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刚作品,有一种孩童般的稚气。画面表现或喜、或思、或疑,其视觉特征,皆透着孩童般的纯净。
艺术的“忘我”,在单刚例外,单刚的作品有“我”,这个“我”位居童年,是童心世界的“我”。
毕加索曾说:要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单刚作画,力图回归童心,造型、用色、图式,皆求明洁、单纯。如果说是画家喜爱这样的绘画形式,不如说是画家更喜爱创作过程中的状态。童心世界,不受法度的约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单刚的油画,以不断的调整、覆盖,不断地去掉绘画中的成熟和刻意,最终留下纯化的艺术语言。纸本水墨作品则更多的以引导的方式,利用水墨于纸张上的自然渗透、润化,获得沧桑朴拙的墨色气韵。
人类童年的心理形式,可在洞穴岩画上找到,少儿心理的律动形式,可在孩子信笔涂鸦的图形上发现,重点不是这些图形代表什么,而是图形的视觉信息可以给观赏者的心灵带来什么。单刚直取这种图形的信息功能,首先净化自己,再以自己的作品感染观众。
(文/苏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