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夫 他完美错过每个历史节点,但依然是业内公认的中国油画先驱

日期:2018-12-18 10:00:10 来源:Hi艺术

资讯 >李铁夫 他完美错过每个历史节点,但依然是业内公认的中国油画先驱

1

2

艺术家李铁夫 摄影:罗苏文

近年来中国二十世纪早期现代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鲜为人知的李铁夫则是近现代艺术史的浩然烟海中一颗被岁月尘封的金子,一段扑朔迷离的传奇。关于李铁夫,有很多人知道,但仅限于碎片化的了解而已;也有更多的人闻所未闻。除了油画创作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学造诣和艺术价值之外,他还是研究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衔接人物。一切未曾得到的公允普及都难以掩盖他“中国油画第一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辛亥革命元老之一”等辉煌称号。李铁夫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在百余年来的中国艺术界都处于难以取代的位置。

3

1909年12月,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成立合影,8为孙中山、13为李铁夫

4

《音乐家》 67.5×56cm 布面油彩 1918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5

《革命烈士蔡锐霆就义》100.8×176cm 布面油彩 1946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洋画运动的先驱

李铁夫(1869-1952)原名李玉田,广东江门鹤山人,16岁随叔父去往海外谋生与求学,而后辗转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地学习与生活,是史料记载以来第一位去往西方学画的中国艺术家。1930年归国之后,李铁夫久居香港,20年后由人民政府派员接至广州,时任华南文艺学院教授和华南文联主席。1952年李铁夫逝于广州,将所有作品与遗物无偿捐献给国家,由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保留。该学院并入广州美术学院之后,遗作也一并由广州美术学院收藏。而李铁夫纯正的油画技法也使广州美术学院第一批学习油画的艺术家和往后源源不断的莘莘学子得以吸取并透彻理解西方绘画的精髓。

6

7

8

北京画院“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展览现场

提起广东美术,人们最先想到的大多是“岭南画派”,但实际上广东在“洋画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等方面也贡献良多。李铁夫则是“洋画运动”的先驱。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斩钉截铁地指出,李铁夫是现存史料记载以来最早掌握纯正油画技术的中国第一人。作为现藏李铁夫艺术作品最丰厚的机构,广州美术学院一直在沿着李铁夫的生平和作品对其生涯和创作脉络进行基本整理,让李铁夫和整个时代以及中国洋画运动的发展细致地连接,而不至于作为一个断裂而孤立的个案。

9

《画家冯钢百像》90.5×71.2cm 布面油彩 1934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0

《未完成老人像》 59.6×45.9cm 布面油彩 年代不详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1

《男侧面像(男大学生侧面像)》60×48cm 布面油彩 年代不详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历经十年,终于进京

此次在北京画院展出的“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也是李铁夫的作品首次以个展的形式大规模走出广东,更是首次入京,全面覆盖了李铁夫的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不同艺术门类,共计展出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的73件精品。

12

13

14

北京画院“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展览现场

北京画院与广州美术学院曾因2017年黄新波的展览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李铁夫个展入京则是一次长达十年之久的深度研究。2007年吴洪亮接任北京画院院长之际就定下来20世纪美术大家个案的研究方向,在梳理完北京的近现代大家之后逐渐放眼于北京之外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泰斗。自从当年与广州美术学院交往密切的北京画院副院长、油画协会秘书长雷波提供了李铁夫的线索之后,两地就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个项目。在本次展览中,北京画院一直以来的齐白石常设馆也为李铁夫作品的展出做出了让步。因为李铁夫的画作年代久远,在颠沛流离中经过多次卷折打开,保存状态十分脆弱,所以全部封存于玻璃柜中展出。

15

《刘素微肖像》 102×77cm 布面油彩 1942 广东美术馆藏

16

《鱼尾》63.2×76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7

《明虾》 63.4×76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动荡年间成熟得太早,寂寞得光彩照人

“太早”是一个关键词。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铁夫显然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反例。他成名于国外,其作品的成熟度远远早于整个中国对于西方油画的接受与认知。跑得太快,太超前。虽然得到了孙中山、徐悲鸿、冯钢百等人的推崇与称赞,但其孤傲的性格加之不善且不屑于社交也不利于作品的推广与宣传。因为“太早”所以文献资料匮乏,最终导致李铁夫模糊的整体面貌。尤其是他在美国的状态,仍属于雾里看花。据史料记载,李铁夫曾追随著名画家威廉·切斯和约翰·萨金特,也有资料显示李铁夫与约翰·萨金特并非师承关系,而是同出于一家画廊。史料中的似是而非给后人在考证上更添一份额外的艰难。

