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的升华——秋子先生的书法

文化精神的升华——秋子先生的书法

文化精神的升华——秋子先生的书法

日期:2014-08-13 17:27:3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文化精神的升华——秋子先生的书法

     文/叶鹏飞

    当今,在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情景下,书法成了单独的艺术门类,从事书法创作的书家已不计数。相对而言,书学研究者则甚寥寥,更是辛苦耕耘无经济硕果的劳作。然,既有书学研究高度,又有书法创作高度的书家,则更稀少,而秋子先生却是这样的一位书家,是我一直仰慕的典范。
    在书学上,秋子先生是当今研究上古书法史位数不多的学者,他的《中国上古书法史》2000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引起了书界和学界的广泛赞誉,其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最新的史料、流畅的文笔,被公认为是一项开拓性的断代书史研究。之后,他又出版了十多本著作,涉及文学研究和当代书画研究。尤其是他的《中国书法史略》《敦煌风漫话》,又奠定了他书法史研究、地域书法研究和评论的地位。前者是从古代书法遗存入手,阐述字体发展和书法发展的过程,阐明各时期的艺术风格特征,述书史,探书家成功的奥秘,对于当今书法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后者则是对甘肃地域书风进行爬梳,对敦煌遗书和出土简牍进行详细研究,并论述其对当代书家的影响,由此倡导“敦煌书风”,对甘肃书法的发展无疑是振臂一呼,充分体现出秋子先生书学研究上的开拓精神,而不是乾嘉式的考据。同时,《未了秋情》《最爱是秋》和《借我诗心》,则体现了秋子先生的诗文创作的高度,而《红楼梦人物关系一览》则是他红学研究的硕果。可以说,秋子先生是当代书学研究和诗文创作有着丰硕成果的书家。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有着严格的内在规律和强固的传统原动力,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家,首先就是要求书家对书法传统的彻悟,要在传统文化素养上有充实的积累,体现有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的学术价值。清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说:“学书者,除了要有天分、要多见、多写之外,还有二要:一是品高,二要学富。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学富则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溢于行间。”书法,就是要书家在多写、多见的同时,要多读书透悟,使书法中有自己的意蕴和风度,有高格的品位。秋子先生的书法就是基于这一点上的,正合杨守敬之言,也正是他的出类拔萃处。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结识秋子先生后,经常拜读他的书作,而近年来,他更是花甲精进,让我惊叹不已!觉得他的书法不但以个性胜,而且以功力胜、以内涵胜,在书法底蕴深厚的甘肃,又不失为一位高品位的名家。
    秋子先生书法的高品位,首先体现在古雅奔放的风貌上。
    由于他生长在黄河边,长期从事书刊出版工作,所以他眼界高远,胸怀开阔,名家的广泛交流,古今名迹的日濡夜染,黄河波涛的洗礼孕育,养成了他笔下的独特的奔放之气。书法艺术的创作,既要求书家能全身心的投入,又要有一段超越时人之上的距离;既要与时代相合拍,又要能出乎其外,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才能使自己的笔墨有独特的魅力。从秋子先生的书法来看,他的创作以草书为多,其书以章草为基,法出“章草宗师”索靖的古雅内敛,又撷取黄庭坚、祝允明的奇崛和萧散之势,并吸收了于右任草法之凝练简约及秦汉简牍的用笔之趣,因而,他的书法奔放而不失古雅,既有陇上书风的特征,又超越了地域风尚,笔墨的适性表现,又使他在大同中与人不同,正是他在陇军书阵中凸起的一个重要缘由。所以,秋子先生书法风貌的形成,是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自己的天分、睿识和艺术追求相结合的结果。
    秋子先生书法的高品位,又体现在他取精用宏的过硬功夫上。
    我一直认为,书法个性风格必须有过硬的传统技巧功夫作支撑,这才能体现艺术性,书法若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个性再明显也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秋子先生的书法不受形形式式的时风影响,坚持长期的寒暑耕耘磨砺。笔者曾看到了他精致动人的草书《司马迁报任安书》节录条幅,洋洋四百余字一笔不苟;看到了他篆书《剑胆琴心》《琴声荡月》等斗方,将吴昌硕式的篆法,融入简牍之气,裁成一相;而他多幅隶书联,则是他师法汉刻出新的妙制。总之,篆、隶作品也都能各尽姿态。2009年,他参加“甘肃名家十人展”来刘海粟美术馆展出,让我读到他大气奇逸的擘窠大字,读到了他精致动人的信札行书,读到了他古雅味浓郁的章草,领会了他取法乎上、博采众长的多见、多写的研书之路。他在《秋子砚语》中说:“临帖,从形似层面到神似层面,是一个升华的过程。神似源于形似,神似是对形似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秋子先生书法用笔的扎实、线条的苍劲非是千日之功所能成就的,是其五十余年在碑山帖海中从形似到神似不断辛勤笔耕的结果。书法欣赏从形式角度来说,从大处着眼看整体,从小处着眼看结字和笔墨技巧。细读其书法作品,最能体会在其中笔墨技巧的效果,最能凸显他驾驭笔毫的功夫。当前书法创作,“鲜明独特的风格”之作比比皆是,而“用笔千古不易”之作实属少见,从这一点上看秋子先生的书法更显得不同寻常。
