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六:藏否高干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六:藏否高干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六:藏否高干

日期:2015-12-22 16:42:15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六:藏否高干

  高干并州独领兵,延绵数世节孝名,
  鸿儒悍将战壶关,藏否史册书者情。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藏否高干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藏书协副主席,拉萨书协主席【高延鸿】

  【书者简介】
  高延鸿 笔名秦鸿,籍贯河北怀来,研究生学历,国家注册建筑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艺术任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藏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拉萨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和州书法院副院长、沅江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宣化书法家协会顾问等。工作任职:西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委员、西藏自治区水利学会秘书长等。作品入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等主办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第20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首届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梦回琅琊2010九人书法篆刻联展、文之龙全国实力派书画家提名展、简帛耀洞庭国际简帛书法邀请展、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大展等百余届次国内外专业展览。荣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主办向人民汇报-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活动、全国产(行)业文联书法精品展览优秀作品奖、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书画展优秀奖、全国中青年书画学术展书法学术奖等数十届次专业展览奖项。编著出版刊介《翰墨丹青-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第二辑·高延鸿》、《中华经典与收藏十人书法精品集》、《中国书法百家写古诗文集丛》、《和谐龙凤全国书画名家精品集》、《中国书法通讯》、《书法报》、《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及2013藏历春晚等数百余册典籍传媒。作品敬献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大师,并被王震故居、黄继光纪念馆、吴一峰艺术馆、沈善文将军等文博单位和个人收藏。策划组织全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学术邀请展、首届拉萨市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览、第五届拉萨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西藏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等十余届次艺术活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艺委会等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漫画优秀作者、全国百名双优书法家、格桑花书法艺术奖创作奖诸称号。
  【笔者心札】
  高干,这个人物,是值得一写的。虽然他是袁绍的外甥,也是袁绍的部下,但是在三国历史上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治理并州这个边胡地区七八年安安静静,没有大的动乱的辉煌业绩,更有壶关一战名垂青史以少战多的悲壮战歌。他成了三国前期的最后一面抗曹大旗。但也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古代文武双全的儒雅悍将之一。
  “高干并州独领兵”。这是笔者四句的第一句。一个“独”字含义很深。袁绍当年绞杀了河北的最后一个劲敌公孙瓒,青幽并冀四个州独掌手中。他没有按照能力大小叫手下的将领去把守,而是自己独掌一州,两个较大的儿子袁谭和袁尚各领一州。把并州交给了高干。高干何许人也。是袁绍的外甥,说是亲戚,可毕竟他还有两个儿子袁熙和袁买。本身袁绍还是个小心眼子,他是怎么考虑的呢?当然也有谋事和大臣谏阻过这事,他没有考虑自己和袁术怎么回事,兄弟几人各立山头,肯定会有一番争打,袁绍想的是教孩子们历练历练,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远离权力中心。高干独领并州,就得说说“延绵数世节孝名”。
  高干的出身虽不是三公之家,但是也是东汉末年的名门望族。他的高祖父,不事王莽,烈节垂名;曾祖为官清廉,抚养他的5个丧父的孤苦侄子。有一段对话,后来是高家家训:他的妻子说,“君累经宰守,积有年岁,何能不少为储蓄以遗子孙乎?”回答说:“我以勤身清明为基,以二千石遗之,不也可乎!”。高干的祖父,司隶校尉,父亲高躬,蜀郡太守。高家的前四代都是郡守、刺史,封疆一隅。高干的母亲是袁绍的妹妹,所以他独领并州,也是一种家族命运的延续。当然,高家和四世三公的袁家联姻,本身就是一种强大,一定意义上也还决定了高干的命运。出身名门,受教育好,成人之后,才干气质自是不同,很容易有名望。也许青少年时,高干不是个武将形象,也难怪后人夸他是儒雅悍将。谢承后汉书说:干字元才,才志弘邈,文武秀出。
  高干于汉末乱世,自然选择了袁绍为主。人生倘若如戏,仕奉袁氏即是高干一生主要的曲目。袁绍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不过高干第一次隆重登场还是公元191年替袁绍说服韩馥让出冀州主导权。当时的袁绍驻军于廷津,用耿武等人的话说是孤客穷军,仰馥鼻息,急需取得冀州作为根据地,遂以逢纪之谋,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武备即举,继之以辨士口才。袁绍为此精心挑选出强大、值得信任的游说团前往邺城,根据资治通鉴,名单如下:高干、辛评、荀谌、郭图。后三人都是颍川名士,袁绍心腹谋士。以高干为首,除了亲戚关系,是对高干能力的一种肯定。
  高干等先以局势恐吓韩馥,达到先声夺人的震慑效果。韩馥果然畏惧,答应让出冀州。高干一行圆满完成任务,为袁绍构筑河北霸权奠定了基础。袁绍一向信任高干,视高干如己出,授之并州。并州在后汉领上党、太原、云中、雁门等九郡。胡汉杂居、民风粗犷、社会环境十分复杂,高干如何治理,史料很少,但是,肯定要修复和匈奴单于的关系。当时匈奴虽在并州界,和高干等并无纠纷。一叶知秋,高干时期的并州,外族、豪强叛乱攻伐郡县的事件很难在史书上找到。高干出身望族,习得舅舅袁绍好养士的秉性。而本身望族的出生,素贵有名,文武秀出的个人魅力,都便于他笼络士林。把持上党粮道。
  袁绍死后,袁氏基业风雨飘摇,高干依然支援袁氏粮草,成为曹操拔邺的重大阻力。“鸿儒悍将战壶关,藏否史册书者情”。鸿儒悍将的事情已经解释过了,也就是说,怎么写历史,由写历史的人的情感和避讳所致。上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先生,就专门研究过高干这个人物,说高干通晓文事武略,在河北地区声望颇高,他总共奉命统治并州七年之久,治绩卓越。这里只说壶关之战。曹操拔邺城是在公元204年8月份,高干随即投降,又在公元205年8月左右叛曹。短短一年时间而已。原因是高干随袁氏十数年,受恩既多,付出也不少,加上高家对孝义看的很重。以并州降曹,曹操便立即更置太守、郡县、长吏,对高干猜疑甚重。而高干心计深沉,能在短时间兵变,控制壶关,说明他素有准备,也是多年经营并州的成果。
上党郡治本是长子城,是粮道,壶关是上党郡的政治军事中心。坚守壶关的意义十分重大。在高干的规划里,此次兵变趁曹操征幽州未还,据壶口关险要,拱卫壶关城。南面连和河内、河东、弘农三郡豪族以为犄角之势。想利用险要的地势抵御曹军。时曹操出征未归邺成,先令拔寨名将乐进,儒雅好兵李典攻击壶口,高干退还壶关城防守。以兵势就使敌人弃天险而还,十分高明。不过,壶关城也是坚守之地。乐进、李典始终无法攻下壶关城。这几乎是乐进传里乐进攻城拔寨唯一的挫折。高干以孤军防守壶关,独战曹操大军七,八个月,是个非常杰出的武将。那可是在没有粮草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壶关,亲自又打了3个多月,说明高干真的有才干。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