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水,可得大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入山水,可得大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入山水,可得大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日期:2015-11-23 17:55:17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入山水,可得大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水情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文人就有寄情山水的梦想。虽说归隐泉林并不是每个人都愿做的梦,但一个志趣高雅的中国文化人鲜有不钟情山水的。山水对于中国文化人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生存的自然环境那么简单。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文化人或者一个落魄的文化人,他们在旷无人烟的山水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园。
  水墨让我走进精神之境,得以洗礼和滋养。我从小生活在文化荟萃、人才辈出(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的中国书画之乡萧县,浓厚的文化氛围、动人的民间传说使我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我的舅老爷——著名的书法家阎梓昭先生对我影响至深,他常以“书为心画”、“字为其人”教导我。青年时代求学省城艺校,聆训于郭公达先生,拜葛庆友先生为师,他们的艺德和对艺术的那份执着感染着我。天性中,喜爱那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水与墨,常常按捺不住心中那份激动,总爱以水墨在宣纸上游艺这独特而又禅意的思绪。
  水墨让我看见自然。自然钟灵毓秀,气象万千,不虚伪皆真实,不呆滞多律动,不争不慕得自由自在。大自然慷慨惠我,在目观神遇的流连中,感触良多。而水墨任自然、返质朴,知其黑、守其白,法造化、得天机,让我走进大千世界,又增强了对艺术的认识。

  感念江南

  儿时常随父母探亲在杭城小住,在迷离的西湖边,我探寻到这个半城山色半城湖,这和暖的江南水墨印象早已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印迹,随着岁月的沉积,我愈发喜爱江南,水墨印象令我永不厌倦,并时常伴随着兴奋、激动与感动。水墨印象的魅力就是这样在虚实之间,流连于我的思维深处,游走在江南的朝晖夕阴之中,每每邂逅一个水墨印象,便会用笔墨延展我的憧憬。

  得遇名师

  卓鹤君先生乃陆俨少先生之高足,能亲聆先生教诲,弥足珍贵,幸甚至哉!甲午三月有缘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卓鹤君山水工作室,并担任首届创研班的学习委员,能够在令人高山仰止的先生门下受教,实是三生有幸。一个学生跟着名师很重要,眼高才能手高。跟着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正脉的艺术道路上修行,受益匪浅。卓老教学严谨,注重临摹,宽以待生,鼓励创新,为人师表的行事作风,深入吾心。

  取法乎上

  (甲午五月)有一次卓老谈临摹传统。他向其恩师陆俨少先生问教:“都说您是学习石涛?”老师说:“不是,是学董其昌,我与石涛是师兄弟。”这次的问艺对其影响至深。古人讲:“取法乎上”,起点要高。临摹传统笔墨技法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手段,但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董其昌认为:“先师古人,后师造化”,“集其大成,自出机杼”。

  外师造化

  (甲午九月)记得我们去雁荡山写生前卓老谈写生。要求我们把大好河山作为大课堂。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生”是中国画家的必修课目,是习以为常的体验生活的必修,以体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为目的去搜集素材,练习笔墨,索取形象,根据个人的常态去整合个体语言的手段。
  卓老还讲到:一个黑眼睛和蓝眼睛的问题。具体到山水画,他认为我们中国人是黑眼睛,不要套个美瞳把自己变成蓝眼睛。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世界观不同,表现在山水画上,我们以章法来处理,西方则用透视。西方的绘画盯在一个点,而我们要走遍整个山川:从前山到后山,从山下到山上。全部走遍之后再到纸面上布局,这是一种中国画的散点。要求我们走进去,登上去,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绕过去去观察全景熟悉地貌,聚气得丘壑,尽收一览中。
观云悟水,云气雾气就是水,贯穿气氛。看云的结构,水的结构。晴时、雨时、晨时、暮时、夜时,去锻炼眼睛的敏锐感觉,  感悟自然,大自然的奇妙定会感动着你。强调在写生过程中想创作,把握自己的方向,“认真”二字最重要。

  境生象外

  记得我六月龙井写生“三问龙井”。卓老批改我的龙井写生习作,当打开此幅时沉默片刻,鼓励性赞曰:笔性佳,虚处空灵生动。并为其欣然补笔以教同学。构图(经营位置)、笔墨(骨法用笔)、取舍(舍取不由人,舍取可有人)、虚实(知白守黑)、藏露(实处易 虚处难)。言:“虚处不是空虚,还得有景,注重烟云表现,贯气呼应助势,强节奏重虚实”。强调大虚大实的对比效应,又要注意虚而不空,而实处当见空灵对比协调性。布虚之难就在于虚不能独存于实之外。卓老的身体力行深深感染着我,感动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深深懂得中国画的虚是内敛的、含蓄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中国东方的审美,给予我无限的遐想……

  苦心孤诣

  “敢于画坏画。”是先生讲在台湾的一次活动中,有人问他:“怎么画好画?”回答是:“第一要有想法,就是要有理念;第二要敢于画坏画,为什么?因为你要思考,你要有想法,当你的思考与技法还没有融合好的时候,必然会画坏,要敢于面对;第三点就是继续画坏画,直到画好画,只有达到自己心灵的认可,好画自然而至”。卓老谈创作,使我深谙思考:对传统的理解,对自然的解读,对意境的营造,对笔墨的表现……
  董其昌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悟知的过程,使自己学识、品格、修养得以提升。唯有坚持内修心(读古书、养气质、提眼界),外修力(参古法、勤日课、练书法)古人讲求:天人合一追寻大自在。但自在在何处?在卓鹤君老师门下的学习使我顿悟,在山水中学到大胸怀。入山水可以得大自在。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