    秋子先生的书法高品位,还体现在其诸体能融会贯通,统一在既有苍茫奔放之气,又能不失古雅书卷之气的整体风格上。
    我以前曾读过许多作品集,参观过许多个人书展,一些集子和个展为了显示自己的全面性,各种书体琳琅满目,虽然每件作品单独看也能悦目,但整体上不统一。书体的不同,形成风格上的不同,判若两人之作,好像是各行其是,这就局限了他的互补,也会影响书家后面的发展。有些人出名甚早,但后来却越写越差,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悟性、不能融会贯通的结果。通观秋子先生的书法,虽然他以草书为多,但其中篆、隶、行、楷无所不作。而他不论写什么书体,都能基调统一,都是给人以一种古雅的美,一种奔放的美,一种书卷之气的美,耐人寻味,似乎诉说着他取法乎上、融会贯通形成自我风格的学术之路。这正是秋子先生深悟书法传统,长期积累所获得的。
    可以说,厚积薄发是书法风格和书法高境形成的基本规律。“笔成冢、墨成池”,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精研传统的功夫,根本不会有大家公认的“风格”。没有读破万卷书的功夫,就不会品高。而读书能增加学识、修养、增加思考和彻悟。因为风格是每个人自然而来的,不学书法,只要会写字,将笔一挥,也会有自己的风格,但这充其量只是个人习惯性的笔迹特征。作为书法艺术的风格,是必须经过一系列临帖、研帖、出帖的过程,即掌握书法的用笔、结体、布白等特定的艺术技法,使书之“法”的基础深厚。掌握的技法越全面、越纯熟,在艺术创造中表现的自由度也就越大,越能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秋子先生在《砚语》中又说:“书法的内涵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即技法层面和精神层面。如何把握好它们,尤其是把握好精神层面,就要靠自己的灵觉和悟性。但须知,灵觉和悟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研究、思考领悟中得到的。”这正是他书法成就的奥秘所在。秋子先生作为学人的书法,他体现出了高度的自主性和表现自我气质个性的特征,在继承上,已从形似层面上升到神似层面;在创作上,已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而这一切,是他对古人、对时人、对地域书风进行研究、思考、感悟而取舍的结果,是他书学精神的升华,有着创立自我、具有新的审美价值的书法高境。
    秋子先生书法的高品位再一个鲜明特征体现在他的学富上。
    当前书法展览频频,而内容却枯燥乏味,唐诗宋词的充塞,影响了书法所要表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内涵。秋子先生凭藉着自己深厚的学问功底,或诗文、或游记、或感想,一富于书,能让人透过书法形式来理解所表现的文字内容内涵,有着唐人张怀瓘“文也者,其道焕焉”的效果。他的许多作品多是书写自作诗,如“佳节念佳友,路遥心不遥。蓬门总开启,愿君常作聊”,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再如上元赏灯的“几回梅下箫歌起,总忆儿时雪夜缘”和“吼一声秦腔地惊天动,喝两盅西凤海啸山呼”让人浮想联翩,使文字内容与书法形式达到契合,诗境与书境相溶而升华,进入高境。
    秋子先生的书法说明了“学富”“品高”对书法艺术创作是潜移默化的。“学富”的书家,就会究其幽深天理,其审美积淀、知识积累就会渗透到作品的杳冥之中去。故而,自古论书者,一直重视书家的修养。但是,并非所有具有高文化知识的人,都可以不借他力而成为书家的。作为个人,读书是强化文化修养以助艺术的主要途径,还必须以天分和勤奋的砚田耕耘作支撑,这样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来促进艺术的多角度进取,而不是知识面的粗糙扩展和知识量的简单堆积。同样,学养差的人,哪怕他技巧再成熟,在审美内涵上也往往单调贫乏,再也提不高作品的品味,甚至由熟炼而走向俗气。秋子先生是有着自己学术思想的书家,对艺术的理解就有联惯性和完美性,这样就触类旁通,进入书法创作的佳境,达到精神的升华,进而书品自高。所以,秋子先生的书法是包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艺术,证明了书法这种自身独立性与传统文化的共同性的艺术,在追求高境上,必须与其他文化因素完美结合,内蕴才会更丰富,意境才会更深沉,格调才会更高雅——无疑,这也是秋子先生书法的价值所在。
2013年7月8日于海镜堂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