?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觉悟,萨埵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是一个觉悟的众生,不迷惑颠倒的众生,连起来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道”是指“存心”,指的是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准则。以什么样的心境生活在这世界上的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此《金刚经》上有说法,长老须菩提在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应云何住”,其二是“云何降伏其心”,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存心”的问题,存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道。所谓菩萨行就是指合符菩萨道的一切行为。芸芸众生应以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合乎真如了悟的标准呢?所谓真如了悟就是心境空明、虚以应物,也就是佛说的“不住于相,应无所住而布施”。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修菩萨道,履菩萨行。对应我国传统文化,孔子教学中的格物致知就是菩萨行,忠恕仁义就是菩萨道,前者以后者为准则。“修为”就是“修正行为”,行为有了错误,就要以佛法为准则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世间行为太多太多,为了让众生无无明,佛把它归纳分为三大类:身、口、意。身是身体的行为,口是言语,意就是思想与见解。这三大类可以说就把我们的行为都包括了,大家一看就明了。对自己的行为明了了,就能以佛法正确地修为。因修为而觉悟,因觉悟而修成正果。在我看来佛的教学,一点迷信都没有,它的教法也非常平实。熟悉佛经的人都应该知道,佛教中称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学佛的人称自己为弟子,学佛者与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是我们的老师,而不是神。我们今天拜佛,就是如同我们敬祖宗一样,慎终追远,不忘始本。通过修为我们得到了佛陀的教育,真正开启了智慧,这是本师佛陀教给我们的。为此每天参拜便是纪念,慕念圣宗,缅怀恩泽。我们连最初的老师都不忘,自然对现在的老师更不会忘,感恩之心自然深厚;远祖不忘,对于现世父母,当然更是吟咏三春,知恩载德。这就是孝亲尊师,佛陀教育就是从这里做起,与孔孟之道默然契合。
        “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是菩萨道、菩萨行的法门,所以众生想入佛门接受佛陀的教育,先要受三皈礼。只有受了三皈礼,才能正式成为三宝弟子,做佛陀的学生。第一是皈依佛,佛是智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从迷惑颠倒,回归依靠自性觉,这就是所谓的皈依佛。此处的佛并非皈依外面的佛,而是自己内心本自具有的大觉佛性。第二是皈依法,此处的法是狭义的,特指佛的教学及佛的教材经典,它是我们修为的标准。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语上的错误呢?佛经就是标准,用佛法的标准来对照。如果我们的想法、看法和经典一样,那就是对的;如果和经典上不一样,那就是错的,就要赶紧修正过来。例如佛教我们要孝顺父母,没尽到孝心,这就是错误的;佛叫我们要尊敬师长,没做到就是错误的;佛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心地清净,我们却一天到晚生烦恼,这也是错误的。所以经典就是修正我们思想、见解、行为的标准。第三是皈依僧,这里所说的僧不是讲出家人。此处“僧”的意义一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二是和睦,大家在一块很和气的相处。所以“皈依僧”就是皈依净与和,净而不染、和而不争。例如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一见就动念,碰到欢喜的,就起贪心,这就是污染;见到不高兴的,便起嗔恚心,也是染污。你的心本来清净,没有贪嗔痴慢疑,但在接触外境时,迷而不觉,起了贪嗔痴慢疑,真心就被污染了。因此佛陀教导我们六根接触外面而处世待人接物时,要和睦、慈爱,不要贪嗔痴慢疑,不要被污染,要始终保持心地的清净。佛说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平等与慈悲的,所以慈悲是自性德,本性里就有慈悲,不是修来的。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说的就是慈悲本性。三皈依的要义就是要恢复本性,佛法的修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佛界的大觉大悟就是通过修菩萨道,履菩萨行,皈依佛、法、僧三宝,达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智慧幸福、真善美慧、究竟圆满。
        四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大觉佛性,所以佛说一个人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在于自身多种内智的开发。这种能使人成佛的内智便是佛语里的“般若”。什么是“般若”呢?“般若”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意为“大智慧”,这与佛不能直译的道理是一样的。佛教用“般若”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区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选择音译。大乘佛教称般若为“诸佛之母”,可见其重要性。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个智慧一旦通过修为而使道体觉悟,便就成佛了。