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兵焦墨山水释读

林亚兵焦墨山水释读

林亚兵焦墨山水释读

日期:2014-07-29 11:37:11 来源:
关联艺术家:

>林亚兵焦墨山水释读

 文/朱万章

    焦墨山水在山水画系列中,专攻者并不多见。虽然据有关的学术考证,最早的焦墨山水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彩陶和隋唐时期的壁画,但真正以个人身份出现在中国绘画史上、且有作品传世的焦墨山水家,则是要到明末清初的程邃。随后在清代的山水画坛,虽然也有人偶亦为之,但卓有建树者可谓凤毛麟角。20世纪以降,张仃可谓集大成者,开启了焦墨山水的新纪元。其他如山水画大家如黄宾虹、赖少其等人亦兼擅焦墨山水,在近世山水画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不像其他山水画一样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焦墨山水一直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尽管如此,在年轻一代的山水画画家中,仍然有人在此路途中孜孜不倦探索且取得成就。长期生活在一个辈出焦墨山水画家省份——安徽、从小对焦墨山水耳濡目染的青年才俊林亚兵便是一例。
    平心而论,一开始,我对林亚兵的山水画并不熟悉。收到他寄来的画册,翻阅了近几年来的新作,并看到薛永年和杨惠东为其写的画评,便逐渐有了认识。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产生了诸如程邃、弘仁、査士标、萧云从等山水画大家的钟灵毓秀之地的本土画家,林亚兵多得江山之助,自幼受到造化与名家翰墨之滋养,正如他自己所说:“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大山好像是一幅纯焦墨画,云烟飘渺,苍茫厚重,尤其是傍晚或阴天,那景象我用水墨很难表达完美”。因而在其山水画中,既得灵秀之气,也不乏文化底蕴。尤为特别的是,他在焦墨山水画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的个人笔性与风格气韵。
    有意思的是,林亚兵先后所师从的郭公达、吕云所、霍春阳等人几乎没有一个是以焦墨山水画见长的。很显然,林亚兵是从师辈那里传承了画学之法而非画学之技,深得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堂奥。
    林亚兵的焦墨山水,以干笔皴擦,破墨渲染。焦墨山水最难之处在于所描绘的山水要绘出草木华滋的效果。在林亚兵的山水中,正是力图表现出这种艺术效果。正如黄宾虹所说:“画有焦墨法,最为古朴,须笔力健举,含深秀为宜”,而潘天寿也认为:“用渴笔,须注意渴而能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是也”。两人所说的“深秀”与“润含春雨”都是焦墨山水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作为衡量焦墨山水的重要尺度。林亚兵的焦墨山水,正是遵循这种重点与难点,在一步步迈向其向往的“润含春雨”的境界。
    在林亚兵生活的山水实景中,出现过诸如程邃、黄宾虹、赖少其等一代山水画大家。饶有趣味的是,在林亚兵焦墨山水中,我们能看到黄宾虹、赖少其等人的影子。或许是林亚兵私淑其艺所留下的痕迹,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艺术的暗合。同样的山川,同样的心境,往往会产生同样的绘画趣味。在林亚兵的山水中,我看到他们所共有的苍茫、浑厚与练达。而焦墨山水,除了浑穆与苍浑为其意境的主旋律外,枯淡与干练也是别一种意趣。清人顾文彬在《过云楼书画记》中这样评论焦墨山水画元勋程邃的意境:“秃笔破墨写乱峰重叠,老屋数间,门前古树野桥,荒寒可掬……极枯淡之趣”,这是焦墨山水的另一种境界。在林亚兵的焦墨山水中,不时亦可见到这种境象,如《山雪河水野萧瑟》、《晴雪》等图便属此例。
    重要的是,林亚兵的山水画不仅仅局限于焦墨山水。他具有传统山水画的功底,甚至还兼擅花鸟。其山水画既有传统皴法、融合南北宗山水的影子,也兼具西洋画中关于透视、结构、光影对比等元素的影响。正是这种一专多能的绘画技艺,成为其焦墨山水的源头活水,使其在焦墨山水的施展中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林亚兵刚过不惑之年。他的年龄,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还相当年轻,还正是艺术积累与上升时期。我相信,随着其生活阅历的积淀与画学眼界的拓展,其画必将走向另一新的发展阶段。所谓渐入佳境,以臻化境,当不在遥远之时。
    2014年7月于北京东城之沙滩后街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著有《岭南近代画史丛稿》、《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等论著20余种,同时兼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