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大雅林中阳

非凡大雅林中阳

非凡大雅林中阳

时间:2013-08-23 09:31:52 来源:

>非凡大雅林中阳

     谁从事了科学和艺术,谁就有了宗教。

    ——歌德语
    林中阳,是一个从中国苍莽的大西北走出的书法家。他从偏远的家乡——甘肃民勤的沙漠中走来,从凉州小城辗转到古城西安,到如今誉满京华,迅速崛起于中国书坛,已经成长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著名书法家之一。透过笼罩在他身上的耀眼的光环,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因此也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人物。
    林中阳先生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的成功是多年人生总积淀的结果,他的人生更是达到了“三个高度”,这是一般书法家所无法企及的。第一个高度是:潜心从艺,专事书艺,创新了刚健雄强的书法艺术,在艺术上表现出的是“大手笔、高品位、大气势”;第二个高度是:打造品牌,书以载道,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做事上表现出的是“大视野、高层面、大气魄”;第三个高度是:成就功业,回报社会,提升了书法艺术的终极价值,在做人上表现出的是“大胸襟、高境界、大气度”。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林中阳先生,去解读他    “非凡大雅”的艺术人生: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一个高度:以书立身,技游于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锻造了“雄强大气”的西部书法,把书法作为一项产业而做强做大。这是超越的自我境界。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林中阳的成功之路也一样,他的成长充满了艰辛和不易,成功的背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林中阳1957年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个三面环沙、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大西北的风沙常年肆虐,苍凉与贫瘠伴随着他的童年。他少时就爱书法,从小学、中学到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一直把摹写汉字作为生活中的唯一乐趣。没有纸墨,便用红土和水在砖上写;无钱买笔,就以沙地为纸,手指代笔。    1978年恢复高考,林中阳考上了甘肃省内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一次进学校图书馆,偶然发现了一本柳公权楷书字帖,他欣喜若狂,因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字帖,从此,每日临帖成了他的日课。毕业后留校工作,但仍临帖习字不辍。期间林中阳编写了两本近20万字的教学讲义,他的书法技艺也大为长进。后来他调进武威市群艺馆专门从事书法创作,从此,林中阳心无旁骛,潜心研习书法,并且遍读哲学、美学、文学等各类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青春的道路上,选择似乎比努力更重要。除了勤奋学习和积累之外,他坚定地确立了自己对书法的梦想,因此这种对书法的强烈爱好和目标选择,转化为他专注于书法的钻研精神,并逐步形成他后来“如锥划沙、畅达雄强”的书法笔力。
    综合素养的积累,使林中阳的字日渐超拔,禀赋中的灵动脱俗、古文化的熏染浸润与西北地域的狂放豪情浑然天成,融于笔尖便形成了他用笔逆入涩出、质感丰厚,用墨酣畅淋漓、润燥相间,结字聚散离合,挥洒自如这一独具魅力的个人艺术风格。林中阳的书法最突出的就是磅礴、恢宏的浩大之气。观林氏书法,总的印象是大气磅礴之气,令人震撼。其书法源于传统,功力深厚,篆、隶、行兼能,隶、行尤善。他秉塞北之雄厚、取江南之婉约,潇洒中见沉稳、畅达中具雄强,被人称为中国西部书法的典型代表。观其作品,其质若兰,其势如虹,犹如千年青铜,经千锤万炼之后而自得天机。其小字婉约风流,如饮茶赏花,独具韵味;榜书沉稳畅达,如其人耿介拔俗;行草巨幅作品,则狂放不羁,高品位,大格局,气势不凡。他的隶、行大作像虎啸山川,似鹰击长空,如龙腾大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评价说:林中阳长于学习、精于领悟,把故乡大漠人的豪情、长河落日的美景化作墨海波涛,把时代的审美融入笔端,因而他的作品厚重雄强、洋洋洒洒、纵横跌宕,书人合一、个性强烈。周星连在《临池管见》中说:“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按此标准欣赏他的书法,他的书法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过人之处,骨力遒劲,血肉饱满,雄强豪迈,气象大度,丰富的线条变化中蕴含了一种特有的风采、神韵、精神和气质,令人叹服。
    林中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作品中体现出了一种无所顾虑的宏大气象。这种气象需要我们放到一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审视,同时还要结合他本人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生活阅历和人格修炼去考察和观照。现代人生活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世界被一种无垠的荒漠感所包围,不知何处是边际,何处是归宿,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出路和心灵家园。而林中阳却积极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以高雅的姿态在书法世界去寻找自己心灵的家园,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寻觅着来自内心精神世界的宁静和非凡。           当今书坛,林中阳的书法一如他的名字如日中天,成为西部书坛的一面旗帜,被媒体誉为中国西部书法的典型代表。尽管50出头,但他现在已经成就斐然。他现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个人作品分别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参等党政军机关悬挂或收藏。200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作品选集,《林中阳书法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2002年,他又策划开始举行“林中阳书法展全国巡展”。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举办书展,2009年应邀赴俄罗斯参加书展,2010年应邀赴法国参加书展,2011年3月率团赴美国参加了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百余幅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港台等地收藏。还有多件作品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送给了海外友人,他的成名作《中华吉祥龙》被中央领导作为国礼赠送给许多外国总统!现在,《当代书坛巨匠》一书把他与欧阳中石、沈鹏、李铎、王学仲、权希军等6人誉为中国书坛巨匠,更有权威人士将其与刘炳森、李铎、钟明善、江大权等5人誉为“书坛五杰”!
