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晚上七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西泠印社秋季书画拍卖会刚刚开始,吴冠中《睡莲》首先出场。
这幅作品的起拍价是十万元。
当拍卖师刚刚宣布竞拍开始,一位中年男人匆匆推门而入,举起刚刚拿到的号牌,边走边喊:“十万”。他打车刚刚从另一个拍卖场赶来。
随后,偌大的拍卖场一片寂静。
三遍询问之后,随着拍卖师一声“成交”,槌声响起。他刚坐下还没来得及拭去额头上的汗,又站了起来。这个数字,他不敢相信。“我的天,主这么容易,给我了?”他小声嘀咕着。
吴冠中《睡莲》
加上10%的佣金,这位中年男人以11万拥有了吴冠中的《睡莲》。
他多年的老友上海敬华拍卖总经理曹向东代他去取画。刚拿到画,曹向东立即给他打电话,“你这幅画太好,你看到上面有中国书店的章了吗?我加点钱你卖给我吧。”他一听慌了,“千万不要加钱,我是真喜欢,也不会卖。”
2009年,西泠印社到他家组稿,希望能以200万人民币代卖。当然,他拒绝了。
此人就是牛育民,当代艺术品知民投资人。因其对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有独到见解,业内有人称他是“当代艺术和近现代油画投资的旗帜”。后来他说,那天本来揣着50万去的。
说他是捡了个漏,他不乐意,“我这可是阳光下的交易,在拍卖行里买的,只是识货的人少。”牛育民一直认为他跟这幅画“有缘”。
说着,牛育民从他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吴冠中的画册。“1979年7月份购于芜湖”的字样还留在扉页。自学美术始,牛育民最崇拜的画家就是吴冠中。
这是文革后吴冠中出的第一本画册,也是牛育民买的第一本吴冠中画册。《睡莲》正被收录其中。
“后来工作、搬家,一路走来我都带着这本画册,所以现在它才能出现在这。”牛育民指看墙上的《睡莲》说。当这幅画出现在画册上时,牛育民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事隔多年,身在杭州的牛育民并不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真品,他立即给夫人打电话,让她找出那本画册,然后将拍卖行的作品与画册上作品一一对照。虽然完全吻合,他还是不放心。正巧有一个朋友要到杭州来,就顺道把画册带了过来,经过仔细对照之后确认这是吴冠中的作品。
陪同他一起买画的朋友沈晚到峰说:“三十年了,那本画册他竟然能一直保留着,甚至在书橱的哪一排的哪两本书之间他都很清楚,我真的很服佩服他这一点。”
“现在吴冠中的画很贵,也特别难找,它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这是我多年来喜欢吴冠中,给我的一个回报。”牛育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