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空歌依旧 ——陈志光《古戏台》的穿越与转换

人去楼空歌依旧 ——陈志光《古戏台》的穿越与转换

人去楼空歌依旧 ——陈志光《古戏台》的穿越与转换

日期:2017-08-28 09:24:15 来源:艺术厦门

资讯 >人去楼空歌依旧 ——陈志光《古戏台》的穿越与转换

陈志光

出生年份: 1963
出生地: 中国,福建,厦门
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漳州

人去楼空歌依旧
陈志光《古戏台》的穿越与转换

2013年《古戏台》亮相国家大剧院

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已然成为当代艺博会所必不可少的“标配”。
既是作为现场吸引眼球的视觉亮点,
同时在与观众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效果中,
成为艺博会这一开放式平台的一个环节。

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现场,此《古戏台》由某地产集团收藏

在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入口处的大厅里,
一件近8米高的装置作品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用现代的不锈钢,
以手工雕刻的方法,
完整地将一个古戏台呈现给观众。
可以说,
在当代艺术中很少会有艺术家像陈志光这样,
花费巨资和长时段的劳作,
去移植古戏台这一历史遗存。

陈志光的这件《古戏台》,
在2006年创作出来时,
便有评论家以“出人意料”来形容,
因为他在此之前都是以创造蚂蚁形象而著名。

 

在与陈志光交谈中,
笔者发现他其实是一位非常感性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似乎也常常不按规矩出牌。
不过,
如果将蚂蚁系列和《古戏台》延展开,
可以挖掘出贯穿陈志光
目前艺术创作的两条线索
一个是对迁徙时代里群体行为
及现代城市移民心理的关注;
一个是通过移植与转换,
使原有的物的意味在新的文化情境中
获得语义的蜕变与升华。

 

陈志光的蚂蚁系列
以一种近乎宗教的寓意诠释了第一条线索。
陈志光认为,
如果按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宗教,
它是集体无意识的状态,
而成群的蚂蚁正是体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它们以渺小的姿态构筑了庞大,
在觅食、巡罗、迁徙、生养这一过程的不断复制中,
使它们的生命力永续并无度扩张,
由此而延伸出一种“蚂蚁的宗教”。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在《乌合之众》里也谈到了这种集体无意识,
他认为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替代了
个人的有意识行为,
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不过勒庞还描述了他眼中的这个“群体”
所易于表现出来的特征——
盲目、愚昧、暴虐。
与勒庞的冰冷疏离和尖锐判定不同,
陈志光对群体行为及心理的研究
则显得更加温情和中立。

 

陈志光最近创作的《无根之树》系列,
延续了其自蚂蚁系列以来
对个体与群体问题的思考。
陈志光介绍说:
“无论是做蚂蚁还是树,
事实上我创作的核心指向最终都是人。
我们都是如此漂泊不定,
在时代的洪荒中,
先后失掉了根,
就像这一株株看似华丽,
实则被剥离本来生命土壤的移植树木。”

这其实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移民现象,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迁徙时代,
多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背井离乡,
可能几年、十几年、
甚至一辈子都居无定所,
流离往返多个城镇乡壤,
就像这些被移植的树木。
而在这移植过程中,
不知又有多少人因种种不适而夭折。

陈志光对《古戏台》这件作品的评价是——
目前为止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中,
“最为成功的具有跨界意味的作品”。
若是从所具有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的
深度与广度来考量,
《古戏台》的出现不仅是陈志光创作的一个转折,
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公共性转折的标志性作品。

陈志光认为好的艺术跨界,
应该是将艺术真正推进到大众或者生活领域,
与更多的人群产生实际的联系与互动。
《古戏台》本身承载了许多民族文化的元素,
它体现了对中国固有本土文化的承载性,
并且在展示时经常会与戏曲演出结合。
演剧激活了戏台,
让表演者和观众获得“陌生化”的新体验,
在视听享受中产生古今映照、
真幻结合的穿越感,
形成别有新意的跨领域互动与对话。

 

 

 

《古戏台》目前共制作有四件,
前三件分别收藏在国家大剧院、
宋庄美术馆和新加坡美术馆。
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现场展示的是第四件,
组委会邀请了漳州本地最好的芗剧团
在《古戏台》上演出。

2017艺术厦门博览会现场

曾在《古戏台》上表演过的演员说:
“我在《古戏台》上演出的感觉非常好,
光线充裕,
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非常合适。
大剧院是一个现代建筑,
但一站在这个戏台上面,
就像站在中国传统的戏台上一样,
我能感受到纯粹的东方美。
《古戏台》的音效很好,
拢音效果很突出,
不需要使用麦克,
所以演出的效果出乎意料!”