    然而,世上的人大多壅蔽不能通明,重视耳闻的而轻视目睹的,重视他乡的而轻视本乡的。本地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甚至不屑一顾。正所谓“货不行本地”是也。似乎文人当中,此风更甚,也许“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吧!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最富思想精神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和“失路之人”,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因此,林中阳先生不懈地追寻梦想的经历告诉我们:选择比勤奋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一旦确定目标,就不要因年华易逝和身处逆境而自暴自弃,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理想!
林中阳,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实力派书法家,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书法的西部气象。
    (二)横空出世莽昆仑
    第二个高度:以书立业,艺进于道,以高明的书道思想弘扬了“书以载道”的文化精神,把书法作为一项事业而建构人生。这是超越的功利境界。
老子《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不是那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道”是一般的方法;“非常道”指不一般的方法,即异常方法、特殊方法、独自的方法。常人用常道,非常人则用非常思维制胜。非常道的总特征是突破常有思维,动用潜伏在体内的异常力量,把人和事拉回到自己所设想的道路上来。非常道扬弃常规,变旧为新,推动我们自身的发展。老子这种对自然和人生规律的特别认识,无疑为人们在迷茫的人生旅程中开启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书道”有别于“书法”。“书道”的内涵比书法要丰富,外延比书法要宽泛。“书道”既包含了通过书法实践抒发性情提高素养的作用,又有探索和理解人生哲理的含义,包含了“道”的意蕴,这就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以及人的道德观念的净化等哲理。因此“书道”高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境界和层次。林中阳的书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自己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样的价值理想,在更高的层次化解了天与人、群与己、义与利、利与欲方面的矛盾,立足传统,扬弃俗弊,顺应时代,以特有的方式酣畅淋漓地挥洒笔墨,以非凡大雅的气度展示了新一代书法家的精神风貌,从而创造了大气磅礴的书法气象,建构了真、善、美统一的价值体系,林中阳先生的书法无疑融入了“道”的思想。
林中阳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书法源于传统,根基深厚,同时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它立足书法,并且通过书法提炼了民族精神,弘扬了民族文化,更多的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用书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典型的是他书写的那个“龙”字,之所以能够成为国礼,乃是融合了民族文化中的阴阳和谐、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等儒道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然、追求和谐的民族,他的“龙”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诗圣”杜甫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想必这就是一种思想磨砺的苦境。林中阳先生的代表作“龙”字,也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是他摸索了一生的文化结晶。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所以通过书法的形式就把这个思想表达了出来。“龙”字总体上讲,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字面的意思,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作为国礼也好,作为代表作也好,其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永远向上的龙马精神,是浓缩了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字;第二层是表达和谐社会、龙凤和谐之意,其象形如同一男一女两个人,表达龙凤结合的和谐之美、天人合一的至高思想,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阴阳转换、互补,事物两重辩证的哲学缩影,当然书写时其高低大小运笔之快慢都需要斟酌、突破;第三是图腾向上,“龙”,从古到今,从皇帝到老百姓都非常喜欢,其实是中华民族崇拜的一种积极向上、完美追求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字的右一点高高在上,象征我们的党与人民高于一切,如同太阳之光辉普照人间,又似天上苍龙看着东方巨龙的发展、壮大与复兴,他们之间的笔画和寓意是统一协调而浑然一体的。
