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艺术访谈——专访朱雅梅

库艺术访谈——专访朱雅梅

库艺术访谈——专访朱雅梅

日期:2014-07-05 10:36:49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库艺术访谈——专访朱雅梅

     Q1、从您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元人山水的简淡超逸,以及传统山水技法的功底,然而,您在画面中使用的笔墨语言又独具个人风格,能否谈谈您最初的学画经历,以及中间经历了哪几次重要的转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画风?

    曾经应某杂志约稿写过一篇学画的经历,那篇文章是在父亲去世后写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我对于自己从事绘画觉得是件很自然的事情,自小在家庭的环境里,所接触的都和绘画有关,父亲又是一个视绘画为生命的艺术家,眼睛所见,耳朵所听都离不开这些,但父亲的突然离开,让我再面对这个问题时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我的学画经历是与父亲分不开的。细细想来,我三岁时写书法(这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现在已无多少印象,写成什么摸样也丝毫记忆不起来,但是父亲教我写字的影像却依然记得。上学之后,所有教我的美术老师都认为我父亲是画画的,那么他的女儿必定也会画,因此从小学到中学,我都会很自然的被分到美术小组,除了班里的黑板报义不容辞的由我承担,而且凡有美术活动便会被老师首选推荐参加。还有就是每逢公开课,班主任就会叮嘱我把要讲的课配几张插图,以便课堂生动。那时家里的连环画、各种画册都是我的寻找对象,遇到差不多的形象我就照抄,实在找不到,我就东拼西凑,就这样我画了许多的课文插图,现在想想那些画或许就是我最初的临摹或创作。那时,父母似乎对我学画或不学画从不过问,现在想来这真是件好事,使得我对画画一直保持着放松的状态。
    我正式系统的学习画画应该是在华侨大学。上大学时临摹了许多古画,这对我日后的绘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临摹的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容膝斋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还有范宽、沈周、董其昌等人的作品。那时自己的想法不是太多,就是认认真真临摹。我当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除了白天上课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画到临近寝室关门才离开教室。我一直觉得正是这个时期为我日后山水画风格的形成打了一个好基础。
    八九年毕业之后,我随父母到了武汉。 我作品风格样式的形成应该是那时候。父亲对我画画也开始关注,我们会经常在一起聊画画上的事。父亲没有让我找工作,让我待在家中,每日画画。那时,父亲看展览总是带着我,给学生上课时也会让我去。我记得当时曾有一位老师戏称我是父亲的“小尾巴”。除此之外,我和父亲去的最多的就是书店,而每次去书店父亲都会用完兜里所有的钱。所以,家中的书籍现在翻来对我都是有故事的。有时候,父亲在我翻看画册时会让在喜欢的作品那一页夹个纸条,我当时不知为何,后来他告诉我是想检验我眼力。在众多的作品中我喜欢林风眠、关良的作品,记得还变临了几张,父亲给予我很大的鼓励,使得我自信了很多。父亲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培养,在无形中慢慢地造就着我。那时家里的氛围特别好,虽然房间小,生活清贫,可一家人在一张画案上轮流创作着作品,每日的话题都离不开画画,墙上的画不断更新着,温暖而温馨。
    很多人都会问我风格是在何时并且是怎样形成的,我一直回答不好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积累过程,日常的学习就像营养一样,会在某个时刻或某幅画中自然地显现出来。由于父亲的鼓励,我便在此风格上一直走下来,慢慢的也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Q2、您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是否有最为偏爱的山水大家?他们对您风格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这要和我上学期间临摹的古画说起,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临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倪瓒的《容膝斋图》。我的第一张临摹作品是倪云林的《容膝斋图》,因为第一眼就喜欢那种萧萧瑟瑟的感觉,所以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用笔是最不好把握,我临了许多遍才找到感觉,可一直还是有些遗憾,虽说临得很像,但因为太喜欢而不够放松,而那画面中的寥寥数笔至今对我来说都是一个阶梯。待到临《富春山居图》时我才放松了,因为放松我便没了距离感,我享受在其中。或许元四家中黄公望教我最多,我一直珍藏着这幅临本,平时偶尔拿出来看看它,就像一位老友。这个临摹阶段,对于体会古人的用笔、用墨似乎都是在画的过程中不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我喜欢这种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一直到现在我都在享用这种慢节奏。
 
    Q3、中国山水画在元代时,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符号系统,作为一位艺术家,您是如何在继承这个系统的同时,又对其进行当代转换的?
    我对于传统的理解,觉得那是“营养”,要学会吸收“营养”强壮自己,并且不要“偏食”。吸收营养转化为能量,为我所用。
 
    Q4、您的父亲朱振庚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他的艺术风格与理念对您画风与艺术理念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我虽在绘画图式上和父亲不一样,但我觉得我和父亲对绘画的认识是一致的,我们虽偶有分歧,但我觉得很多东西我们是共通的。 在画画上,父亲从不干涉我,我画什么他都说好,尤其在我最初画画的时候,在父亲嘴里,我就是个天才。我的自信就是在父亲无数的鼓励中建立起来的,所以我画画从不犹豫,一直以来,画画对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我认为父亲是个优秀的教育家,是他培养了我,使我得以在今天享受绘画的乐趣。
 
    Q5、您作画喜用宿墨,同时重视用水,这让您的作品充满了烟雨絪緼之气,这种画面语言的形成经历过哪些实验的过程?
    我喜欢心性的自然流露,自然纯净的感觉,我自己期望能在画中显露出来。所有的画面语言应该和心境有关。
 
    Q6、您的画面有一种透明、空灵的境界,同时,又很虚幻,让人感觉离现实很远,这些景致来源于何处?您在创作前会又会做怎样的构思和准备?
    我想用“造境”这个词来回答你比较准确,这些“山水”是我心中营造的一片“好地方”,我希望能畅神其中。
 
    Q7、您是否经常到大自然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在自然中的感受,您又是怎么将这种感受融于创作中的?
    我认为写生对于画家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我认为的写生是观察和体悟,自然所呈现的生动是活泼泼的,我喜欢转化在自然当中所搜寻的。每个人的视觉不一样,内心的感受也不一样,我想自己呈现的面貌一定是和内心契合的。
 
    Q8、您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创作,您的创作与当时的心境有怎样的关系?
    画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点很像我父亲,或许是遗传基因吧。每日不动手我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甚至有些不安,总之不是画画就是写字或是看书,这样心里很踏实。我觉得画画对我来说是最快乐的事。
 
    Q9、有些人认为您的画风一经形成后,便较少有变化,您如何看待这种看法?有没有想过在未来改变画风?
    我在画画写字上是个慢性子,喜欢小火慢慢炖的感觉,所谓“十年磨一剑”,我觉得那一定是把好剑。我喜欢随着性情而变化,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变化应是自然的。
 
    Q10、近期您还有哪些创作和展览方面的计划?
    我是个不太有计划的人,创作一批作品,有展览就送去,不太会为了展览而画画。
 
    感谢您的宝贵时间接受访谈,库艺术敬!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