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画坛有位罗廉娴

安徽画坛有位罗廉娴

安徽画坛有位罗廉娴

日期:2014-08-26 09:41:03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安徽画坛有位罗廉娴

    文/柏龙驹 

    说起罗廉娴,先要说说中国画;说到中国画,又要说说中国精神。作为中国国粹之一的中国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法到表现的对象,集中到一点就是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从美中追求和谐,从和谐中追求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不断进取的崇高精神。大写意,一泻千里,波澜壮阔,点点泼墨见精神;工笔画,精雕细镂,细致微妙,笔笔底下是真情。廉娴的工笔画,至精至妙,一味中国气派,而且富有情感。初看她的画,古典美扑面而来,典雅凝重,以为是古人大作;再看她的画,时代感油然而生,清新向上,才知是今人佳品。这个她就是罗廉娴——当今安徽画坛又一位才气盎然,坚忍不拔,自成一家的“女汉子”。仔细浏览她的画作,可以说件件都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体,这是很不容易的。更令我欣慰的,这位充满艺术创作力的廉娴,还是我的老乡巢县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巢城之古,巢湖之美,南临长江,北靠淮河,地处皖中,水陆通衢,历为鱼米之乡,而且人才辈出。廉娴生于此,长于此,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熏陶。这些外因只是条件,关键在于她的内因,自幼钟情丹青,而且天赋极高,在父亲的指点下,竟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人之后,诸多师长的指导,加上她的大学中文系的底子,再就是她的勤奋,她的毅力,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继承和创新,是当今文艺界的流行词。她深知传统是根是渊,根深才能叶茂,渊源才能流长。无谓争论于事无补,行动是最好的论证。画家是靠作品说话的,而不是靠其他,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认真实践了一位老艺术家的话:“死学活用。”对待传统就是要“死学”,一笔一划,一招一式的学,老老实实地学,把传统的精华真正学到手;对待创作则要“活用”,敢于突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血、自己的情感统统融入创作之中。诸多先辈的告诫“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犹如警钟长鸣,在她的耳边、心里回荡。她的临摹之苦,别人是难以想象的;她的写生之勤,别人也是难以想象的。终于在她步入中年之际,尝到了创作之乐。现在,她的画作已经走出安徽、走出国门,得到海内外专家和观众的认可。但她没有停止她的脚步,因为她知道“艺无止境”,要“欲穷千里目”,她要不停顿地重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
    友人问她:“这样辛苦地临摹、写生、创作,你不累吗?”她总是说:“累,当然累。但我的快乐就在这里面。”记得一位女作家曾说过“工作着是美丽的”,廉娴就是沉醉在“创作是幸福的”里面,每当她创作出一幅比较满意的作品,她总是露出幸福的微笑。正是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廉娴是最美的。看她的作品很温馨,是一种享受。花鸟虽小,却透露出勃勃生机,似乎周围的一切都处于亲切、平和的气氛之中。这是一种什么境界?但是廉娴总是处在坦然之中,对于举办展览、出版画册、馆院收藏,她也感到很欣慰,却以平常心态待之,她懂得“自高则必危,自满则必溢”的道理,她最介意的是两条:一是专家的评论,二是群众的认可。正确地对待这两条是她经常考虑的两大课题。鼓励当然重要,批评才是最可贵的,也是她继续攀登的加油站和推进器,这才是她重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的保证!
    我欣赏她的才华,她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作力,但我最钦佩的是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保持着艺术和艺术家的品格,古人说:“自知者明,自胜者雄”,不张扬,不炒作,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为一切干扰所干扰,以平常之心对待复杂之事。老乡,可喜可贺;老乡,再接再励,为中国画再增光,为中国梦再添彩!
    我们期待着!
    注:作者系安徽省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艺术评论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