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茶话:从“诗、画、声、影”中触摸历史

万家茶话:从“诗、画、声、影”中触摸历史

万家茶话:从“诗、画、声、影”中触摸历史

日期:2015-07-09 10:34:52 来源:分享 万家茶话
关联艺术家:

名家 >万家茶话:从“诗、画、声、影”中触摸历史

本次茶话请到6位大咖一起触摸历史

  历史是什么?一句诗文承载着它,一副画卷展示了它,一段影像重现了它。可以说,每个人接触、了解历史的途径都是不同的,对于历史的感悟也各有不同。
  6月10日,万家热线第九期“万家茶话”沙龙正式举办,本期茶话的主题为“诗画声色说历史”,沙龙邀请到了6位大咖作为主讲嘉宾,从文字、诗词、书画、影视、朗诵等多个方面感悟、触摸历史。

桂雍带来主题发言:从文字之美看历史演进  

  从文字看历史的演进
  “如果说西方文明是通过建筑和雕塑看到历史变迁,那中国就是通过文字。”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邓石如书法院院长桂雍带来的主题分享是“从文字之美看历史的演进”。
  桂雍说,中国的文字,从创立初期,从先秦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都是处于不停变化的。某一个时期的文字,能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状况。元代有一位大书画家,赵孟頫,他在谈到中国书法时有一句话,“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概念。“结字因时相传”,是说汉字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唐宋,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行草书、楷书等等,字形随着历史不断的变化。但是书法的用笔方法、道理,几千年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学习书法至关重要的,是掌握用笔。“我想说的是,一般人看书法作品时,往往关注的是字的结构是否周正,漂不漂亮,但真正的行家看书法作品时,不仅仅是看结构,因为结构只是书法的‘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风格特征’五要素之一。”桂雍说。
  再回过头来说文字与历史,桂雍介绍,从先秦甲骨文到西周大篆,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高峰,甲骨文的字是比较少的,因为最初的人类祭祀、记录,文字是作为一种符号出现的。到了金文大篆时,文字量变大,在日常运用中,越来越容易表现人们的思想与感情,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运用的更加广泛。按照书法史的理解,在汉代之前,是没有书法家的,那时只有匠人,就如现在做工的一般,只是负责把字刻筑上去。到了汉代,因为文化越来越发达,分工越来越细,面对文字工作,除了匠人,还有文人来做,一批文人开始研究文字的美观,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书法家,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张芝、崔瑗等。到了魏晋时期,就更加多了,例如王羲之,王献之等。汉代的书体是以隶书为主,但隶书写起来比较慢,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加快速度,开始出现了草书,它是建立在隶书的基础上的。一般人认为楷书等要早于草书,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但是草书如果写的太草,就可能会难以辨认,需要加以规范,于是草书又向着行书发展。所以中国书法的发展,实用和审美是相辅相成的。
  桂雍还分析了传统文人书法和新文人书法的不同之处。传统文人书法,包括像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他们本来并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因对写字有悟性,注重文字的美感,又有宽广的心胸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果慢慢走上了书法之路,这是传统文人书法的共同特征。而新文人书法,也就是说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家,包括1981年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很多人开始有意的追求书法艺术,专注这方面事业。所以说,传统文人书法是水到渠成的,而新文人书法是有意为之的。
  在听众互动的环节,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字手写的依赖似乎越来越少,中国的书法艺术会不会消亡?”桂雍认为,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中国书法,特别是艺术性很强的毛笔书法等,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冲突,第一次是实用工具的变更,即西方钢笔圆珠笔的引进,书法的五要素第一就是用笔,如果连主要书写工具都被改变了,那书法还能不能保存?实践证明,一百多年以来,书法不但生存下来,而且更加发扬光大。第二次冲突,就是汉字拼音化,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曾有个改革,就是取消文字,走拼音化道路。可中国的历史之所以几千年来没有中断,这主要得益于汉字。西方很多国家包括古埃及、希腊、巴比伦都走向了文字拼音化的道路,唯独古老的中国依旧使用汉字。所以拼音化没有走通,不适合中国。而第三次冲突,就是电脑的出现,其实依然不用担心,为什么现在国家提倡传统文化,提倡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因为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汉字更不能丢。所以说,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中国汉字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桂雍在最后穿插了一个话题,他认为中国的书法家会逐渐的精英化,现在有很多职业书法家,就是靠写字为生。在书法圈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人一开始只是个手工艺者,后来因为书法,成了一代大家。所以说书法家以后会逐渐的专业化,有一部分人会将它当做终身的职业。

