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之子为丰子恺画展发来贺信

日期:2019-01-02 16:35:04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资讯 >苏步青之子为丰子恺画展发来贺信


“回首往事,感慨万分。我之有今天,不就是受了丰子恺先生和他的精神的熏陶。我敬仰丰先生,遵循他的精神,热爱他的书画,以他的为人和做人作为我的里程碑。”

12月29日,“春风到我庐: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在浙江温州衍园美术馆开幕,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后人、日本奈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复旦大学原教授苏德昌向美术馆馆长沈国林发来贺信,祝愿展览顺利开展。

一纸旧婚书,引出一段浙大西迁往事。12月11日,丰子恺外孙宋雪君向本端独家发来一份求助史料,在温州的纪念展上将首次展出由桐乡档案馆收藏的一张婚礼嘉宾签到帖。

这张贴是丰家逃难遵义途中,为女儿丰林先举办婚礼时,邀请到当时浙大西迁时的众多知识精英共聚,并在这张签到贴上留下了先贤们的珍贵笔迹。

宋雪君希望通过本端还原这段浙江人文往事。稿件推送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浙大西迁校友群、浙大校史馆、温州当地媒体等浙黔纷纷发动寻人,当时参加婚礼的浙黔两地多位学者后人陆续发来相关信息。这封贺信正是寻人的最新消息。

在信中,苏德昌回忆了父亲苏步青与丰子恺先生的深厚友情。他说,丰子恺先生是父亲苏步青与母亲松本米子的知己。家来客非常多,但几乎全是找父亲的,母亲出来接待极少。但是,丰先生来,母亲一定也出来,而且三人谈笑风生,十分热闹。

据他回忆,丰先生对他母亲说日语,使中文讲得不好的母亲也感到很愉快。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丰先生的一幅画,给客厅增添了悠然陶然的气氛。苏德昌坦承自己没有见过丰先生,这些都是他的母亲后来告诉他的。

苏德昌从小在日本长大,回国后父亲教他中文。一开始,用小学的语文课本,后来苏步青常常从缘缘堂随笔里选一些文章让他精读,以造就和提高中文修养。在苏德昌看来,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别具特色,很有风味。他说自己看过很多种《源氏物语》的译本,丰子恺先生的翻译最符合原文的真意。

“丰先生的画和文章充满了对人类的爱,特别是对孩子的爱。他重视培养幼小的心灵,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在信中,苏德昌说,日本有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有人把它译成中文,叫三岁定八十。他也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但远比不上丰子恺先生的桃李满天下。

似乎冥冥注定,苏德昌有幸与丰子恺先生的公子丰华瞻在复旦大学外文系共事。那时,丰华瞻主编过有名的汉英大辞典,而小姐丰一吟又担任过苏德昌一书的责任编辑。那是1972年的事,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央决定在上海举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日语广播讲座。叫他编写教材,并担任主讲。

苏德昌回忆说,按照指示他急忙在一个月内写完了初稿,松了一口气。可是丰一吟严得惊人,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不知叫他修改了多少遍。他也从此下定决心从此绝不再编写教材。他说,“丰先生子女的勤奋,严格的精神正是丰先生的精神。”

在信中,苏德昌也表达了高兴和歉意。老先生很高兴这场汇聚众多前贤手迹及子孙的文化盛会能在温州举办,但也表示年事已高,不便奔波,故而致信庆贺。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