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画意而居,与草木同乐—青年油画家杜璞专访

携画意而居,与草木同乐—青年油画家杜璞专访

携画意而居,与草木同乐—青年油画家杜璞专访

日期:2013-12-03 15:54:02 来源:
关联艺术家:

>携画意而居,与草木同乐—青年油画家杜璞专访

     杜璞,63年生于镇江,1997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班,1999年参加了苏州大学外国专家油画培训班,2002年游学于澳大利亚,于帕斯举办油画写生展,2003年定居苏州。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究,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创作主题,是2004年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特展画家。其油画既有西画的写实功底,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灵意象之美。

    引言
    我们于细雨溟濛时迈入了苏州拙政园的门,循着蜿蜒曲折的回廊,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个栖居于梦里水乡深处的寻梦者。一盏暖灯,几杯香茗,我们的采访便在杜老师温馨而雅致的油画展馆中开始了。没有艺术家们所谓的曲高和寡,杜老师更像是个平易近人的长者,展颜而笑带来的快乐总能感染到我们。我们明白了,曲径通幽处必有别样精彩。
    一.其画,东西交融,恣意挥写
    《学而》:您怎样归纳和定义您自己的作品?
    杜璞:我的画中有一种洒脱性和写意性,不拘一草一木的细节描摹,而注重感情的抒发与主观画面气韵与色彩的创造。中国油画学会顾问苏天赐教授对我的作品风格归纳得很准确,即:恣意挥写,不拘小节,粗放而不失整体关系之微妙,显示出表现力之准确和情感表达的自由。另一方面,我认为画如其人,我的作品与我的性格很接近,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情,也有南方人的细致温和。
    《学而》:您认为自己作品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杜璞:是因为我的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情感能让观者心情愉快,鲜明的色彩能减轻观者的压抑情绪。我记得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有爱画者说他曾买了我一幅画,挂在客厅里,每天看着就感觉心情愉悦,连吃饭都很香。绘画就是一种心情的表达,通过用笔触抒发自己心中那些阳光的积极的情绪,不仅自己画得舒服,观者看之也感到很舒适。所以,我的画受欢迎的原因大概就在于能给观者带来阳光而愉悦的心情吧。
    《学而》:业界认为您的作品是“写意油画”,即西方的油画形式与东方的写意风格结合。而任何一种文化背后都有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您认为西方与东方的文化精神分别是什么?
    杜璞:东方文化有一种无为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是天然去雕饰的朴素,这种文化精神是诗性的流动的。而西方强调征服自然,强调理性和规则性,像西方比较著名的园林,都将花草修整成统一的尺寸。然而东方的园林会任由草木生长,但是其大小高低都有紧密配合,是一种不流于表面的设计,万物生长更注重自己内在的规律性。
    《学而》:那么您是又是如何将东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艺术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
    杜璞:在于我受到西方油画模式的训练和东方文化的熏陶吧。西方的油画表现具象,注重色彩的运用,而国画偏重虚化和留白,有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化精神。因此我借鉴了西方油画在色彩上的表达能力和造型能力,用色彩表现我想传达的心情。表现手法上,我不追求“似”,而是留出空间让人们想象,太似就媚俗了,丧失了艺术感染力,这一点也是中国绘画精神的体现。
    《学而》: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和研究,在您看来油画民族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杜璞:一方面,当初中国的油画受苏联的影响很大,许多老一辈画家都只展现苏联风格,却没有传达出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像是中国水墨画就沉淀了数千年的历史。我很喜欢梁楷的画作,潇洒而飘逸;不仅是绘画,我也常读李白、辛弃疾、苏东坡的诗词,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过那种带一壶酒,携几个老友,结伴而行,体验那种徜徉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浪漫而与自然和二为一。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结,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这样,还是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必须保持自己的特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站在本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才能在西方掌控的文化话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油画民族化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展现我眼中的自然之美,也是通过画笔,用中国写意的方式,描摹出别人可能忽略的或不能深入探究的中华文化之美。
    《学而》:您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您认为以绘画这种形式去保护与其他形式相比有什么特点?
    杜璞:绘画更加客观,直观,让人一目了然。绘画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作画者心中美的表现的过程,也更让我在画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更加善于发现它的美。以这种方式去保护文化景观,也能起到号召作用,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我的贡献。
    二.其人,勇于创新,热爱生活
    《学而》:从最初的风景画到肖像画,或是对油画和国画风格的解构与颠覆,看得出您是一个乐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人。创新性与批判思维在艺术创作中尤为重要。您是怎样保持这样灵感迸发的状态的呢? 
