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线》第46期推荐艺术家——李一谷

《艺术在线》第46期推荐艺术家——李一谷

《艺术在线》第46期推荐艺术家——李一谷

日期:2015-07-15 09:46:09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名家 >《艺术在线》第46期推荐艺术家——李一谷

  李一谷,中国当代画牛名家,师承韩美林,中国第一位因《百牛图》巨制而荣获吉尼斯之最的‘牛画家’。别号李一牛、三黄放牧人。斋号,知牛堂。
  系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委员、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文艺信息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院委、亚艺联常务理事、亚艺联美协会长、中国安徽知牛画院院长。
  其美院毕业后绘事涉猎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赋等,尤以擅画黄牛而著称。以“多姿率真”的艺术语言,实现了从古典写实到抽象夸张的转换,为动物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独树画壇,别开生面、自成一牛,享有着“东方毕加索”的美誉。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南京“金陵之声”对海外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今日香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解放军报、香港中华书画报、台湾世界论坛报、荣宝斋、收藏、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媒体曾作艺术报道。
  其“牛蹄“足迹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印度、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多有政要机构作宾礼馈赠。其作品亦被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列馆、人民日报社等海内外馆院收藏,国家邮政局出版发行明信片。
  “群牛万里行”画牛艺术巡回展,倍受各界关注和青睐,被誉为“天下第一牛”。有评论称是继李可染先生的”水牛“之后,又一夺目的”黄牛”亮点。亚洲艺术科学院授予其“中国画壇杰出贡献奖”。

百牛图【吉尼斯之最局部】

天下第一行

  牛话古今画牛人
  ——论李一谷画牛艺术
  李晓晓

  明人刘宗周曾在《人谱》中有过如下论述:“六畜之中,有功于世而无害于人者,惟牛与犬”。《全宋词》中也有“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竭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咏牛诗篇。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上,“牛”一直也是各朝代画家争相表现的对象,是牛一生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使得这一题材延续不断,表达手法不断革新。在当今画坛上,也有一位画家以牛为主要创作题材,他笔下的牛确实很“牛”:动时好似挟滚滚巨浪迎面扑来,静时却能与弱柳羞花相得益彰。他就是当今享有“东方毕加索”美誉的画家李一谷先生。
  画坛向来风云巨变,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倒了一批又一批对艺术怀有热忱的人们。而李一谷先生是如何凭借“牛”这一题材而饮誉画坛的呢?

耕春图

顶哞哞

  画坛流传着一句话:“中国画一向讲究人品和画品的统一。”回顾中国画坛,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一直是画家和理论家讨论的核心,直到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这一问题才有了较为统一的答案:南宗的文人画才是代表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水平。可见拥有文人的底蕴才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前提。而见过李一谷先生的朋友们都会被其不凡的气度和儒雅的谈吐所折服,如果有幸能与之交谈,其渊博的知识和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也能让人获益良多。“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李一谷身上不证自明。李一谷“严艺律己”,习画不歇。天赋异禀再加上勤奋钻研,画艺一日比一日纯青。但李一谷却从不满足,在磨砺自己画牛的功力时,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文辞等方面也不断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和赞赏。即使得到这么多荣誉和嘉奖,李一谷却没有丝毫懈怠。对他来说,作画不是他用来获取的工具,四十年前因热爱开始,四十年后仍因热爱继续着。这在当今画坛是如金子般难能可贵的态度!了解了这样的李一谷,他笔下的牛便也能看懂一半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戏剧上如此,在欣赏绘画上又何尝不是呢。不同的人观看李一谷的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被他画中的生动大气所折服,有的则是被其老辣沧沉的笔墨功夫所动容,也有人被李一谷笔下的牛所蕴含的民间艺术成分所吸引……多样的角度和看点恰巧说明了李一谷笔下的牛内涵深刻和多样。