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与普通的智慧,是能够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与本性的智慧。它不是用简单思想就能得到,而必须是身心两方面整个地投入方能求证。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也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般若合一便是金刚般若。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后明心见性的那个道体。在佛学里这个道体是空灵的,其空相非悟道不能觉,属智慧的部分。普通的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和研究的。实相般若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其他般若均由此而生发。境界般若是指真正悟道的人,无师智、自然智因悟而开发无穷尽的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文字般若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出来了。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要有定力,要有般若的智慧才行,这就是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是大智慧。比如能够把最难懂的东西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就属于方便般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就要具备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眷属般若是跟着悟道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现在的观念来说,属于行为方面的智慧。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那么什么是般若的眷属?在佛学的六度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是般若的眷属。一个持戒修为的人,其布施,其守戒,其忍辱,其精进,其禅定,都必须有般若的作用方可度,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所以在般若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
        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字的是《心经》,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话的是“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就是“照”。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未来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佛之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行。“照”即照顾,人人都需要照顾。例如带小孩外出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是走失;行路要照顾,不照顾便踏着污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当照顾时便可觉悟自性空寂。诵经时口诵心明,随文入观,照顾其义,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跟着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从生死的此岸,到涅盘的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参禅又如何呢?参禅更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话头即念头。你可以说照顾话头我不懂呀,那么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摸索,在不懂中参究。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懂;念佛是谁,你也不懂。不防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行不知行—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而不见—不懂,最后因参禅而照顾到话头了,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了过来,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内智就出来了,这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于是便入佛了。一旦皈依三宝后,一定用这个“照”字,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每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念往何处去,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空,但心未空,妄想生生灭灭,见到粗妄想,后来粗妄想熄灭,变成细妄想,细妄想犹如流水一样,称为流注生灭,念念不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在我看来修为不用多,照见五蕴皆空,留意这个“照”字就可以了。照什么?照自己,自己就是五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行深菩萨道时,学佛众生一定要在“照”字上下功夫。
        五
    佛法学习之初,一定要静修《观经》的“三种净业”。“三种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修为佛学的必备条件,是悟道入佛的前提。无论修为那个宗派法门,这都是根本与基础。
