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树》采访——张若愚

《艺树》采访——张若愚

《艺树》采访——张若愚

日期:2015-03-25 10:49:44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访谈 >《艺树》采访——张若愚

  采访者:艺 树(以下简称“树”)
  受访者:张若愚(以下简称“张”)
  树:您成长在一个音乐世家,这对您从事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我的父母都是乐手,童年的时光都是在剧院里度过的,我天生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够将听到的某一首乐曲转换成为绘画,表达我对乐曲最直接的感受。这些“作品”都是在乐纸谱的背面完成的,存了厚厚的几本,是我童年最重要的回忆。后来就开始进入各种绘画兴趣班学习,高考时义无反顾地将三个志愿都选择了广州美院,很幸运地考上了。大学五年的雕塑学习经历,为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但是南方的商业气息过浓,对艺术缺少重视,毕业后就很少再创作。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北京见到了魏小明老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成为了他的学生之后,我才真正知道怎样去成为一个艺术家,如何将绘画的语言运用
  在雕塑中,而不仅仅是如何去完成一次创作。
  树:为什么会选择雕塑作为您的艺术语言?
  张:选择雕塑的原因很简单,我是一个喜欢动手操作的人,而且比较在意于实物感知所带来的乐趣。雕塑的操作性和具备的物质感相比绘画这种平面的艺术形式来说更加强烈一些。在创作中,雕塑的创作与艺术家个人的体力的释放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雕塑家的艺术年龄相比绘画艺术家来说更加短暂,在体力透支的时候,思维的活跃已经显得无力了,雕塑家本人在此时就要不断在体力和思维上超越自我,这样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树:您在创作中获得了什么?
  张:雕塑的呈现是十分全面的、立体的,观看者对它的审视比起绘画是更加严苛的,每一个角度的观看都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创作者的艺术功底,一个细节把握的不到位都有可能“露怯”。雕塑的创作过程更加地全面、艰辛,但完成后的那种荣耀、成就也是难以形容的。
  树:雕塑语言与其他画种相比的特殊性在哪里? 在作品中如何去掌控雕塑语言?
  张:雕塑的语言是极为抽象的,它其实是在用非常隐晦的语言去表达一个深远的主题。绘画更重视“瞬间”的感受,这是绘画最为重要并最具艺术审美和艺术想象的部分。雕塑却不同,它更像是一种慢动作的艺术,要经过长时间的琢磨和提炼。从一根作为支撑的木条、铁丝的选择,到一块泥巴的揉捏与塑性,经过梳理、概括和去除杂质,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树:您的雕塑作品带有古典主义的唯美性,您如何理解?
  张:我信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句话的价值。我喜欢永恒的东西,雕塑从材质上来说是永恒的。而有些情感对于我来说是永恒的,比如亲情、爱情……我不是为了雕塑而雕塑,而是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性,去拓展雕塑在形式上的突破性。我的作品是来源于自我情感的生发,用坚硬的材料去表现柔软的情感。
  树:如何看待雕塑的当代性?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艺术创作的当代性?
  张:我并不反对那些更为激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以另一种方式对社会作出提问,它们更像是一剂良药。既然是良药就必定是苦涩的。我个人更加欣赏艺术的纯粹性,我希望自己的雕塑就像音乐一样,看似是最简单、最质朴的“旋律”,但交流性却是最强的。
  树:作为一位青年艺术家,您觉得与上一代的雕塑家相比肩负的使命有什么区别?
  张:上一代的雕塑家,他们身上承载的更多的是社会、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而我们这一代可以活得像诗人、音乐家一样,更关注自身价值的体现。社会需要每一个成员参与意见,艺术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也是比较敏感的一群人。但不同的艺术家也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我并不擅长现实主义的那种冷近乎酷的客观,也不擅长以种种观念使自己跻身时尚。要还原艺术家在社会分工里的朴素本质即工匠。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