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荷花,作为水生花卉,与生俱来给人一种清新静气之感。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中国人对荷花可谓是情有独钟,荷花清香远溢,高洁独立,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的品质,映衬了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人们心中真善美的化身。徐浡君老师的《蝶恋·系列》之中,对荷花的描绘不在少数,而这些荷花,在蝴蝶的衬托下,更显清丽。
古往今来,诗人们从不吝啬对荷花的赞美之词,有关描写荷花的诗词不胜枚举、多如繁星,文人墨客也无不赞赏荷花那种朴质的情怀和她那优雅的气质。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着书立说,将荷花形容为君子,留下了咏荷的经典名篇《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成为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名句,进一步强化了荷花作为历代知识分子高洁人格的象征意义。北宋以后,文人们喜欢种荷花已成为一种时尚。荷花,从夏开到秋,春的希望、夏的绰约、秋的收获、冬的孕育,给了文人墨客们太多的遐思和联想。聆听了儿千年的赞美,依然美如故,香如初,静静地绽放在世纪的枝头,婷婷的立在浩漂苍波之中。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作为历代画家挥写不辍的题材,更不必多说。在今天的现代油画中,它逐渐形成了一个主要的绘画主题。莲花这朵“君子之花”在艺术家的笔下,依旧色彩鲜艳,绚丽夺目。现代荷花油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油画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描绘,有写实,抽象,印象,写意,等画法。这样是荷花油画的色彩更加丰富,极富立体感。
画家徐浡君深入传统文化的根源,把荷花作为一种油画意象,表现了艺术家高洁的艺术追求。但其荷花油画作品没在荷花的传统意蕴里打转转,而是更多地注入了独特的韵味,从画面上你会感受到水墨的写意与西画的厚重,二者巧妙的结合。在纯粹的西方油画艺术语言中浸润了东方意味,展现了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国画的虚实相生,又不失去油画语言写实的特性。他笔下的荷若隐若现,缥缥缈缈,让人的感觉那不是水中荷,而是无边的水气滋养成的幻景。画面上水气飘流,荷叶舞动,荷花摇曳;绿叶华滋,虚实相生,气吞云梦,形成一个开放的别有洞天的图景,让人味之不尽。荷花在徐浡君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画笔之下,焕然进入一个新境界。其荷花油画,用色生动厚重、光影交错、高雅洁灵,带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写实色彩和巨大张力,呈现出一种浓郁而纯正的文化气息。他笔下的荷花出尘离染,纯洁无瑕,碧叶翠盖,十分高雅。
《蝶恋·系列》中,以荷花和蝴蝶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色彩厚重、画面清晰、饶有意趣,艺术空间阔大高远,浩然不见其涯。整个画面美丽娴静,整体感觉酣畅淋漓,而局部却十分工细,在色彩的应用上恰到好处。艺术家用绚丽的油画色彩展现给人们不一样的荷花,表现出荷花与众不同的美丽和丰富内涵,不仅展现出荷花的娟秀美妙,还有蝴蝶的灵动与生机,呈现出与以往荷花油画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展现出丰富的生命内涵和朦胧的艺术美。画中对蝴蝶的形态和对圣洁荷花的描绘生动自然,艺术格调高雅活泼,整个画面美丽娴静,现美丽动人的艺术效果,表达了画家深厚艺术情感。画作构图巧妙,笔墨细腻,意境优美,韵味浓郁,用西式的油画语言展现出中式荷花的独特气韵,衬托出了荷花的清新、自然、挺拔。画面中,荷叶像圆盘一样盛情开放,相互依偎着,相互重叠着,仿佛母亲的怀抱般保护着娇羞的荷花,莲叶丛中,荷花亭亭玉立,微微含笑,生动无比,一只蝴蝶翩翩而至,似乎能嗅到到画中宁静的荷香,看到蝴蝶的飞舞,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荡涤,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蝴蝶翩翩,荷韵悠悠,互诉情意,别有一番风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画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出淤泥而不染。中国油画在东方文化语境上彰显民族性,融贯中西,在艺术语言中找到了适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徐浡君的油画中,荷花姿态美妙、秀气美丽,蝴蝶灵动可爱、充满生机,静与动相结合,呈现出美丽的艺术效果,展现出君子之花的独有气韵,体现了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朦胧的艺术美。荷花作为水生花卉,与生俱来给人一种清新静气之感,徐浡君的画作中呈现出一种浓郁而纯正的文化气息,是难得的油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