苗超群与大家分享他的读书、学习心得  

  四句话教会你如何读书
  如果关注万家热线万家专栏频道的朋友,对于苗超群这个名字肯定不会陌生,苗超群是中国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常务会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万家专栏内正连载他的“超群读史诗书”系列,每天一个历史故事,再奉上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和几幅优秀书法作品,精巧的结构和有趣有生动的故事内容让人大呼过瘾。此次沙龙,苗超群也来到了沙龙现场,和大家分享了他读书读历史的心得。
  苗超群说,他读书有四句话:把想看的书找到;把找到的书读完;把读完的书弄懂;把弄懂的书用上。苗超群和大家介绍了他读书的一个习惯,就是坚持记笔记,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30多年,从读书到工作资料,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苗超群究竟是怎么读历史的?他给大家举了个例子。苗超群从小就听说一个词“好好先生”,但一直不知道这个词源自哪里,于是就开始了研究学习。后来通过反复的查找,发现这个词来自三国,是司马徽的代名词。可能有些人对于司马徽还不是了解,但说到他的两个徒弟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三国里还有一个知名的人物司马懿,和司马徽是否有关系呢?通过《三国志》,苗超群又查到,司马懿被称为“冢虎”,而姜维是“麒麟”,这下全都齐了,这就说明,司马徽当时手下掌握了四个人才。司马懿年龄比诸葛亮、庞统大,能力也比他们强,却又迟迟未得志。为何司马懿把龙给了刘备,把凤给了孙权,却单单把最有本事的虎留给了曹操。接下来,苗超群又发现,司马徽和司马懿是叔侄关系。
  通过了司马徽一个人掌握了这么多其他的故事,苗超群又回到了司马徽为何叫“好好先生”的问题上。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司马徽有个邻居,老婆死了,想请他让司马徽帮帮忙,司马徽脱口而出“那好啊”,这让邻居很是生气。司马徽的夫人听见了,就私下告诉他,人家请你帮忙,你是个文人,说话应当客气一些,司马徽又说“夫人很好,夫人说的对。”。第二个故事,说是有个人以为自己的猪丢了,就跑到了司马徽的家中,说“你家的猪和我家的长得一样”,司马徽说,要是一样你就牵回去吧。那人把猪牵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猪原来还在家中,就把猪又送还给了司马徽。第三个故事,说是司马徽家中养蚕,人家到他家中借箩,他随手就借给了别人,邻居说他,你们两家都养蚕,他家要用的你家也要用,你借给别人干什么呢。司马徽说,他明明知道我要用,却还开口来借,我不能因为这点事让他感觉没有面子。这就是司马徽“好好先生”称谓的由来。
  “说故事只是其次,想告诉大家的,还是我的一些读书经验,我如何记住历史。”苗超群说。