  同时,林中阳凭借自己的书法实力,积极弘扬书道精神并极其巧妙地融入到了更加广阔的社会体系中。他在具备了专业和人生的深厚积累之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老家的“铁饭碗”,可以说,他以纯艺术家的身份訇然出道,“非常道”地优雅转身,惊涛骇俗地完成了一个公职人员向“铁饭碗”决绝的举动,显示了一种大气魄、大胆量和大勇气,这是很不寻常的选择和作为。他的书法作品由此也开始由大西北走向北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林中阳的名字迅速被大家熟知,一位土生土长的艺术家终于名闻全国。另外,“善假于物”也是林中阳先生的高明之处。他以书法为媒介,高起点切入,高层面融合,高层次对接,以高品位的书法和高姿态的作为,崛起在中国书坛,这无疑是底层书家走向上层精英的极其高明的“入世”手段。当然这需要天才般的思想、专业和阅历等丰厚的人生储存。而他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凭借自己的书法实力,使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张岱年先生指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以重和谐、重整体、重直觉、重关系、重实用”为特色,书法与处世的思维性又何尝不是!而林中阳先生不仅“以书立身”,而且把书法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巧妙地融入当今中国社会的国情之中,以强烈的“作为”意识积极入世,积极发展了自己的“书法”事业,拓宽了自己的艺术空间,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真正做到了“超业而绝群,遗俗而独往”。例如:2010年12月10日,在翰海2010秋拍会上,他的书法作品“兰风梅骨剑胆琴心”以五万六千元的价格成交。时隔十天,荣宝第69期艺术品拍卖会上,书法作品“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以五万六千元的价格成交。就拿北京温都水城的红楼岛来说,整个仿古建筑就直接是“林中阳书法工作室”。近年来,林中阳先生致力于在国内外举办书法个人展,想把中国书法发扬光大,传播到全世界。为此,他在全国各省市举办“巡回展”,在千里湘江艺术长廊建立了林中阳书法碑林,还在广州建立了“林中阳艺术馆”,意在立足广州、面向东南沿海地区,辐射东南亚各国,传播书法艺术。艺术馆面积近6000平方米,由展示厅、学术报告厅、创作室、影视厅、装裱室等组成,应该是目前全国最大、功能最完备的个人艺术馆。仅广东林中阳艺术馆来说,一个书法家,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游刃有余,将书法作为事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产生了真正的社会价值,林中阳先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超过他。他由封闭传统的保守思想走向为实现理想而张扬个性的开放形态,成功地发挥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如果说《百家讲台》为中国的易中天们提供了一个成名成家的机会,那么林中阳则积极展现才华,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通向成功的平台,这不仅需要实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谋略。他的大家风范,不仅仅体现在他大气磅礴的书法中,更体现在他弘扬“书道”的作为中,他以非凡之气铸造了他的非凡之道,他以非凡之道成就了他的非凡之名,他以非凡之名实现了他的非凡之志。对照常人常态,“非凡”已属不易,“大雅”就近乎圣贤了。
    孙过庭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孙过庭看来,学书就是悟道的过程,学书就是为了做人,悟“书道”就是悟“人道”。 可见,在学书方面,人必经过“初”、 “中”、“后”三个阶段,“初谓未及”指尚未入门,或尚不及古人,未申己志;“中则过之”指技巧已熟,开始种种创造与尝试,并“务追险绝”;“通会之际”,就能古为今用,融会贯通,并能“别开生面“,做人也就“从心所欲不逾规”了。三个阶段即是学书的过程,又是艺术人格修炼的过程,学书阶段是由生而熟,由熟而生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艺术人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转化、成熟。所以学书与做人是辨证的统一,惟有悟其“道”才能精其“要”,无疑,林先生深切地悟到了这一点,他在多年的书法实践中,由“书法”而悟“书道”,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书法上升到了“道”的高度。
    林中阳先生书法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书法本身。当然这除了艺术的修炼,更需要人生的修炼,才能形成“大而雅”的书法面貌和境界。林中阳几十年的人生修炼和积淀,肯定也有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但社会大舞台的磨练,让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效途径。“伏久者飞必高”。是说潜伏很久的鸟儿一旦起飞,必然飞得很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林中阳用自己独特的翰墨语言鸣放天机,用自己独特的写意方式舒展着自己的生命意志。他厚积薄发,一旦时机成熟,就催生了他书法艺术的新鲜出炉,一旦与社会接轨,就掷地有声,令人震撼。他的成功不仅在于积累,更在于思维和创意。林中阳的思维高度决定了他的书法高度,而他的书法高度成就了他的人生高度。他“以书载道”,挖掘书道的深层内涵,赋予书法以深厚的民族文化谋略和智慧,彰显了自己生命的力量,如一道绚丽的骄阳行走于这个世界。
    因此,林中阳先生的非凡经历还告诉我们:书法家首先应该潜心广泛学习,当达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融会贯通,积极投身社会,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不能停下奋斗的脚步!
