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态由来画不成 ——略语陈廷友山水画之性灵意蕴

意态由来画不成 ——略语陈廷友山水画之性灵意蕴

意态由来画不成 ——略语陈廷友山水画之性灵意蕴

日期:2015-08-07 16:38:50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名家 >意态由来画不成 ——略语陈廷友山水画之性灵意蕴

  周春阳

  陈廷友的山水画,清新灵动,气韵超迈,明静洗炼,纤尘无染,似太清之山上清之水玉清之境。陈廷友像一个云中使者,骑在白鹿之上,将手中之笔当作拂尘,拂去了人间山水的俗缘,其作品洒脱空灵晶莹剔透,清之又清,纯之又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陈廷友的山水画,寄意于烟霞,忘情于丘壑,静思于扁舟,释然于云霭,倾心于飞瀑流泉,潜踪于山重水复,既有道的超逸,又有佛的顿悟。“其笔峰入于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亚明语)”,使作品与宇宙生命浑然相合构成独具个性的生命空间。
  陈廷友并不刻意去掘发宇宙空间的生命奥秘,而是在自然本体的诗化中凝聚宇宙空间的生命主旨,于盎然生机中点化万物提升性灵,追求自我生命和普遍生命的链结,将古之山水和今之山水融会贯通,将流逝久远的古人生存空间和正在流逝的今人生存空间化合一体成为永恒,让心灵长久漂泊者在那里构建一个可以安顿生命的港湾。
  陈廷友悠然自得地站在个体生命空间之外,漫无边际地俯瞰山山水水芸芸众生,漫不经心地呼风唤雨指点江山,平心静气地绘出一个个可以愉悦生命安顿魂魄的性灵家园,在那里人们既能抚平岁月的创口,又能找到精神止泊之地。
  人们徜徉在陈廷友的山水画里,既能追溯古典,又能重温当代。像《深谷幽居图》、《家在山水间》、《山到秋深红更多》等作品所呈现的山水意象,实非凡境,此境只应天上有,人间无处觅清踪。人们似乎隐隐约约听到了来自天上的乐音,这乐音像徐徐而来的清风舒筋彻骨淋漓心脾,恍若自己飘临仙境立观对弈做了一回烂柯人。
  陈廷友也有大量食人间烟火的作品,之所以说“食人间烟火”是相对于他的大部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画作而言,因为这些画作更贴近生活贴近民间,像《江村雪霁》、《湖光山色》、《秋壑烟云》、《峡江行舟》、《松下问童子》等,这些小品也写得情趣盎然气韵生动诗味蕴籍,一派淡泊宁静自然纯粹之光景,一幅画乃一生命空间,一幅画乃一性灵家园,人们到此可以养恤半日,静听晨钟暮鼓,卧看云飞云驻。
  上面这些文字是笔者十余年前读陈廷友山水画时的感悟,后来收入我撰写的《新徽派论》一文。从那时至今,虽说陈廷友办画展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但我却未曾系统地读到他的近作,在他受邀赴北京荣宝斋办个展前夕,我应约到他的画室,品读了他即将赴京展出的新作,当我走出陈廷友的画室,忽地想起宋人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的诗句,觉得陈廷友所写的山水,是天地造化之大美,就像美人的“意态”那样,与生俱来,原本是“画不成”的,但由于他的坚守,由于他二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踽踽独行,他心往神追的那个美人的“意态”已跃然于他的尺幅之中。
  近十年来,陈廷友一如既往地默然决然地经营自己钟爱的性灵家园。他的画作在整体上给人以冰清玉洁、脱尽尘滓的美感愉悦。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苏东坡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当你进入了陈廷友的画境,就会感受到自己如在镜中游,会感觉到画中山水染上了人的性灵,气韵在境象间流动,万象在静寂中吐露光辉。你会流连忘返想真实地成为画中人,涤除元览,澄怀味道,让自己的心灵随性地畅游于空明澄澈的画境里,心无挂碍地沉浸于亦诗亦乐如梦如幻的审美享受之中。
  中国人欣赏自然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渐入玄远之境。晋人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从而建立了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宗白华语)”。这种性灵意境,司空图《诗品》谓之“空潭写春,古镜照神”。到了元代,倪云林“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恽南田语)”,创建出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从晋宋到元,一脉相承,人们一直追慕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这些意象因为染上了人的性灵,又都具有人格美的象征。
