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明:创作就要剑走偏锋

沈水明:创作就要剑走偏锋

沈水明:创作就要剑走偏锋

日期:2015-03-17 10:54:27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名家 >沈水明:创作就要剑走偏锋

  在今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中,浙江籍70后画家沈水明有两件作品同时入选——油画《夏意图》和插图《土地》,均为独创作品,且其中一件是他所在的故乡----嘉兴30年来突破性入选的油画,获奖之丰,堪称嘉兴唯一。喜讯传来,沈水明有些意外:这是他第一次参选全国美展,三件作品被选送全国,中了俩,“这是我零的突破”。
  沈水明画油画和水彩,也画国画和做版画,“剑走偏锋”是他最主要的绘画观。塔、南湖、民丰老厂……在他的画里,离不开的是江南,是生养他的这方水土。他一次次地寻找,寻找旧日回忆的印记,寻找个人的绘画语言,也寻找自己。
  乍一看,他的人也像他笔下的这方水土,温良谦恭,没有什么另类的艺术家气质,他的穿着甚至不会给你留下太深印象。你最多记得,他戴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最爱的圆眼镜;最多记得,他留着一撮胡子。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油画《夏意图》,来自他曾经的画作《南湖旧踪·秋意图》,画作入选了2012年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展览后,画被收藏。画没了,他觉得遗憾,过后,他便重新放大画了一幅,“保留了原来的意味,是我画给自己的。”因为放大了好几倍,很难掌控,他反复修改、调整。“画面视野透过枝蔓,看到远方的场景,作品强调形式感和意境。枯野的树枝、树叶画得很薄很灵动,天空和建筑却是颜料拌上沙子处理得厚实、致密。画面处理努力让作品变得更有趣味”另两件参选作品水彩《夏至·微风》和插图《土地》都是他今年上半年的作品。前者以民丰老厂为背景,表现当代生活,是时尚和记忆的碰撞,后者是他记忆中故乡70年代城乡接合部的生活,这恰恰契合了余华《土地》所描述的生活。“三件作品都和我的经历有关。我们很年轻,很时尚,但依然在寻求精神上的回归。”
  其实,喜讯从5月以来就接二连三:5月,《浮生·夏日》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作品展;8月,《暖冬旧忆》获得庐山国际水彩画艺术节一等奖;8月《夏至·微风》获得第十二届浙江美展优秀奖;10月,《三山岛的清晨》入选全国首届水粉作品展……“这都发生短短几个月中,感觉自己迎来了创作高峰期。接下来,就是如何保持,拉长这种兴奋度。”
  为什么执著地将视线对准嘉兴人文?因为那是自己的故乡。
  “或许是年纪越大,越想看到自己,越想看清自己的出生成长的地方;走得越多,越想家乡的事情,越想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况且,这也是我最熟悉的记忆和经历。”
  2006年8月底,从中央美院研修回来后,他很想画画。近一年时间,他连续画了20多幅故乡禾城的塔迹。他的塔,都是纪念碑式的构图,他带着某种情绪,把塔从背景中剥离出来,矗立在视线中。他采用了怀旧的手法,以破碎的笔调,抒发着他对那些旧景的怀念。
  迄今为止,沈水明以故乡的塔为主题,或者与塔有关的画作多达六十余幅,他尝试过油画、水彩,甚至国画。他现在已经极少画纪念碑式的塔,改用更加开阔的视觉,关注与塔有关的人文。
  2008年6月,《向左,向右——沈水明王赟平油画作品展》在故乡蒲华美术馆举办,其中有20余幅塔的画作;2010年5月,沈水明个展更是以塔命名——《塔非塔——沈水明油画个展》。
  这次个展中,除了塔的画作,还有一批非塔画作——南湖旧踪。这个系列在沈水明的画作中最集中,他画了百余幅之多,以油画为主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故乡人文建筑的写生,是和朋友一起画圣母堂。2002年五一长假,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带着食物,对圣母堂的里里外外、角角落落、各种时间、各种角度都细细写生。之后几年,沈水明几乎画遍故乡的各个老角落,文生修道院、甪里街、落北街……印象最深的是落北街,当时,广告商刊登楼盘介绍,把落北街作为一个人文景点,他去写生,就此画了一幅《落北街》,后来这幅画还参加了2007年的上海青年美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算是真正意义上全国级别的美展。
  集中创作南湖旧踪,是在塔的系列告一段落后,他想把视线放在更开阔的主题上。南湖边的老建筑在他的心田里激起波澜,历经岁月打磨的斑驳墙面、破碎的建筑切割着阳光,这都是他喜欢的。“可惜的是,许多地方都没有了,我想要把它们留住。”
  老东栅、老塘汇、老钢铁厂、老民丰厂……最让他惊喜的是老民丰厂。一张民丰被轰炸的老照片,将他带到了这里:有百年历史,有嘉兴的人文气息,有黑白灰的色调,有聚散的元素……建筑和树木一起成长,枝蔓、钢筋水泥,很有生命,很有质感。他时不时就去看看,不一定带画具。
  这两年他的创作几乎都与老民丰有关,他笔下的故事都围绕老民丰展开,大概画了20余幅,以水彩为主。他准备以民丰老厂为基点,更深地挖掘,让这个点在不同的绘画样式下,存在不同的意境中,加入浓浓的江南情调和中国民俗。
  沈水明经过多次尝试,决定从二十四节气入手,用节气为线,以老民丰为点,将故乡人文和江南画家的情怀抒发出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来。“我想把民丰系列从南湖旧踪中单列出来,现在才画了4幅,怎么表现、怎么画还在梳理摸索中。”
  他为了想更清楚地看到江南的质感。前两年他远远离开江南,抛开与江南有关的元素,去大西北写生,寻找视觉的冲击;今年他又回到江南,去庐山、去皖南寻找,让眼睛得到滋润,特别是在皖南,“我不激动,却能够感动,越画越想画。这也与我这几年的创作一样,不求震撼冲击,希望慢慢涌动着绵远悠长的生命体验和人文情怀。”

  陈苏

  我画油画和水彩,也画国画,但我从来不刻意区分种类。我觉得绘画未必必须这么画或者那样画,找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契合自己的气质,在表现上“剑走偏锋”是我最主要的绘画观。油画《夏意图》和插图《土地》这两件作品的题材,都是我最熟悉的记忆和经历。或许是年纪越大,越想看到自己,越想看清自己的出生成长的地方,或许走得越多越远,越想表现家乡的事情,越想知道自己从哪儿来。我们很年轻,很先锋,但我们依然希望能在精神上寻求回归。
  油画《夏意图》是画作《秋意图》的姐妹篇。《秋意图》画作入选了2012年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此画在手法处理上我觉得有些特别趣味,已经也很清晰。后来我根据此画,重新放大画了一副,保留了原来的意味,是我画给自己的。因为放大了好几倍,很难掌控,我反复调整、修改,画面最后反而呈现出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插图《土地》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城乡结合部的场景,契合了原作余华的《土地》所描述的生活。我用了记忆残片的图式,远距离的呈现画面,力求画面已经的遥远和惆怅。

  沈水明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