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阿平:用心与自然对话

日期:2019-02-22 09:44:03 来源:杭州日报

资讯 >何阿平:用心与自然对话

  

风荷

身兼画家和教师的双重责任感,何阿平一直在尝试在寻找更深层次的绘画语言,他说自己有义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爱上中国画。

持续艺术探索

何阿平说自己是怒江大山里放养长大的孩子,儿时在三江并流区域放牛、牧羊、耕地,骑马行走在茶马古道的经历已成为童年最美好的娱乐记忆。农民身份的父母对儿女宽松式的教育,让他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绘画有更多的自信心。1989年,19岁的他考入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怒江工作三年后继续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2004年,何阿平考上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中国画研究生,师从张志平教授。其间,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训练和梳理。美术学硕士的顺利获得也成就了他从怒江的小学老师调到大学任教的华丽转身,身份的转换和机遇,是何阿平从未想过的。

201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韩璐教授。“绘画创作方面,导师韩璐教授对我有两方面的规划:一是守住目前已有的创作原动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力求在保证自己的风格面貌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理解,合理组织绘画语言,做到个性创作与传统精神的有效结合。”

来到杭州半年时间,何阿平体会颇深,“一是教学,中国美院在教学体系上值得我们学习,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本科教学上精炼、全面、系统;二是有形资源丰富,教授们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守住本土文脉的同时,每个时段都有骄人的成果和课题研究;三是‘复古’,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绘画语汇中。”

小院春风 136cm×180cm

与自然对话

云南壮丽的山川风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人文景观,一直都是众多画家创作灵感的来源。何阿平创作的热带雨林系列,扎根在西双版纳、高黎贡山、香格里拉等地,每年多次的造访,只为感受自然中的蓬勃生机、物种交汇。因此,他笔下的热带雨林总体布局密、满,而多描绘枯、残的枝干,配以长、密的多色的树叶、藤蔓,有独特的支离和古拙的气息。

他时常感叹,不同的气候下植被所呈现出的生命状态,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展现其富有生命力的人文色彩和物种同存的和谐,这不仅仅是直抒胸臆的痛快,更是一种对文化底蕴的理解和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传递。“写生是艺术家与自然的对话。阳光下,不同植被为了吸收那一米阳光而激烈竞争、不停向上,这样的启示也是一种社会生存法则。”

在提升自我绘画技巧的同时,何阿平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创作需要,除了云南当地,何阿平还经常跑到全国各地交流采风,以验证自己的创作语言。“光画好自己的画不行,还要验证自己的绘画语言是否正确,希望通过不断的展览交流活动,看看同行关注什么,作品是否折射出正能量,而避免绘画语言的撞衫是保持个体创作科研活力的基本保证。”

与未来接轨

谈到云南本土的绘画,何阿平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起到推动作用,他认为作为一名画家要有担当、有宽泛的眼界,不能安于现状,要海纳百川。“云南的自然资源丰富,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群山密布的环境里,很多山川自然景观只有在云南才能体会得到,随着地理位置的推移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不缺自然资源,缺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选择来杭州深度学习,何阿平内心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他希望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创作,对传统的理解分析,将地域性呈现出来,将画风推向另一个高度。

“每一个人都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利,我们的下一代当然也不例外,希望与画为友,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体会到传统艺术对心灵的滋养。”何阿平说,在提升自我创作科研的同时,如何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融入所学到的、传统的东西,又要不同于周边绘画语言,从而站在相对地域性更高的位置来看云南大盘的创作问题。对于未来,何阿平将带着责任感与归属感继续前行。

人物名片

何阿平,男,白族,中共党员,生于1972年2月16日,云南省兰坪县人。供职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史馆创作员,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孙乐怡)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