18

《南瓜双鸭》 63.3×76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

《瓜蔬与坛盘》71.5×90.5cm 布面油彩 1938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0

《菊花(红瓶之二)》52.5×41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动荡”是另一个关键词。尽管李铁夫画艺精湛,但作为外邦艺术家的意义远不能与中国历史节点的独特性相比。在有如浮萍一样漂泊的一生中,一方小小的皮箱并不能装下并携带多少作品,流落在国外的画作难以得到有序的保存。李劲堃讲述了专家在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李叔同《裸女像》重新问世的例子,同理,需要有心人或者研究深度的无意巧合,才有机会让李铁夫流落在国外的作品重见天日。同时,20世纪中国社会波澜起伏,变迁有如沧海桑田,整个国家处于十分动荡的阶段,李铁夫完美地错过了每一个发展的节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仿佛是当年李铁夫无助文人的真实写照。归国之后,他也曾满腔热血地向当地政府提出办教育的诉求,最后也没有实施。李铁夫在20世纪前期用尽毕生力气、付出满怀心血致力于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共鸣,却因为当时的国家与社会而没有得到安好的照顾,这是时代的问题。

21

《萝卜蚌鱼》54.5×76cm 布面油彩 1948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2

《山坡下的小溪》63.2×78.5cm 布面油彩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3

《瓶菊》38.1×58.3cm 纸本水彩 1933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无意的捐赠留下了今天的火种

但同时李铁夫生前的无偿捐赠又无意中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火种。作为历史上具有高度价值的个案,对于李铁夫的透彻研究也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绘画发展和当时艺术生态的脉络梳理。吴洪亮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对过去不知道、不了解的情况下,面对未来恐怕也会更加迟疑。一百多年前的艺术碰撞对于当下的提示作用不容小觑。当年被反复思考和讨论的两个课题,“中国画的现代化”和“油画的中国化”,也可以在今天得到重新考量。

李劲堃感慨道李铁夫的捐赠可谓“不幸中的万幸”,如若不为则连最后的模糊印象都难以存世,后人就只能在文献中想象一些悬而未决的描述。查询李铁夫作品历年来不多的拍卖记录,不乏千万级别,但稀稀落落分散在各处,没有系统性地呈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认为,相对于流向市场,李铁夫作品集中捐赠给国家可能更有利于研究和传播。除了这次在北京画院较为完整的呈现之外,仍有可观数量的李铁夫作品散落在民间。学术机构的研究和推广也有利于慢慢聚拢散落在社会的遗珠。

24

《想象画》37.7×58.3cm 纸本水彩 1937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5

《秋雨》37.7×58.2cm 纸本水彩 1933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6

《狮子山》38.4×58.7cm 纸本水彩 1933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兼具视觉和历史的美学价值

此次展览展出的李铁夫油画除了精妙绝伦的古典人物画像之外,还有极富生活气息的鸡鸭鱼肉等静物画。同时展出的水彩作品也毫不逊色。吴洪亮透露,曾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型展览“中国水彩百年”中,主办方从广州美术学院借来两张李铁夫的水彩作品,与20世纪其他大家的水彩并置依旧出色。李铁夫的西画作品出于一个统一板块,相较而言国画不是最擅长的,但这次展览由于是第一次全面回顾,难以呈现个案中的个案,还是以还原现有的资源面貌为主。

不论是从直接视觉观察的角度,还是结合当年的时代背景和本体认知,都能在李铁夫的作品中找到动人之处。他笔下的人物和静物哪怕放到今天看依然洋气、韵味十足、无出其右,老道的笔法和深厚的西画修养没有被岁月侵蚀分毫。置身于那个年代,观众才能体会李铁夫当年的心路历程;而脱离出时代背景仍不受影响的精彩程度则力证了李铁夫艺术作品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27

《山色》38×58.5cm 纸本水彩 1934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8

《孟晋》35.5×57.1cm 纸本水彩 1943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9

《帆船》37.8×58.5cm 纸本水彩 1936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回溯过去,宣传当下

另一点值得津津乐道的则是李铁夫对于扭转民族和家国命运的积极参与。李铁夫晚年有言,“平生只有两大嗜好:一是革命,而是艺术。”他早年追随并襄助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协助其在加拿大、美国等地筹建兴中会和同盟会分会,并将自己卖画所得支援革命。这是无比的胸怀和气度。同时,李铁夫的真才实学也切实地推动了民族和国家美术在世界格局下的构建。映射到当下,也是对关注20世纪中国绘画的最好宣传。

30

《今日时局》58.5×76.4cm 纸本水彩、铅笔 1951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31

1949年李铁夫在香港美术界劳军大会上即席挥毫

32

《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132×34cm×2 纸本水墨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