童加勃为大家分析,电影中历史的真相与误读  

  电影中历史的真相与误读
  在如今这个影像的时代,许多人了解历史的方式是观赏影视剧。但作为一部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在对于历史的还原和重现方面很可能添加了演义和夸大的成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看呢?此次沙龙,我们也邀请到了安徽省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童加勃。
  童加勃认为,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电影是从不同的领域看待和关照了历史;其次不管电影发展到什么形态,都来源于历史,包容了历史;最后,电影来源于生活,但生活也来源于历史。
  电影中对于历史的还原和艺术的演义,童加勃举了几个例子。《智取威虎山》,大家都知道来源于林海雪原,还有一部样板戏。而新的《智取威虎山》,取得了6、7亿的高票房,并且获得了1000万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奖励,这是前所未有的成绩。用它来和原著以及老电影对比,就会发现,一、白茹和少剑波的情感表现的更加直白,这也符合了现代人的观念。二、飞机大炮纷纷出现,极大的弘扬了英雄主义。
  再看《狼图腾》,也是取得了1000万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奖励,它描述了大草原上狼与人的斗争。找了法国导演从另一个角度看大跃进时期,人与狼的关系转化。它也是存在争议的,比如说知识青年偷养狼崽,周边人竟然没有予以全面的抵制和批判,这就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这也就是为了达到宣扬人道主义的目的,与历史有所冲突。
  还有《大决战》,该片有意的对某些将领形象进行了冷处理,这就是为了在历史和艺术中寻找平衡。《小兵张嘎》,当年老电影中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小英雄,而电视剧增加了很多他的平凡之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平民英雄。
  “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用独特的视角反映历史,否则没有价值;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发现英雄人物身上的精彩和闪光点;国家的政策和观众的看法都在标明,不能用调调框框束缚住影视的发展。”童加勃总结到,他认为中国电影如今就弱在了第三点上。

刘国宏为大家解析传世古画《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场景
  传世古画,一直是反应历史场景的重要史料之一,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安徽中山画院常务理事刘国宏在沙龙中,为大家现场分析了《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的历史场景和这副古画背后的故事。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据中国画著录书《宣和书谱》记载,五代时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懂音乐,擅长诗文书画。工书善画,而且富有政治才能。但是,此人蓄养歌伎,纵情声色,家里常常云集宾客,时时饮宴,常常酣歌达旦。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权弱的后主李煜倚重韩熙载,想用他为相,又不放心。原来,当时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唐国势衰弱,北方强大的后周对南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后主李煜对那些在南唐做官的北方人心有猜忌,生怕他们存有二心。有人向后主李煜报告,今晚又有一些朝中官员要去北方籍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后主李煜心存疑惑,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于是派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了解一下他的背后活动情况。回去后,顾闳中根据自己的目识心记,各自绘制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送给后主李煜。李煜看了画以后,对韩熙载的戒心减少了许多。
  刘国宏从三个方面对该画进行了解读,首先,他说自己愿相信关于这件作品的传说是真实的。在反腐倡廉的今天,这就是政法委提供的录像存证:监视、非常规拍,以便审阅。必须详确可信,必须有讯息量——正是这高度机密的政治任务,使这幅画有别于其他宫廷宴饮作品。也就是说,画这幅画,“艺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真实可信”。一种作者自己也不会料到的“美学”因此被带进中国美术史。
  其次,看古画要有“历史的同情”。在当时这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政治情报。然而就像所有绘画一样,当它的功能性、它的第一效果——宗教的、宣传的、或“政治情报”的性质——被岁月和历史洗净、遗忘之后,它的第二效果,即今人所谓观赏的、审美的、文物性质的……种种功能,逐渐显示。
  最后,中国“长卷画”是为了叙述。是独一的创造,西方没有。西方绘画是截取一景,将众多人物的行动纳入其间。中国绘画时间空间的概念是展开的,流动的。同一人物一再出现,如韩熙载就在画中出现几次。韩熙载刻画的最动人:俨然官相,骨子里的颓废,身居高官,看透官场,才会有那副深沉的颓废相。他胖身团坐,双手垂落,目光是在宴乐,同时心事重重。这是非常伟大的细节!顾闳中一定亲眼见过这姿势。周围的陪伴者也画得个个传神。副官?弄臣?亲信?门人?还是贵宾?刘国宏相信确有其人,有名有姓。通常这类作品都被画得很“艺术”,那是另一种好,但这幅画信息量格外丰富,同类经典中十分罕见,而这些信息与所谓“绘画性”可能无关。

