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玉萍自进入清华美院访学以来已经两年了,两年里看着她在不断改变自己,左突右撞,寻找不同的语言,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顾玉萍身上似乎也不过分。
顾玉萍在清华美院访学期间,进行两个阶段的基础训练:一是太行山风景写生,一是人体水墨写生,在造型、笔墨等各方面都有新的体悟,直接影响了她的水墨画创作。她的水墨创作三幅作品—《人体》、《皖南民居》、《火车头》各有特色,受到参展方的肯定。语言是由被喜欢的对象衍生出来的结果,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顾玉萍在这方面有新的理解,结业创作体现了她在这方面的收获。
访学结业后,顾玉萍开始不断尝试进行人物、静物、山水等主题性创作。我时常接到顾玉萍的电话,得知她入选不同展览并获奖的消息,都是全国性的展览,有这样的结果是对她的足够肯定,我为她高兴。
顾玉萍敏于思考,人很虔诚,能够不断地检讨自己,又不缺少接纳新事物的敏感,这是她在不长地时间里得以有突破性进步的原因。
顾玉萍勤勉、诚实,用心用力都在点上,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艺术家,以及这样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她能够在各种展览上屡屡入选并获奖,证明着这是时代的共识。如果说她的改变有什么特征的话,依我看就是愈益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方向,亦是整个时代艺术的方向。期待并相信顾玉萍沿循这一方向持续有新追求、新成果。
2015年6月6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