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与妙悟自然 ——徐浡君近期绘画作品揭秘

生态美学与妙悟自然 ——徐浡君近期绘画作品揭秘

生态美学与妙悟自然 ——徐浡君近期绘画作品揭秘

日期:2016-09-12 10:19:22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资讯 >生态美学与妙悟自然 ——徐浡君近期绘画作品揭秘

   徐浡君,作为阿特网和中国当代艺术文献重要推荐的艺术家,2016年,给了我们新发现,新惊喜。  他不必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自己"理念意志"而艺术。他一直反对公式化的所谓理论,或者学究般的动不动就拿"古希腊""古罗马""学院派"说事,坚持艺术需要叛逆,需要新时代的新思想,需要今天的"太阳";艺术是历史,更是演变的历史⋯⋯

何为"一场未知的修行"
重在自我"破坏"
重在自我"批判"
我内心深处已不求"建树"
不做"现实"的奴隶
也不把自己作为现实的镜子
那怕是创作性的摹仿
是靠意念创建迷狂
用自己心中的"太阳"追求绝对快感

K.S.T. No.71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60.5x121.5cm

K.S.T. No.82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00x100cm

   从文化观念上看,他的油画聚集于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结构清晰、断裂面明显,从远处看更像中国古代的井田形状。浡君之所以以此为题材,一方面基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因为云南特有的自然地理、地貌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云南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一个寻找浪漫、追寻梦想之所,这里曾经走出众多知名艺术家,而如今有走出了一位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徐浡君,浡君近期写生所在地——城子村、大糯黑、唯博邑三个村庄各具特色:城子村世居民族主要是汉族,建筑以土黄色为主,大糯黑、唯博邑是撒尼族居住地,前者住的是石头建筑,后者住的是红色调为主的建筑,这三种不同的建筑样式和三种不同的色彩启迪了浡君的艺术灵感——以对比强烈的丰富色彩来分割画面结构;另一方面,浡君以此为母题又表现出他对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关注。

K.S.T. No. 86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20x120cm

K.S.T. 唯博邑 NO.19,2014,木绝版油印,69x69cm

   自然是中国书画追求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国历代许多美学家和艺术家都谈到了“自然”这一概念。南朝的萧衍主张,书法艺术要合“自然之理”;唐代的王维主张,绘画艺术是“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宋代的黄休复认为,绘画艺术是“得之自然”;宋代的董逌主张,绘画艺术要“成于自然”、“合于自然”。这些言论均强调,书画艺术的创造以及完成必须和天道创造宇宙万物的过程一样,要自然生出,自然而成。浡君走进自然进行写生的目的是以艺术的形式对生态哲学、生态美学予以了形象化的诠释,对中国传统书画追求自然这一最高境界进行艺术阐析,不仅如此,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也是身体力行,表现出融入自然、率意而为和“无意乃佳”(苏东坡语)的艺术理念。

K.S.T.No.74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 80x80cm

K.S.T.No.75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00x100cm

   具体来说,他的油画在秉承传统表现主义的同时,又增强了超现实主义因素,其笔下的物象已经开始向变形化、抽象化转型,也就说从自然原初物象向意象与心象挺进;在造型上进一步消解传统油画的立体感与假三度空间,向平面化、线性感过渡;在色彩的运用上他进一步强化了色彩的炫目性与幻化感,这使他的油画更加追求色彩的明度与绚烂度,从而充满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与视觉穿透力;还有,他的绘画笔触更加松弛,肌理更加自然,线、面与色块的共振形成了特有的亚抽象结构。这些油画风景看似稚拙,实则蔵巧于拙,给人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机警与聪慧。比如说2015年底画的《K.S.T.NO.大糯黑》系列作品,其色彩对比强烈,用色丰富多样,笔触粗犷、随意,此系列绘画立足于以色彩分割结构,与中国文人写意画的逸笔草草、直抒胸臆如出一辙,景物、风光在他的笔下已经毫无真实性可言,而是大胆反叛现实,背离物象的原初状态,而是以心写形,笔随意行,达到了一种解衣盘礴、用精以专的冥想状态。对油画材料的大胆运用增进了色彩的流淌感与透明度、清澈度,更加凸现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与主观心性,强化了表现力与想象力。

K.S.T.No.77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00x100cm

K.S.T.No.78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00x100cm

   这种绘画方式其实骨子里反映出中国美学的本质特征——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不似之似,力求达到齐白石先生所言之境界:“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正因为浡君追求“美在自然”的理想,因而他的油画作品更多留露出来的是天真、烂漫、自然、原创,具有一种稚子之心。浡君的油画其实很少城府与程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清规禁律、条条框框甚为不满,竭力抛弃任何已有的成法,因此他在作品中始终追求清新、明亮、阳光之风格,虽然有个别作品可能借鉴了大卫·霍克尼的某些因素,但是“船过水无痕,润物细无声”,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K.S.T.No.79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20x120cm

K.S.T.No.87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100x100cm

   浡君的版画和油画相比,刀法犀利老辣、深邃沉着,色彩鲜亮凝重,大量使用互补色与对比色,以线破面,点线面互动、耦合,节奏强劲有力,不同的笔触与色调相互冲撞,最终形成独特的色彩交响。其版画和油画在总体风格上并无二致,可以说他版画画得像油画,油画画得又像版画,至此我们可能看出浡君的艺术设想,那就是将版画的单纯、简洁、力量移入油画,将油画的光感、肌理、色彩融入版画,二者相互渗透、借鉴,最终走向了合璧与拼贴。这从他用版画和油画两种媒材描绘同一景致可以略见一斑。

K.S.T.No.88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80x80cm

K.S.T.No.70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70x70cm

   浡君的速写由于是以理念先行,显得非常有意思,这种“有意思”在于速写经过思维维度的处理,在形式上似像版画,在用笔上更像水墨画,在布局与情节上又像插图,通过黑白对比强化了抽象性与陌生化,其实他要做的大文章仍然是——打通中西,将西画的黑白对比与水墨画的玄素之美有机化合,从而消解了中西艺术的对垒与鸿沟。

K.S.T.No.69 大糯黑,2016,布面油画,70x70cm

   总之,浡君的艺术已经逐渐从描绘物象进入书写心象,从崇尚技法走向崇拜自然,从循规蹈矩迈至任意童真,由单纯的技术进入艺术大道,这正是由“目识于物”到“迹化于心”,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最终定能达到“心悟于至道,书契于无为”之大境,果如是,则幸甚!一言以蔽之,浡君的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艺术个性和符号——属于后自然表现主义风格。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