钱雯带来主题发言:从文学和正史的关联看历史  

  从文学和正史的关联看历史
  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就是一本对历史加以演义的文学作品,文学与影视作品一样,都有渲染和演义的成分。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文学与正史的关联间来看历史?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钱雯表示,今天我们理解的文学,可说是“五四”以后的概念,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小说、戏剧等概念,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在中国古代不同类别的文学体裁中间,“诗”被称为正宗,例如有《诗经》等。而小说,在古代则被认为是“小道”,小说是历史、经史的辅义,很多都是道听途说,传于街边巷里的东西。小说也经过了长远的发展,以前一直以历史为标杆,要求真实性。包括干宝的《搜神记》,说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东西,在当时也被人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小说真正反应内心书写,应该是以唐代传奇作为分界,之后文人们才开始有意的去著小说。到最后出现了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演义小说。“演义”表示说的内容即使是虚构的,却仍然向整个大的历史靠拢。
  说到正史与小说的关系,钱雯表达了三个想法,第一,历史小说化,或者说历史文学化,其实都不是为了历史,而是为了今天的人。它表达的是一种在今天现实生活中的用心。例如在“五四”时期,历史小说化,表达的最好的,应该是鲁迅,专门有一个小说集《故事新编》,这就是历史小说化的代表。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证历史,而是对现实的发言,表达对现实的认识、批判等等。包括现在很多网络穿越文的背后,都是对现实生存的反映,对现实心灵的安慰。
  第二,用历史作为题材来写小说,在很多时候都要受到历史的约束。从某些方面来说,历史是带有科学性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人文学科。正史就是客观的记录了历史的时间、空间、发生事物等等,但是任何的历史中间都有缝隙,因为文字和现实之间本身就有距离。史实的本身是存在的,但史实是如何造成的,这是由人来解释的。即使是历史学家在书写历史时,对于历史为何造成,也存在着想象。而文学、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即它们是在历史既定的框架之中,把人的形象塑造出来,通过其心理活动,所作所为,做出的对历史的一种解释。现在文学界,对于很多穿越小说的抨击非常厉害,甚至国家教育部也曾下文,表示要对穿越文进行批判。因为穿越文的最主要阅读人群,大多是青春期的少女,再读了穿越文之后做了许多傻事。但钱雯却觉得一些好的穿越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第三,中国的历史其实也是存在断裂的,特别是在“五四”前后,存在巨大的断裂。在这个时期,小说的生产机制出现了变化。在以前,我国的小说可说是没有主人公的,而到了“五四”之后,小说开始出现了主人公。以前的小说是从三皇五帝写起,沿着经史的脉络,而“五四”之后开始写“我”,塑造了一个“我”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历史穿上了作者的衣服”,所以小说写到了心里。最大的代表,就是“五四”之后的小说开始有了心里描写,这就有了“自我”的标示。其中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就是代表。

李翔的朗诵感染了所有在场来宾  

  从古诗文的诵读中感悟历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国家二级播音员,安徽经济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李翔的一首朗诵,让前来参加沙龙的听众们听的如痴如醉。
  作为有近30年播音工作经验的资深播音员,李翔为大家介绍了该如何诵读古诗文。首先在朗诵古诗词的时候,要了解这首诗词的背景,比如这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可谓是脍炙人口。它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的中秋。当时的苏轼已经41岁,他在政治上的失意,以及想念亲人的感情,从诗词中流露了出来。
  此外还需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大家知道我们常说的‘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的道理是什么吗?”李翔表示,为什么有的人说话会嘶哑,气息会比较低,这就是因为没有用气。大家在家时,可以多试试联系气息,例如一口气吸到小腹,然后“1、2、3、4……”这样一口气的数下去,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锻炼气息。
  还有就是字音的问题,例如安徽淮河一带,很多人zi、ci、si和zhi、chi、shi是不分的,而长江一带有一些人,唇齿音和舌根音是不分的,例如fo与he,还有一些大别山区的人,le、ne是不分的。这是需要克服。
  还要注意的,就是朗读时的停连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掌握不好,朗读时就没有感情。此外还有语言色彩的把握,在朗诵中不是声高就可以,李白的诗歌有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可以用音高来朗诵。但是低沉、凝重、厚重的声音,往往更能打动人的心。所以说,在朗读时需要把抑扬顿挫,停连把握好。最后还有诗词意境的把握,在朗诵时需要进入到诗词、故事之中,只有自己“进去”了,才能让别人感受到。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