        第一净业是最基本的,做人、升天。具体内容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亲与敬师是求学的根本。中国古时政治,是非常重视教育的。贤人是要家庭与老师合作才能培养出来。从前的教学是教育,是教人怎么做人;现在的教学重科技,教人做人反而淡化了,真是有些问题。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老师是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恩人,同样要知恩报恩。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做人的基础。佛法修为常以四大菩萨为代表,在中国四大菩萨就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峨嵋山的普贤菩萨。这四大菩萨代表佛法教学的四个重要课目,等于四个学院,也是佛法的纲领,不管多少宗派、各类经论,都出不了这四个范围。我窃以为学佛要从地藏学起,因为大地是我们生活的根本。在我们生活的地底下有着无限的宝藏,无量的资源,供我们开采,受用不尽。不过佛讲的地是指我们的心地,心地里的宝藏也是无尽的,心地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德能与才艺。迷时佛是众生,悟时众生是佛,因此佛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德能、才艺都与佛一样,没有差别。换句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如佛之宝藏,问题在于你自己知不知道开采。佛陀教育就是教人如何开采心地宝藏,而孝亲尊师就是开采心地宝藏的最重要法门,所以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若想发挥自己本性中具有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一定要孝亲尊师。为什么佛教这么重视、提倡它呢?是因为孝亲尊师是性德,若不从这里做起,你自己的本性、德能、智慧就永远不能显现出来。佛法是师道是教育,如育婴孩,始于胎教,其福德不可思量,虽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莫能比也。
        我们说的菩萨心肠就是慈心,慈心即佛心。慈心是从孝敬心扩展出来的大慈大悲心。在佛法中,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的精神,它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敬心,绝对不会有慈悲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顺自己的父母,进而孝顺天下父母;尊敬自己的老师,进而敬重一切众生,以此延伸为大孝、大敬,便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了。慈心是德之用,是现在心,非指过去,也非指未来,是指现在一念心,至诚是心之本体。慈之德用为十善业,修学十善业,十善之体就是慈,佛门以慈悲为本,慈这个字,上面是兹,下面是心,就是现在一念心。善恶果报是真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佛也不能改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要想得善果,一定要修善业,业是事业,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事善的事业,将来就可得善的果。我们一般人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就是希冀有善的果报,为此一定要从事善的事业。这世上是绝对不可能有做恶业而能得善报,做善业反而得恶报的道理,对此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十善共有十条,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其中三条是属于我们身体造作的。第一就是不杀生,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生命,有灵性,所以佛法把不杀生列为第一戒条。我们不愿意别人杀害我们,故我们也不能杀害一切众生,推己及人也。儒家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这个道理。第二条是不偷盗,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第三条是不邪淫。邪淫的果报是鸳鸯雀鸽报。这三条是佛法的根本戒,你能够信守,便能够怡宁安祥,若不能遵守,便有许许多多的灾难。之所以佛在戒律里面把这三条列在前面,是因为佛不是勉强我们做,而是要我们悟而自行。自己做自己得好处,得利益;若不能修,一切都有可能不如意。另外有四条属于口业,就是言语。言语要谨慎,不能伤人,要柔和,要实在,更要讲诚信,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也。所以言语上有四条戒律均是戒口。第一是不妄语,即是不欺骗;第二是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第三是不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第四是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目的都是欺骗。另外意业有三条戒,即不悭贪、不嗔恨、不愚痴。这十善业若能修得,将来果报是升天,我的理解是精神升华,可与圣贤同归,犹如得道升天一般。
