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家评品周逢俊(部份摘录)

艺术评论家评品周逢俊(部份摘录)

艺术评论家评品周逢俊(部份摘录)

日期:2014-07-04 17:46:3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艺术评论家评品周逢俊(部份摘录)

     文怀沙:  周逢俊笔底灵动、具气韵,非时下俗士所能望其项背。异日,成就讵可限也。

    邵大箴:  雅和韵是周逢俊水墨和花鸟画中最重要的特色。雅的核心是清,是淡,清淡的核心在心,即心清,心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带有古意的画获得空灵虚静之境界。韵,在周逢俊所写的《中国画的“韵”》一文中认为 ,“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而这韵味又是周逢俊所欣赏并深有体悟及阐发,韵又有“风姿”,具“幽玄”之趣,能远则远,能深则深。他自述:“我确实喜欢古风的情调,如婉约、典雅、清丽、疏寒、凄美(悲剧美)……这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我发表的数百首诗词大都是此情调。当然,我的绘画也受影响。”
    王镛:  周逢俊的花鸟画属于大写意花鸟,主要从徐渭、八大山人中脱化而来,其笔墨技法和艺术造诣不亚于他的山水画,甚至可以说超越了当今不少徒有虚名的写意花鸟画名家的水平。
    郑 工:  周逢俊的画以山水为主,即便画花鸟,他说也以山水之画对待,青藤、八大是其所爱。究其因,亦不过荒寒二字。荒寒,勾连了他的山水画与花鸟画,同时也勾连了他的笔墨意趣。周逢俊说,他的画取宋人构架及元明清人的笔墨。所谓宋画架构,我以为指的是五代北宋时期的绘画,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均能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
    梅墨生 :逢俊先生勤于画,山水花鸟妙得其趣。于水墨之道外又雅好吟咏,诗词歌赋无所不擅,以至于每事歌咏,怀旧咏物,论艺言文,纪游抒怀,首首云烟,不乏妙句。
    夫诗者,情也。有情意而后有诗赋,然此道不传久矣!书画家之失斯文,于周先生处可见振衰之为矣。
    陈明:  周逢俊精山水,工花鸟,且两者均自成一派。其山水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大气,又具南宗山水的秀润雅逸,而花鸟画则素丽清雅,厚重大气。南与北、现代与传统在他的画作中相融相合,却不露痕迹,自成一体。就笔墨而言,他取法唐宋大家,又融会贯通元明诸家笔法,在长期的锤炼中形成个人独到的面貌。
    刘悦笛:  近观周逢俊先生笔墨用法,你又会觉得,他的画作又有明清文人画的品格,特别是从“用笔铺墨”上来看,更是如此,这就要看他的“花鸟笔意”了。
    从2003年创作的《花鸟长卷》开始,到2010年新创的《谷自幽风净》与2011年更新的《墨牡丹图》,在这类的典型花鸟代表作当中,我们看到了 “龚贤笔意”。但在其余的“逸笔草草”的花鸟小品当中,                 
    周逢俊先生又有另外的艺术面貌,似乎又有粗率的“野路子”,徐文长的率真笔意又在其笔端之下被重新演绎了出来。2010年的新作《咏丑石图》与《金堂春慢》则又代表了画家的新的开拓,写意之间又兼有工笔之意,真是亦“写”亦“工”。这皆说明,周逢俊先生的笔墨功夫是历经锤炼的,而且呈现出了多元化的风貌。
    无论是自家山水,还是林间花鸟,为何周逢俊先生的水墨具有如此的“文人气”呢?这大概就是因为,周逢俊先生不仅是位下笔如神的画家,而且还是位追求雅致的文人。这看似简单的一点,对于当今中国画坛而言非常重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