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衍圣公朝服赤罗衣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饰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解开华美衣裳的服饰密码,追溯礼乐文明的悠久源头,才能让人们连接过去和现在,找到那个使我们成为我们的答案。
明朝嘉靖年间,14岁即位的嘉靖皇帝,因为想要追封生身父母的尊号,与大臣们开展了长达多年的礼仪之争。在这期间,他热衷于改革不同的礼仪制度,而其中关于朝服的规制改革,差点要了一位尚宝司丞的命。在最新一期《国家宝藏》节目中,鹿晗化身江南才子沈德符,娓娓道来明衍圣公朝服里藏着的华夏服饰密码。
1、国宝明衍圣公朝服四宗“最”
明衍圣公朝服,出自有“天下第一家”之称的孔子家族。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享有特权的大贵族。明代衍圣公的品级为二品,但在朝廷会班时,往往位列文臣之首。这个家族自宋代被封为衍圣公之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延续了将近千年,是一个最长久的有爵位的家族。
朝服一般用于隆重的场合,据《明会典》记载,明代文武百官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等重要场合穿着朝服。这些场合非常严肃,对于礼仪的要求非常严格,明衍圣公朝服正是明代文武百官在最重要的仪式场合上穿着的朝服。
明代礼服传世品极少,而孔府旧藏的这套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赤罗裳、玉革带、象牙笏板、夫子履等,组成了一套完整且等级较高的用于大型朝会典礼的服饰,是目前可见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全套朝服传世实物。
礼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记,也是中国人性格的底色。那种优雅而高贵、得体而庄重、美丽而诗意的文化内核已经融于中国人的血液中,呈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饰。这件明衍圣公朝服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跨越千年传承下来的服饰,承载了最丰富的历史信息。
2、“眉燕芳”让传统服饰活起来
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服饰,不仅是现代人的礼仪讲究,早在千年以前就有严格的规范。
明衍圣公朝服如此傲娇地阐释“什么是服饰礼仪”:“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蔽膝、革带、大带、佩绶、袜、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