        第二净业是小乘福报。所谓小乘主要是重在自觉。修为的特征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话好比童蒙养正,在佛法修为上若要想成就慧业,这可是很重要的修学条件。受持三皈,就是皈觉、正、净三宝。三宝之根蒂归之于慈,慈心生觉、正、净。觉就是佛,正是法、净是僧。如前所说,第一是觉而不迷,第二是正而不邪,第三是净而不染,这是佛法修为的总纲领。因佛学是内学,佛法讲究内明,故要从自己心地上去做功夫,如果从心外去修,那就变成外道。佛法指的外道,不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而是指心外求法者。因为佛法着重于内心的修养,内心的觉悟,故佛法是自性三宝。皈依是三自皈,皈依自性三宝,将内心的觉、正、净,表现在日常生活,与处世待人接物上,就是行为上的三宝。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只有自觉而觉,方能真正做到不迷惑、无邪思、自性正、没染污,就是自性清净,变成了行为上的三宝了。这就叫做三自皈。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依靠与皈依处。除了自性三宝之外,佛法还有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是指外面的形象,它就是形式上的佛教,如寺院、庵堂、佛像,经典、出家人等。若没有这个形象,佛法就不能够存在与建立,不能利益于广大的众生。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没有它佛法就有可能毁灭,为此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与护持。住持三宝中的佛宝,佛在世时是没有问题的,佛不在世时,佛菩萨的塑像就是佛宝,看到它就要想到佛,要礼拜,这不是迷信,它的用意是尊师重道,如同过去的读书人提到孔夫子,一定肃然起敬,见到孔子的牌位一定要参拜是一样的道理。见佛拜佛是因,尊佛敬佛以至心中有佛是果。住持的法宝就是经典,佛不在世,住持三宝以法宝为主。据说佛陀嘱付弟子当他灭定后,要求佛门所有后世弟子遵守四依法,就如同佛在世时没有两样,不会走错路。四依法中第一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依靠佛说而修为;第二是依义不依语,经典有很多的译本,我们要遵循其义;第三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真正能了生死、脱轮回、真正断烦恼、生智慧,才是了义经典。对于经典我们要去选择,因为佛是随机说法,经有了义与不了义,佛经中有讲做人的道理,有讲升天的,小乘、大乘以及成佛的。佛劝大家要选最上乘的了义佛法,了义当中之了义者是《观无量寿佛经》。现在公认的大乘了义经典有法华经、华严经等,而《观无量寿佛经》是尤其难得,它是华严、法华的精华。其次是小乘经典,成阿罗汉果,大乘经典成就菩萨,人天的经典是来生得富贵或者升天,这些都有方法,佛也都教给大家,但是大家应选择最上乘,这就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是依智不依识,这是佛法修为的态度。智是理智,识是感情,佛法修为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动感情。这就是佛教给我们的四依法,遵守它就如同佛在世时没有两样,不会有偏差。在住持三宝中,佛宝、法宝固然重要,住持僧宝也不可忽视。住持僧宝就是出家人。法是经典,经典需要人去弘扬,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也。经典需要人讲解,只有通过透彻解说才能让人人都能明了修为,佛陀教育才可以普及。总的来说,皈依三宝应从住持三宝中启发我们的自性三宝,见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觉,见到经典,就想到自性正,见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净,如此方可修成正果。具足众戒的戒,是戒律,是生活规范,是佛界律法,它有精神与条文两方面的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修正。经典中的戒律,是佛陀当年为印度人制定的生活规范,那是在三千年前的社会生活方式之下制定的,传到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不适应今天的修为,除重要的戒条如不杀生、不邪淫等等可以采用之外,其他的恐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佛教传到中国来,戒律就依据中国实际修正为清规。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是也。百丈大师立的清规,就是戒律修正后的中国化、现代化。戒律里面有律仪、善法与摄众三大类,又称三聚圆戒。善法是讲原则,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意,是精神方面的要求。只要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事情,虽然戒条内没有也要遵守与实行,这就叫摄众生戒,也属戒律范畴。圆是圆满,佛法以戒为师,没有戒,佛法就不存在;如同儒家,没有礼,儒也就没有了。不犯威仪好理解,戒法具而威仪生,因为只有不犯威仪,才能真正守戒守法。因此受持三皈是佛法的入门,具足众戒是修行的根本。
        第三净业是菩萨福。菩萨的福报是最究竟与圆满的福报,但一定要以前面两福为基础。这三种净业好比三层楼,底下一层是上面一层的基础,上面一层必须要根据下面一层才能建立。修为到这一层,要发菩提心,深信因(念佛)果(成佛),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菩提心是大乘菩萨修为的根本。菩提心就是觉心,觉心分三个层面,如《观经》所说:第一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这是心之体;第二是深心,就是清净心、好善、好德之心;第三是回向发愿心,也就是慈心悲心,愿愿都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是大慈悲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都是用,不过深心是自受用,回向发愿心是他受用。也就是说自己独处时要用清净心,没有忧虑、烦恼,对待别人要用慈悲心。佛法讲的菩提心与儒家讲的诚意、正心是一样的,诚意也是心之体,正心是心之用,正所谓儒佛不二也。这是大乘菩萨修行的根本,佛教到中国能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就是它和儒家的教学基本概念相同。深信因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善恶果报,因因相袭,此乃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为什么说证得菩萨果位还要深信因果呢?