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上午,“第三届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之“品鉴会”在银河空间画廊举行。本次“品鉴会”目的在于为市民提供所收藏品的辨伪和解惑服务,以此指导民间艺术欣赏和文化消费。品鉴会邀请到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组长、副研究员、鉴定专家张如兰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鉴定中心主任岳峰先生,两位先生以极度专业的知识和极其公正的态度,就藏家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提出了合理的投资收藏意见。
几十名藏家携珍而来,呈现到专家眼前的藏品千姿百态,既有瓷器、玉器、铜器、家具,也有书画、册页、寿山、文玩。与去年品鉴会不同的是,去年前来品鉴的百姓藏家多,而今年前来的职业藏家多,还有专程从广西飞来北京参加品鉴的藏友。许多资深藏家,并不是为了知道手里的宝贝值多少钱,而是秉着十分学术的态度,想要弄清楚这件藏品究竟属于哪朝哪代,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本次品鉴会上,一对夫妇带来了一本赵孟頫书法册页。当这对夫妇小心翼翼从层层包裹里取出颜色发黄、纸质脆薄的册页时,这本光彩熠熠的小书立即引起了在场专家的高度关注。这本册页貌相古雅,字体刚劲秀逸,结构整饬,笔法圆熟,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擅长隶、篆、真、行、草,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岳峰教授经过反复观摩,确认是赵孟頫的书风无疑。唯一存疑的是书末的印章颜色,似与元代印章不是特别吻合。岳峰先生称赞该册页书法相当完美,建议藏家低于几十万切勿出手。
一位王姓藏家原本主要收藏钱币和古玩,这次,他带来了刚入手不久的一件浅绛彩瓷瓶。这只瓷瓶器形精致,光致茂美,被张如兰先生鉴定为清朝光绪时期出品,是一件难得的藏品。张先生50年前从朋友手里受赠了一幅明代画家蓝瑛的山水画。这幅画从貌相看早已年深日久,但仍然笔力清新遒劲,具有蓝瑛的典型风格。岳峰教授的鉴定结果是,画很不错,画面整齐干净。只是“蓝瑛”二字题款功力不足,且裱工有所欠缺,干裂的装裱几乎已经伤到了原画。另一位80岁的老先生带来一只表面缀满贝壳的青花,老先生认为这是件从海底打捞上来元青花,因为是从他父亲那里传下来的。张如兰教授立即犀利地指出,这件青花是海南地方渔民的仿品,因为瓷器只有放在海水以下30米处,才能在表面长满密密匝匝的贝壳,如果是从沉船打捞起来的瓷器,色泽和表面的纹理都相当不同。
专家破解玄机,倾囊相授,前来求真问道的藏家们皆满意而归。至此,“第三届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的所有活动圆满结束。对于参与艺术周的北京市民,和艺术周的主办方来说,本届艺术周都是一次值得回忆的精彩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