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欢:《绘画自述》

陈国欢:《绘画自述》

陈国欢:《绘画自述》

日期:2016-03-04 17:10:3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陈国欢:《绘画自述》

  看过我作品的人,无论是画展上看的还是手捧画册看的,无论是画家与评家还是普通读者与观众,似乎都感到奇怪,他们会高兴甚至激动地跟我说:想不到你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你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子?是什么触动你画出这些作品?说实话,自己也不知怎么回答,往往就以“谢谢高评”“过奖了”作为答复。

  对我绘作的评价,见仁见智,抽取其中关键词,频率最高的当属下面几个:禅意、禅境、清淡、虚简、静逸、写意、性情、江南气质等。可以说这几个词基本上概括了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我在不同创作阶段进行过递增性的思考。现在,我以“去、留、简”为创作理念,将“淡、静、简、虚”作为审美追求和笔墨取向。即便清晰定位了个人审美趣味,还是不能直接回答上述问题,我想通过下面的自述,谈谈人生的“两组对比”和“两种幸运”,解释下我“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子”。

  一组“对比”是生活上的“向下”与专业上的“向上”的对比。

  都说艺术源自生活,我就先谈一段人生经历。我祖籍广东梅州,出生于水乡苏州,十三岁下乡到苏北乡村务农,一下就是七年。从城市到农村,从一个天地到另一个天地,我的生活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年的下乡生活是最底层的生活,也是最接地气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这种贫瘠的“向下”的乡土生活,使我的心灵得以释放与回归,只有在乡村真正生活过的人,才能够领悟其妙处,感悟其精华,吸收其营养,将其化为人格素养的一部分。

  与生活处境上的“最低”与“向下”形成对比的是我专业起点上的“最高”与“向上”。

  下乡生活单调枯燥,在这里,我找到了解脱枯燥的途径,那就是画画。为了画画,我与同伴好友向各地的工人画家农民画家发出求教信,等待无果,我们就向京城名家周思聪写信求教。意外的是,周老师回信了。我们从此保持常态通信。从1970年起,我师从周思聪先生学画,周先生成为我走向艺术的启蒙老师。偶然的幸运高求让我“攀上高枝”,与向农民画家和县城画家学艺的同龄人比,我一起步就站在“最高”的起点上。可以想象,周老师这样重量级的名家会对一张白纸似的求学若渴的艺术青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便现在回头再读周先生的信札,我依旧收获良多。二十一岁那年,我考取上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正式迈进专业绘画艺术的殿堂。

  因此,不得不说,生活上“向下”与专业上“向上”,深深滋养了我后来的艺术创作。

  另一组“对比”是工作上“向外”与家教上“向内”的对比。

  1979南艺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江苏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从事对外贸易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正是国门大开的时候,我们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做贸易。因工作需要我先后到过几十个国家,见识了光怪陆离的世界,接触到各种风潮和各国艺术,封闭的视野一下变得广阔无比。那段时间,我受到各种艺术思潮与艺术元素的猛烈冲击,画出一系列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的绘画作品。这段时间是我创作生涯中最“好色”的时期,我思维意识中的“向外”基因从此落地生根。受此恩惠,我作画钟情于大写意,作品不说是有大气局,至少也不小气。

  说到“向内”,得说到我的家庭教育。我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究型的人,从事生物学工作却钟爱文学,他深受传统儒家教育,重视人文教养,注重品行操守。父亲的教育潜移默化,我自小就被儒家精神熏染,内敛且散然入世且豁达的文人气质深深流淌进我的血液中。因为生于水乡苏州,我从小对水就有种特殊的情感与感觉,水墨江南,上善若水,我注重“水”在创作中的运用,希望将用水提升到和用笔、用墨同样的画理高度,创作出合乎性情与审美的画格高逸的禅意水墨山水。这种儒家“向内”的人文基因在我的作品中不知不觉地显现了出来,如同行及评家所言,我的画追求高格,看得出是在努力摸索以求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逸品”。我想,这应该是我自觉与不自觉地追求的结果。

  “向外”与“向内”的双重撞击让我的绘画作品色彩形式上富有多样性,精神理念上则始终处于较高层次。

  现在再来谈谈我的“两大幸运”。

  我一生有诸多幸运,走向艺术人生的路上更是幸运不断。比如拜周思聪先生为启蒙老师是我人生莫大幸运,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师从陈大羽、王孟奇、张文俊等先生是我一大幸运,因工作关系与诸多艺术大家名家林散之、钱松岩、亚明、宋文治等等亲密接触如而受益匪浅是我一大幸运等等。如果说这类幸运带有偶然性,那么我就谈谈另两大幸运,这幸运与我自己密切相关。

  一大幸运就是,我天生属于跳跃性思维,得益于此,我在日常工作与艺术创作两者之间切换速度非常快,半小时前还在应酬,半小时后就能全心投入绘画创作,而不需要过多时间进行调整状态和角色转换。正是具备这种天生的能力,几十年来,作为一个非专职画家,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我能从文山会海的工作当中抽出时间来进行艺术创作,不但没有荒废绘画本业,反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创新发展的创作势头,实在是幸运之至。这一幸运可以归结于一点,那就是,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天性。

  另一大幸运就是,我在时代大潮中保持了自己的本性。我职业的黄金时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今天,几近四十年时间,从基层员工成长为国有文化企业的管理者,我与同仁一道将一个从无到有的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出行业影响力付出了巨大心血与宝贵时间。在滚滚商业大潮中我们面临形形色色与方方面面的诱惑,人处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摇摆不定。职业从商,近四十年时间说不上阅尽繁华,至少有过复杂而独特的人生经历,我很幸运自己一直能保持本性,做到重精神,轻物质,将艺术创作进行到底。在这期间,我逐渐打消了艺术上功利性,将画画当成自我平衡自我解脱的方式,而不再是博取虚名的载体和手段,更不是一种笔墨游戏。我是因为身心需要而画画,作为一种洗心和心理平衡的手段,是因为想画画而画画,不画不行。长期以来,我的作画状态就是:忙里偷闲,平衡心态,有感而画。正是因为这样,我作画尽量回避油气,俗气,躁气和浊气,而追求几分清气,雅气,静气和灵气。

  自述就说这么多,其它要说的,我已经写在画里了。

20161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