是因为此“因果”非彼因果,而是指念佛成佛之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为菩萨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所以要深深相信念佛成佛这一因果。大乘经典有八万四千法门,唯独念佛成佛是真正的因,真实的果,是佛门真理。《观无量寿佛经》所讲的就是念佛成佛,这也是该经为佛家第一经的原因,佛的一切经中讲成佛的理论与修为方法最圆满透彻的只有这一部经。念佛成佛,念九界就成九界,这是佛法讲的万法唯心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说的就是念什么就成就什么。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念天就升天,念人来生就得人道,如此而已。佛法所讲“念什么成什么”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三业敬慎,亦即心智、思想、言语造作要慎重敬谨。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以佛为师,与佛同归。佛说“劝进行者”就是劝勉我们要实地践行菩萨事业,不可懈怠。佛光普照,普度众生,在我们自己劝勉自己努力精进的同时,也要努力劝勉大众学佛,这是每一位学佛者的义务与责任。 
        六
        佛教发展到现在,愈演愈善,愈演愈真,愈演愈美,几近艺术化了。佛教教学的艺术,如果我们能明了,对佛教的教义会更加地信服。当年佛陀教学传道,与中国的孔子一样,也是周游列国,到处讲经说法。佛陀灭度之后,后世教学为了更广泛的普及,则讲求艺术表法,教学讲学,教材教法,完全朝着艺术这个方向发展。我们今天的佛门,只要你一走入,直逼六根而感触的是唯美的音乐、壁画、雕塑、建筑等等,可以说在佛门圣地,艺术美的例子不胜枚举。然万美不离其中,所有的艺术化表现都是为了有助你更直接地更深入地了悟佛法。佛像是最能体现佛门艺术的,也是最能让众生直接感悟的。佛门里面供奉的佛像通常是一佛二菩萨,如阿弥陀佛与两旁的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当中的佛代表本体,二位菩萨代表德用。德用为什么要以二位菩萨为代表呢?因为德用是无量无边的,除佛之外只有菩萨最接近无量无边,所以用菩萨为代表。佛法将德用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智,一是行,观世音菩萨代表行,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大彻大悟。两菩萨侍立佛左右,表明智与行并行不悖,互为基础。所以佛像供奉是表法的,持戒修福者要明了此义,才不致于迷信。另外“天王殿”的陈设也是如此。正规的寺院建筑,俨然有一定的形式。每当你进入规制谨严的寺院,第一个建筑物一般是天王殿,也就是护法神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实际上是传说中的四大天王。天王殿当中是弥勒菩萨,面对着门口,一进门就可看到,四周便是四大天王护卫。弥勒菩萨,满面笑容,肚皮很大,表示容人量之无量,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并告诉众生要能笑面迎人才有资格进入佛门,进入佛门后不能有分别、执着与成见。四大天王也是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它代表兢兢业业,尽责尽职;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日新又新,天天进步;西方广目天王与北方的多闻天王,这二位天王代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多闻,卓然高致。这是多么美妙的表法,艺术化地让众生了悟学佛是护自己的法,护自己的觉、正、净三宝,护自己现前幸福美满的生活。入佛寺烧香,不是简简单单跪跪拜拜就可获得佛赐,而是要我们通过拜佛感悟佛法,明了教义,启迪心智而后身体力行,如此才可修的福缘。见到持国天王要反省我们自己在家庭、社会中有没有真正做到尽职尽责;不仅要尽职尽责,而且要天天进步,为此向南参拜增长天王时我们要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日新又新;广目天王与多闻天王是多学、多见、多思、多听的化身,面对二王要考虑自己如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美满、事业有成,才能得到真正圆满的福缘。这是真实的护持,所以佛法中所供养的佛菩萨等诸法身形像,既有美善的艺术性,又有很深的教学表法意义。你若真正明了了,到寺院去参观时就如同进入了佛陀教育基地,既可感悟佛法精妙,又可终于知晓它的确与一般宗教不一样,甚至可深深地领悟到佛教的本源的确不是宗教,而是纯粹的教育,充满着无限的智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佛陀教育的成果,其对宇宙世界社会国家的贡献,可以见证于诸多中外史籍,无需我在这里缀言了。
        活跃在当今社会上的佛教大约有四种不同的形态。其一佛教是教育。这便是我以上文字所阐述的,传统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其二佛教是宗教。大约在一百五十年至二百年前之间,佛教变质而成为宗教。今天绝大多数的佛教是宗教的佛教。现在的有些佛寺,它不是教学或讲经说法,也不是指导大家修为,而是醉心于拜忏、祈福和超荐亡灵,很遗憾地成为宗教迷信的忠实呐喊者。其三佛教是哲学。有一部分人把经典当做学术、哲学来研究,形成学术的佛教或哲学的佛教,专讲佛教的理论而不重视修为。这在日本比较盛行,我们国内也有。其四是邪教的佛教。最近还有一群人扛着佛教的招牌,尽做些与佛教毫不相干的事情,不伦不类连宗教都不如,这是我们要十分警惕的。宗教不会叫人做坏事;学术也还不错,探讨理论;邪教就很糟糕,甚至做出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愿他们早早回头是岸。“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我仿佛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透过祇树给孤独园那寥廓的上空,从历史的久远悠悠传来。循着这个声音,我殷切地祈望一切与佛有情有缘的众生从随于佛陀的教育,真正地识佛学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