虽然有着与作为器物和工具使用的戏台
一样的实用性,
但即使没有表演者,
《古戏台》也不会
如历史遗存般被动而不引人注意,
倒是有种“人去楼空歌依旧”的奇幻效果。
一方面,《古戏台》不锈钢的材质
让其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当代艺术形象。
陈志光喜欢用不锈钢,
在于这种材质为作品所带来的“表演性”,
或者说是更多可能性的演绎。
光源及周边物象的进入,
让其在炫目的光亮和反射的斑斓中,
形成迷漫的视觉景观。
而且不锈钢所带给观者的现场感之强烈,
甚至是用相机也无法拍出来,
各种不同的曲面所映射出的空间的变幻,
也只有用肉眼能充分感知。

另一方面,相比于蚂蚁系列,
同样是使用不锈钢的《古戏台》
作为“物”的原始意味,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通过
与不同环境的对话而得以绵延和变异。
《古戏台》在此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
通过与整个空间的对话,
其自身成为了表演者,
成了演员,
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陈志光的《古戏台》,
在历史与当下之间所展开的
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
让人深思,耐人寻味。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名健将,
陈志光在视觉性和文化性所做的
研究与个性化的表达,
超越了雕塑、装置、绘画等
单一性媒介的局限,
从而在艺术跨界中获得了
一种介入当代社会与城市空间的影响力。

 

装置 | 古戏台 | 观点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将,陈志光一方面在艺术观念上展现出鲜明的锐气,努力探讨用艺术的图像方式对应新的社会现实与文化景观,在以不锈钢为媒介的作品中,突出了“反射”与“折射”这一特征,这既是一种媒介语言特征,也是一种兼容、互映、迷幻的当代文化景观。另一方面,他在造型上抓住“转换”这一枢纽,以翻制为手法,将传统文化遗存的实体转换为当代的存在,并移植到新的文化情境之中,让其获得语义的蜕变与升华。
陈志光的不锈钢戏台在国家大剧院的空间里展示,并通过演出让表演者和观众获得“陌生化”的新体验,可谓古今映照,真幻结合。演剧激活了戏台,真是一次别有新意的跨领域互动与对话。”

宋伟光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美术评论家
“大剧院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有着独特的空间结构,而《古戏台》运用的是不锈钢材质,它是现代工业材料,以其强有力的反射吸纳着环境,冷峻地照射着环境中的人和事,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视听感受,这个感受加大了大剧院的空间能量,也在努力地向人们展示着场地、材料、情感的艺术可能。国家大剧院要制造剧场化空间,这个概念是属于公共艺术的,它代表的不仅是典型,也含有一定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古戏台》恰如其分!”

唐尧
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学术部部长,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
“这件《古戏台》装置作品题材是传统的,结合了现代的材料和工艺,使它非常吸引眼球。这样的雕塑进入公共空间,不仅成为装饰性的局部,更成为实用的场所,这是我非常推崇的艺术回归实用性。这种闪烁的古戏台与缓缓的民乐或古旧的昆曲相结合,感觉是奇异和陌生的。这件作品进入公共场所,被演员使用,被公众感受,作品的本身产生了多重含义,这正是它摆放在这里的精彩之处。”

范伟民
《雕塑》杂志社社长
“中国的古戏台本身就是建筑与雕塑的结合。这件《古戏台》装置作品,采用了不锈钢这种材料来转换了戏台的概念,与大剧院的空间配合,别有风味。大剧院的观众群体多样,这种展览与演出结合,带给观众双重的视觉冲击,可以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刘礼宾 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大剧院本身是有影响力的后现代建筑,而《古戏台》这件作品一方面是当代艺术作品,而它的风格却古代感十足,它与大剧院的空间形成一种呼应关系。这件作品所包含的现代、后现代、古代、当代的诸多因素交织在了一起,表达了作者希望以不锈钢材质的当代性来激活传统艺术的可能性。”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