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九:周郎之顾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九:周郎之顾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九:周郎之顾

日期:2016-01-14 13:58:43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五十九:周郎之顾

  吴之荐贤始公瑾,云雨荆州大胸襟,
  文武风流战赤壁,瑜声策韵有知音。
  ——超群诗书话三国之周郎之顾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吴云斌

  【书家简介】
  吴云斌,号德厚堂主人,一九六七年生于重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特聘教授;供职于重庆渝北区文化委。 作品参展:全国第六届、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七届、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首届扇面书法展、二届楹联书法展等重大展览
  获奖: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文化部第八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群星奖”;《书法》杂志评为“全国百强青年书法家”;出版有《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精品集·吴云斌》卷。
  【笔者心札】
  这一期写三国的一个顶顶重要的人物,就是周瑜周公瑾。“文武风流战赤壁”。史上的周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多才多艺,远非罗先生笔下的那样小肚鸡肠。更没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周瑜,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与孙策同岁,弱冠相识,结为生死。周瑜是文武双全,既是谋士又是武将。孙策期间,计收太史慈,任水军都督。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吴创业江东,所据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尽管如此,这两郡,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率诸将取得了击败黄祖的重大胜利。赤壁之战唱主角的是周瑜。孙刘联盟抗曹,孔明是起到外交斡旋的作用,但是说到底,主动权在孙吴一方,起关键助推作用的是周瑜和鲁肃。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曹操兵败后,曾致信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是曹操要面子的说法,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在《演义》通行之前,唐人胡曾《赤壁》诗中说:“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苏轼更是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云雨荆州大胸襟”。 借荆州史载是周瑜之意:分南岸地以给备,让刘备蛟龙得云雨,以利抗曹。“瑜声策韵有知音”。周瑜的领兵才学、文学修养及心胸气度在三国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周瑜本传专门讲到他“性度恢廊,大率为得人”,心胸一点不狭窄,人缘也挺好。老将程普自恃年长,原先常欺侮周瑜,周瑜总不计较,后来程普终于从内心佩服,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美酒),不觉自醉。”蒋干见周瑜心坚志高,无法开口,回去也说周瑜“雅量高致”,甘拜下风。孙策及吴老夫人嘱咐孙权“以兄奉之”。周瑜也始终带头执行臣节,敬重孙权。“吴之荐贤始公瑾”。 公瑾荐鲁肃,鲁肃荐吕蒙,吕蒙荐甘宁陆逊。周瑜开了好头,使得孙吴的督帅之才一个接着一个,为江东尽力。
  “瑜声策韵有知音”。瑜24岁遇策。孙策说,“吾得卿,谐也”。二人同娶乔家二女,同善音律。唐人李端,诗才卓越,被称为“才子中的才子”。郭子仪之子郭暧,就是“醉打金枝”的那位驸马爷。好与文人交往,宴集赋诗,公主常帘内谛听。一次,郭暧摆筵请众才子赋诗,酒过三巡,公主,请李端当场赋诗,侑酒助兴。李端口占七律《咏驸马都尉郭暧》,有“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的好句,公主大赏。同座的诗人钱起以为李端早已构思好的,要求用他自己的姓来押韵写诗。李端,略加思索,一首《“钱”韵诗》便一挥而就:“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仍赞郭暧富贵双全,公主更加高兴:“此意愈工也!”命赏绢三百匹。郭府中有一个名叫镜儿的婢女,容貌极为艳丽,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筝。李端窃喜之,二人眉目传情,绵绵意长。郭暧笑对李端说:“先生如能以弹筝为题,赋诗娱客,吾当不惜此女。”李端猛然站了起来,朗声吟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李端一反常理,倒着写:说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郭暧听了,赞赏不已,当场便把镜儿赠给了李端。
  “筝”。兴于战国,盛行于秦,又称“秦筝”。古筝五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蒙恬不仅功勋卓著,还是毛笔的发明者,古筝的改良者。而唐代李端《听筝》,应景合时,取意迥途,名扬后世。
  魏晋之后,周郎顾曲早已不仅指对音乐的鉴赏,男女思慕,惺惺相惜,知音不以言喻而以音传的韵事。唐代湛贲有句:“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苏轼对此亦有跟和,“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范成大的《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辛弃疾在《惜分飞·春思》中写道:“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元代邵亨贞另有《贺新郎》,“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周郎顾曲不再具体,而是一种意象,是历史与文化的彻底融合。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周瑜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三分天下的功绩,还有那给人无限遐思的周郎之顾。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