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志民的“生活·课堂·社会”观

画家张志民的“生活·课堂·社会”观

画家张志民的“生活·课堂·社会”观

日期:2014-01-25 10:59:26 来源:网络
关联艺术家:

名家 >画家张志民的“生活·课堂·社会”观

张志民作品

    2013年8月26日,“唱响中国梦·喜迎十艺节——文化齐鲁大讲堂”迎来了第二位艺术家——著名山水画家、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张志民。“生活·课堂·社会”是山东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也是张院长培养学生和自我修行的一个“准则”,讲座以此为题目,意味深长。
    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不是艺术家,张志民喜欢这种辩证的说法,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性,从事艺术事业的人都要依托于生活,无论传统艺术、行为艺术还是现代派,都是生活的缩影和再现。因此他讲座的第一个主题就是生活。
    生活:回归自然 拥有大爱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生活。朋友给张志民讲过一批年轻诗人去油田的经历,当时他们问油田工人:“油井架子这么高,你们不害怕吗?”有位工人说:“如果再高一点,就能看到我的家了。”这不就是生活当中的诗吗?工人不会把自己当诗人,但诗人又很少发现生活中真正的诗。不光美术,对任何创作来说,生活体验都非常重要。有的艺术家为深入生活而深入,形式主义、急功近利,这是偷窃生活,因为他们缺乏感情。“诗人就是把别人的话写出来再讲给别人听”,这句小时候读过的话,张志民一直反复咀嚼,他深切感受到,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才能打动人。
    “我不反对年轻的朋友画一些现代城市中的茫然、无奈和急躁,因为那也是生活,也很写实。或许那些东西离多数人的生活很远,但是离作者自己很近。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所有的学生,应该让他们放手去做,他们搞到一定年龄可能就不搞了,这也是生活的必然。”怎样让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呢?张志民认为艺术家应该有大爱。这个大爱不是指慈善捐助,而是创作中应该有一些生命本质的东西,不迎合,不功利,充满正能量,回归自然。
    课堂:尊重科学 守护经典
    生活不是绝对自由的,如果失去了规则,一切都无法有序进行。生活主要讲究“情”,而社会讲究的是“德”,二者有区别,但不能割裂。张志民认为,在学校里就要有严格的课堂秩序,但从社会的角度讲,课堂就体现在学术性和科学性上。
    严格的课堂训练十分必要,但张志民更愿意把“课堂”理解为绘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我认为不管西方东方,只要符合艺术家培养和学习的规律,我们就要用,没必要把范围定得那么窄,千万不要画国画就光宋元明清,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大师的理念。我们的课堂也包括画家们的自我训练和修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有延续性,不能一天一变,教不出好学生来就是老师的责任。大学不是培养大师的,而是培养大师预备人才的,到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上,才可以成为大师。”张志民对眼下少有人研究经典而担忧,他认为面对经典,必须有守护意识,讲“课堂”,并不是一定要进入课堂,而是以课堂的理念尊重科学、尊重学术,严肃地对待传承、研究和守护的问题。
    社会:心存敬畏 不忘回报
    讲座的第三个重点是“社会”。张志民认为社会更讲究德,“我们搞教育、搞艺术、搞文化的,有责任以身作则,呼吁正能量。艺术家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要珍惜眼下的安定局面。人不要太懒,也不要太爱面子、太讲究排场,心理强大比什么都强。”张志民强调“敬畏”二字,“一个民族没有敬畏感,这是失败的开始。对生活、对大自然敬畏,对课堂、对经典敬畏,对老前辈敬畏,对社会道德敬畏,但千万别装敬畏,假敬畏。”
    画派:做好自己 顺其自然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即将在山东举行,这场盛会令很多艺术家振奋,张志民也深感自豪,提到正在推进的齐鲁画派,他列举了关友生、黑伯龙等老一代艺术家,其实他们早就是山东画派、齐鲁画派的代表人物了,他们为山东的文化艺术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可惜作品留存不多。有人叹息大师离我们越来越远,张志民说,大师最好留给后人评定,现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如今绘画界百花齐放,张志民对装置艺术以及漫画都充满了兴趣,他觉得山东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尝试太少了,事实上“搞点别的”如今已经成为他的愿望,也是山东艺术学院的愿望。“但是地域和地域有区别,如何发展,完全顺其自然。”
    北山:呼吁环保 不做愚公
    山东艺术学院新校在济南长青,每次坐车去学校,张志民都会观察路旁的小山,《北山后洼的轰鸣》就取材于此。“太美了。山东的山和南方的山不一样,石头都露在外面,有点沧桑,和工人农民的感觉是一样的,我的作品‘北山’就这么产生了。北山是我心目中的山,体现生活当中的‘生’,激发的生,生命的生,生生不息的生,我们要有写生意识,即使没有时间对着大自然去画。要把过去舍不得的东西抛开,要越画越慢。有一点我自己很欣慰,我在山水中加入现代元素,不是文革时期的那种迎合,我的推土机和山是协调的。有人开玩笑说像犯罪现场——就像偷石料搞破坏的现场,我说我是在呐喊,停止吧不要无休止地开发了。这种画市场上不喜欢,但是正因为这样我才画。李可染先生提出为山河立传,我建议为山河呐喊,不是我高明,而是时代的变化和需要。我们要呼吁环保,再挖就是真愚公了。”张志民说。
    期许:年轻真好 多有担当
    曾经把当县文化馆的专职画家、一天到晚画画喝酒到处玩作为人生目标,自称“人家给一只烧鸡就送两幅画”的张志民,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完全不是自己预想的。虽然追求职位不是他的初衷,但身在其中,也可以发现许多妙处:“为别人付出越多,自己受益也更多,而且更加自信了,相信我就应该画画。现在时间紧了,效率反而更高。”他总结了“转败为胜”的经验——一幅画不能随便放弃,总要把它改到好,不光要当一个艺术家,更要当艺术家中的革命家。
    如今在校园里看着一张张20岁的脸,张志民总是感叹:“年轻真好。”他希望年轻人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生活课堂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将来多有担当。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