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七:天象升平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七:天象升平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七:天象升平

日期:2016-01-14 13:55:5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七:天象升平

  谢天谢地谢士民,道之天象忠直臣,
  佑翊曹魏高堂隆,元仲未成封禅人。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天象升平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副主席谢道佑

  【书家简介】
  谢道佑,男,1962年出生,安徽肥东人。毕业于河南大学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合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笔者心札】
  高堂隆,一个在三国里曹魏名臣,位至司空,封侯。却被罗贯中忽视,在演义里没有提到。他做过曹睿的王傅,一生到死都是忠直之臣。元仲是曹睿的字,升平是高堂隆的字。善于观天象,解天象,推立法,是个奇人。
  高堂隆姓高堂,是个复姓。为什么东汉到三国时期人物都是单名? 以前一般解释为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王莽辅政,便实施二名之禁,莽传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的话。王莽的长孙王宗,因为自画像穿戴天子衣冠,有谋反之图,事发,宗自杀。王莽叫他恢复两个字的名字。去二名,朝廷的宠遇,恢复二名,则以示贬辱。所以人们对二名存在着低贱的观念。故王莽的政权十几年便下台,而去二名的习惯一直维持了三百年。写此集的时候,心里犯过嘀咕,就详细查了资料,方知高堂乃复姓也。哈哈。
  “谢天谢地谢士民。”《三国志》专门为高堂隆立传。陈寿对高堂隆的评价是:“学业修明,志存匡君,因变陈戒,发于恳诚,忠矣哉。”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习凿齿的评价是:“高堂隆可谓忠臣矣。君侈每思谏其恶,将死不忘忧社稷,正辞动于昏主,明介验于身后,謇谔足以励物,德音没以弥彰,可不为忠且智乎。”
  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在《高堂隆传》中收录了高堂隆先后八次上疏和应对的详细内容,其中对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一篇上疏长达一千五百多字。魏明帝曹叡看了之后,对中书监、中书令说:“观隆此奏,使朕惧哉。”对其他的一些批评和建议,有的“帝敬纳之”,有的“帝称善”,有的“帝从其议”,有的为之“改容动色”。听到高堂隆的死讯后,曹叡叹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高堂生舍我亡也。”可见其对高堂隆这样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重臣的信任和倚重。
  作为奇人,善观天象的高堂隆,觉得一个君主和一个开明盛世,都是因为敬天敬地敬畏于士民。他说过这样一段话: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臣为此计也,亦欲立万世之业,使子孙长有天下,岂意一朝匹夫大呼,而天下倾覆哉?故臣以为使先代之君知其所行必将至于败,则弗为之矣。是以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贤圣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昔汉文帝称为贤主,躬行约俭,惠下养民,而贾谊方之,以为天下倒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三。况今天下雕弊,民无儋石之储,国无终年之畜,外有强敌,六军暴边,内兴土功,州郡骚动,若有寇警,则臣惧版筑之士不能投命虏庭矣。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