林中阳,是积极弘扬“书道”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优秀典范。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三个高度:以书立道,道形于德,以高远的生命姿态
达到了“达则济世”的人生境界,把书法作为一项功业而造福社会。这是超越的道德境界。
    这里需要说说中国书法中关于艺术家“终极价值”的问题。我认为,林中阳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做为一个书法家,能够立足社会,独善其身,已经很不错了,但他却心怀天下,兼济民众,积极地有意识地服务于社会,回报于人民,积极地实现着自己的书法理想,这是一般的人和一般的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从学习书法开始一直到德艺双馨的艺术境界,从西北大漠到全国各地的希望小学,林中阳先生始终信奉并执行着一个思想,那就是艺术是来自于人民的,那么就要服务于人民。林中阳长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尽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社会责任。他曾为中华慈善总会捐赠价值30万元的书法作品,分别为宁夏、西藏、甘肃、重庆、武汉、新疆、江苏、厦门、广州、安徽、湖南、四川、贵州、河北、广西等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0多万元,并兴建了10余所希望小学!他还为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红十字会、中央电视台关注环保现场拍卖节目捐赠巨幅作品,展现了一位书法家美好的艺术追求和高尚的人格理想。
    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作行世,谓之福”。按照此标准,这三者似乎他都达到了。如果说他在书法上表现出的是大手笔,那么他在为人处世和毅然回报社会的这种气度上,就直接表现出的是大见识、大气魄、大胸怀和大境界。他把艺术创作活动同人生紧密联系起来,把艺术实践与人格理想融合起来,林先生似乎达到了一个艺术哲人的高度。
    中国现代哲学家、“新理学”体系的构建者冯友兰先生按照人的觉解程度把人生境界由底而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他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只能顺其本能或社会风气去做事,对自己所做的事没有觉解,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其动机是利已的,对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如果一个人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并自觉为社会利益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都有道德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如果一个人觉解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能自觉为宇宙的利益做各种事,并绝解其中的意义,这种觉解成就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他的人生境界就达到了“天地境界”。冯友兰先生说:“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真正的艺术的终极价值又何尝不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呢!
    儒家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传统,将人生理想贯通于道德生活与艺术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价值世界,并促进人格的完美和向上发展,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真谛。一个真正的人的人格精神和体现出来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并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是人类生命的价值和归宿。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当然也应该回归到这一价值体系中,在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优雅博爱的心,去积极成就自己和一切生命,这样才能超越功利境界而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古代士人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处世哲学。其实,“穷则独善其身”是道家无为“出世”的退守自娱思想,“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精进“入世”的人生济世宏愿。两种处世的方式,不能说孰好孰坏,但能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社会大舞台中大展鸿图毕竟是每个人最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有的人“穷则独善其身”,即使有能力有力量时,“达”也不去行善济世,而有的人不要说“达”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古语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    二者差别,何止天壤?
    文章传天下,书法标后世。书法艺术已经成为林中阳先生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生命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林中阳始终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必须不断勤奋努力!”他一路辛勤跋涉而来,凭借自己的才气、大气和人气,生发出无与伦比的豪气,经过立德、立业、立言三个层面的锻造,已经成长为中国一名优秀的书法家。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此可见,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成就。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此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菜根谭》)天地万物亘古不变,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转眼间将会匆匆逝去。有幸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既要懂得享受生活,又要懂得抓紧时间,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和子孙的事业。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容人之德,常思百岁之忧,尽其所能做一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因此,林中阳先生积极书写人生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该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做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积极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林中阳,以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心和慈悲情怀,献身社会,创造价值,回报于人民,真正赋予了艺术以终极的社会价值,完美地诠释了理想形态的艺术人生,充分展示了一个艺术家为人生、为社会、为民众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他是中国西部走出的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更是我们民勤人乃至西部人学习的榜样和骄傲,他的书法闪烁着“非凡大雅”的人性光辉和生命力量。正所谓:
大漠胡杨气宇昂,翰墨春秋自生香。
    平生怀有济世志,非凡大雅林中阳。
    期待着林先生越走越远,越飞越高!期待更多的民勤人走出沙乡,将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献身于社会和时代。
    我们有理由相信:林中阳的书法艺术服务于当代,并必将走进历史!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