  陈廷友山水画直追元晋,以“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为宗旨,洗尽尘滓,独抒性灵,意态由来,不拘格套,风神潇洒,浪漫自在。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陈廷友仁厚、友善、朴拙、坚韧,敏于画而讷于言。他经年累月脚步匆匆,意态忽忽,游心于山水天地之间,沉酣自然,潜心悟道;他深谙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理趣;专心致至地以《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子寓言中的“藐姑射仙人,绰约如处子,肌肤若冰雪”以及曹植、顾恺之笔下的“洛神”等美人“意态”为范式,来写他性灵深处美的心象。画境晶莹剔透又浑厚涵蕴,写春照神皆气韵迢迈。
  陈廷友追慕晋宋人的审美理想,以历代美人的“意态”为范式写山水,因此他笔下的山水都染上了美人的性灵。陈廷友描绘的山水是天下最美最具性灵的山水,美的山水就像美人的“意态”一样是难以画成的,而他却要用美人“意态”写像“美人意态”一样美的山水,这就难上加难。陈廷友“结庐在人境”,“涤除元鉴”,“知白守黑”,“营魄抱一”心无旁骛,摈弃一切纷扰,专注“美人意态”,二十年磨一剑,想成就的就是这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在陈廷友画室看了他即将赴京个展的画作后,我以为陈廷友将这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做成了,他把“画不成”的画成了。美人的由来“意态”在他的近作(2008—2014年间)中“绰约如处子,肌肤若冰雪”,“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曹植《洛神赋》)”,性灵鲜活,气韵如虹。光洁发亮,美不胜收。
  陈廷友的近作亦如美人“意态”,也是自然天成,想要用语言表述他画境中的美也是“语不成”的。因此,笔者建议人们尽可能多地走近画家走进画境,只有进入到陈廷友创造的“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里,才能真实地领略“美人意态”的性灵与神韵。在此,笔者先从陈廷友山水画近作中挑出一些我以为最具性灵意蕴的画作,期待与朋友们在观赏陈廷友画展时一道驻足切磋品鉴。
  《雨过泉飞乱壑松》、《雨过秋山》、《黄山云壑松风》、《江南春雨》、《松壑秋云》、《江南春雨润如酥》、《来去白云间》、《黄山松云流水揽胜》、《黄山烟云》、《人间仙境》等画作,雨雾、流泉、瀑布、烟云在峰峦松石间起舞弄倩影,画境有的意态朦胧;有的清澈淋漓;有的如洛神流风回雪;有的如伊人在水一方;有的掩面含羞温暖似黄山云,有的润物无声细腻如江南雨。
  《江南无处不春风》、《高山流水觅知音》、《家在青山绿水间》、《独钓寒江雪》、《溪山高隐》、《黄山云瀑奇观》、《桃花源里人家》、《一览众山小》、《寒山积雪》、《虎溪图》、《寒江琼玉》、《听瀑图》、《卧看云起时》、《寒江独钓图》等画作,清旷、幽远、宁静、高古,“现传统风范又注入现代美学意识(亚明语)”,既有古典美人的气韵,又有现代美人的优雅。观画中人“手挥五弦”忽听“众山皆响”;看孤舟翁独钓寒江雪顿感古风清扬;寻常百姓住在桃花源里耕种;高人逸士卧居深山观瀑听泉;“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隐者隐于斯,逝者逝于斯。仁者乐于斯,智者乐于斯。春秋秦汉晋,唐宋元明清,风光轮流转,山水万古新。
  《雨过山色润》、《云起幽谷》、《流云飞瀑》、《云烟深处》、《云深晴亦雨》、《峡江云》、《雨后瀑声渲》、《云深不知处》、《翠峰竞秀》、《黄山晨曦》、《山后瀑声渲》、《山上层层桃李花》、《松风云海》、《天上玉屏》、《云起峰浮》、《独立云海间》等画作,清澈、静谧,画境确如“空潭写春,古镜照神”;天上玉屏翠峰如洗,松风云海倩影澄澈;晨曦微染,紫气初升,桃李不言,飞瀑声渲;静而向动,动而向静;仙境趋凡,凡境趋仙;恰如刚刚出浴的美人,素体朝天,光亮剔透;亦如仪态万千的神女,飘云而来,携雾而出。
  《瑞雪》、《黄山桃花溪》、《黄山雪霁》、《雨后初晴》、《朝晖》、《白描黄山》、《仙人对弈》、《流云飞瀑》等画作,以晋宋人的审美理想追慕“黄山派”之灵之影之质(清人有“石涛得黄山之灵,梅青得黄山之影,弘仁得黄山之质”的评说),写出了性灵境界中别样的风景。瑞雪、雪霁、初晴、朝晖皆“绰约如处子,肌肤若冰雪”,恰如洛神“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皎若朝阳,洁如初月。“美人意态”随性灵自由流淌,叠出的峰峦,浩渺的云海都因性灵的濡润而生机无限。
  陈廷友的山水画积稿盈室,本文不再一一评述。“意态由来画不成”,陈廷友做到了“画得成”,而笔者对其画成的“美人意态”却难以“语成”,因而只是略语。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笔者相信:陈廷友山水画的性灵意蕴也会像明月一样照亮今人和后人。陈廷友还会一如既往地追寻“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我们期待他“独抒性灵”的更多佳作问世。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原安徽文化时空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