    杜璞:我追求每张画都有创新,艺术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像我画过的画如果再让我用同一种方式去诠释会让我很难受。勇于冒险才是我的乐趣所在。因此这十年来我都在画园林仍然不觉得枯燥的原因就在此,我总是能找到未知的东西去解读,尝试用不同手法表现,给自己“找麻烦”,逼自己换一种思路,而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其实所有园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拙政园的贵族气,沧浪亭的仙风道骨,网师园的玲珑剔透……这种善于发现新鲜的思维方式的养成,一方面在于多读书,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将外部的美与自己的内在气质相连接;另一方面在于享受体验的过程,只有真正扎根进这片土地上才能体会到它带给你的热情,让你保持永不满足、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态。因此我崇尚慢生活,仔细感受自然之美,享受画画带给我的乐趣,不能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为什么要出发。
    《学而》:有观点认为当代中国的艺术家们缺乏创新精神,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杜璞:在当前社会商品经济、消费主义的大环境下,许多艺术家沦为匠人,为了赚钱把自己的画当做印刷品一样反复画,而真正的绘画实际上是一个以画载情的过程,这样机械的重复是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在其中的,像不停地稀释一杯白水,毫无价值。有良心的艺术家必须对得起那些欣赏自己画作的人。也许这样经济上会拮据,但精神并不贫穷。画画是一辈子的事,不断的重复自己已经创造过的是一种惰性。
    《学而》:您经常在园林里写生,来往喧嚣的人群似乎也没有打扰到您作画,看得出您在画画时内心是一种宁静的状态,那么您是如何保持内心宁静的呢?
    杜璞:一方面,画画之前需要凝神静思,将想呈现的效果全部想清楚,这样画画的过程中才能胸有成竹。画画的时候将心思全部融入画里,物我两忘。很多画家画画时要躲进深山,我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宁静实质上是源于内心的强大。另一方面,要做到经济上独立,不受生活所累。这也与我自己的经历有关,我曾经有五年的经商经历,那五年带给我的意义不仅仅是以后的物质基础,还让我得到了人生的历练,看透了社会。我认为还是心态的问题,每个人对物欲的定义不同。我想,把全部的人生用在追求金钱上是没有意义的,钱够用就可以,生活的意义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所追求,这样每天才能看到希望,奋斗才是值得的。我在南艺时老师总说我画得轻松,那是因为我画画不是为了讨好谁、不在乎是否有人来买,仅仅是源于我对画画的热爱和兴趣。
    三.其梦,初心不改,放得始终
    《学而》:了解到您出生在镇江,现在又定居在苏州,那么您在镇江生活的这段经历对您有什么影响?
    杜璞: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江有我的家人和童年的伙伴,蕴藏着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我的梦想在这里诞生,第一幅作品在这里完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也在这里初步形成。以后的这么多年我还依然按照原来心中设想的路径一直走下去。
    《学而》:您说过您对自己的人生既有既定计划,又能坚持不懈,这是您取得今天的成就的重要原因。然而另一方面人生又充满着不确定性。请问您当初是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的呢?
    杜璞:还是兴趣所在。我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像徐悲鸿、凡高那样的画家。这样找准方向之后就要坚持不懈,追随着自己的目标奋斗下去。哪怕过程艰难,有颠簸潦倒,一无所有的时候,也不要不轻易肆志。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    
    《学而》:绘画创作是您的爱好,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将爱好做成事业。而许多人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您是怎样权衡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呢?
    杜璞:其实我也有因为现实放弃理想的时候,那时我在做室内设计,虽然把画画暂时搁置在一边,我还是会努力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尽心去做每一件事。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所以现实让你无能为力时,自己就要调整好心态,尽量利用好身边能把握的一切。
    《学而》:那么您认为艺术与商业是冲突的么?
    杜璞:并不冲突。画画时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画是否有人问津,市场价格是多少等等,仅仅做到埋头画好自己的作品就够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正的强者必须耐得住寂寞。我也曾有这样作品无人欣赏的日子,那时在镇江几年,每天躲进一个在公园内的画室,观察,发现,作画。其实心里越是着急,越想找人来买画越是没有人,不如让心灵沉静进画里,用绘画的语言描绘自己内心的世界。绘画之于我的意义,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而不是把它作为谋生的工具,不带有功利性目的。画完画,欣赏它,就尽善尽美。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财富对生活的意义其实并不重要,生命和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对生命本身的看法会影响你对画面和人们生存方式的理解。就如毕加索、齐白石,生活中任何微小的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事物都可能成为他们作品的主题,花鸟鱼虫,生灵万物,那种小品之美十分令人感动,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那些城,那些路
    《学而》:了解到这些年您为了画出更好的作品或办艺术展览也走过很多地方,那么有没有一个地方尤其令您印象深刻呢?
杜璞:是西藏。那里风景独好,有湛蓝的苍穹和清澈的湖水,自然风貌保留着自身的原始性,是一个与天离得很近的神圣之地。在我自驾的旅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有当地人内心的沉静。他们的生活状态简单而满足,这不单是来源于宗教信仰,还源自藏地自然之美的纯粹。我认为如果大自然不经过人为破坏,还自然生态原貌,中国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定会觉得幸福。
    《学而》:之前您曾经在微博中提到“城市性格”,在您看来城市性格指什么?
    杜璞:以苏州为例,她就像江南的温婉女子,含蓄温柔又充满智慧。而了解一座城的性格,最应该关注的城之内的人。我眼中的苏州人,既勇于进取又安居乐业,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而人的性格又和地域有紧密联系,像北方人普遍心系天下,而苏州人更着重于自我满足。现在的城市化建设太强调发展速度,削弱了城市文化,导致全国许许多多城市建造风格趋同,逐渐丧失着自己的性格,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就像苏州平江路的保护,结果却将其建设成了商业一条街,曾经那些宁静的时光一去不返,苏州也在渐渐遗失着自己的性格。因此才需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们是现代人心灵的家园,是繁杂世界的一片净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