春姿

冬韵

  李一谷先生笔下的牛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魔力。多年来在写实具象的表现手法上不断实践与反思的他,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表现主义的,视觉效果突出的形式语言。李一谷在中国传统绘画扎实的根基上,吸收了中国书法的特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以及西方印象主义的表现程式,创造出了彩墨动物画新形象。
  艺术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认识,作为画家如何通过自己的理解来传达出对描绘对象的态度,则是考验一个画家创造力的途径。而对李一谷来说,“夸张与变形”的艺术造型手段是他表达对牛这一题材的部分感悟。他在扎实的传统的造型功底的基础之上竭尽创新。他的作品以极考验功力的线条为支撑,在辣、准、稳的框架下填以墨或彩或墨彩相融的大块面,寥寥几笔,一头有骨有肉的牛便跃然于纸,只要再点上其极具个性的“红鼻头”,这牛也许也会如南朝画家张僧繇笔下的龙一样,“点睛”之后“腾而上天”吧!

夏滴

春笑

  李一谷笔下的牛不仅十分好看,也十分耐看,这是因为他的牛有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感。他下笔勾勒线条前是深思熟虑的:要想用干净准确的线条来支撑一头牛的轮廓是十分考验功力的事情。不管是多一分还是少一分,偏一毫都会谬之千里。所以李一谷的线条塑造是谨慎的,收敛的,内向的。但是在用墨的时候,他却相对来说是大胆的,豪放的,无所顾忌的。如果把“线条”比作“阴”,“墨色”喻为“阳”。李一谷的作品幅幅都是一个阴阳平衡的太极八卦图。动感却不失平衡。
  五代画家荆浩曾遗憾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所以才发出:“吾当采二人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的豪言,从而成为五代最具影响力的画家。荆浩所创的“山水笔墨并重论”,被李一谷先生巧妙地作用在了自己的动物画的实践上,形成了“有笔有墨,水墨晕章”的迷人效果。这种笔墨兼备的特点既不同于历史上以偏重用墨著名的《斗牛图》,也不同于以偏重用笔的《五牛图》,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流变和审美动向。

十里蛙声

唱晚


  除了独到的造型手段,李一谷所使用“彩墨”来表达对牛的深厚感情也是非常让人耳目一新的。隋唐以来,专门以画牛名世的画家就很多,如唐代的韩滉、戴嵩等人,都在牛这一题材上有不同的创新,而李一谷先生的“黄牛”继现代的李可染先生的“水牛”之后,成为当今画坛又一夺目的亮点,这其中原因部分要归功于李一谷先生所采用的“彩墨渲染”的独到手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李一谷之前,没有一个画家能够在色彩上将动物画的作品推向这样一个新的高度。而李一谷先生却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由于对色彩极度的敏锐以及对色墨关系恰当的把握,李一谷先生笔下的牛并不会因多变的色彩概念而流于庸俗,相反,他笔下的牛在“勤劳朴实”等常被歌颂的形象之外又多了一些妩媚。可谓媚而不俗,欢悦又不失大气。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李一谷先生的作品《岁月》:用大量色块与墨色柔和而成的满构图的作品,满却不闷,牛身上墨色交融的色彩好似斑驳的光影,无声传达出时间的力量,让人回味无穷。

岁月

春涌

  夸张的造型与彩墨的色彩语言是李一谷作品区别于他人的最大特点,这使得其作品呈现出较强的装饰性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但是在这种极具现代感的错觉之下,其作品却散发着些许“古意”。赵孟頫曾有论断:“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古意”代表着传承与脉络,是作品的灵魂。而“古意”的重点在“意”上而不在“古”。李一谷观摩前人名作基础上,经过自己的艺术修养的加工,反前人而行之,用最难表达“古意”的“色彩”来抒发自己对五千年文化的感想。判断一幅画作是否具有“古意”,重要的是要看画家的色彩修养,是淡雅沉厚还是俗艳。李一谷先生的牛不论是采用何种彩墨,色彩都是沉厚典雅的,这种敢于大面积使用的态度,恰恰说明了其对自己形式语言的自信,也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反差美,特别是当你站在他的巨制前,其手段之大胆,效果之惊艳简直震慑心灵,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


  李晓晓 系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史论研究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