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报》书坛中坚系列 · 桂雍

日期:2019-04-11 16:07:46 来源:中国书法报

资讯 >《中国书法报》书坛中坚系列 · 桂雍

《中国书法报》 | 创作

书坛中坚系列 · 桂雍

1

《中国书法报》2019年第1期(总第201期)· 4版

2

桂雍,1959年生于安徽凤台,现为中国书协新闻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友声书社学术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邓石如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安徽美术出版社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编辑出版委员、新闻出版委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之友》杂志执行主编。

于国内专业报刊发表评论文章近60万字。出版《艺林试步》《艺林散步》《桂雍书法集》《中国书法家全集·齐白石》《岁月留痕——桂雍书法三十年》等。

桂雍摭谈

文 / 许伟东

每一位书法家都可以成为批评家观察和分析的对象。如果观察是独到的、分析是深入的,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新颖的启迪。通常,我们身边熟悉的书法家最先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频繁琢磨的对象。桂雍恰是我十分熟悉的书法家,他不仅是我了解安徽书坛的窗口,而且成为我感受改革开放后一代大学生书家成长演变的个案。

3

2018年12月22日,我在同一天看了两个书画展。上午去上海博物馆观看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这是我看到的最大规模的董其昌展,据说还只是第一期,随后还有第二期、第三期陆续登场。下午在上海市文联展览厅观看了“东海揽月——桂雍书画展”,这是我观摩过的桂雍最壮观的一次个展,展出之作几乎全部是大字巨幅。

4

桂雍和董其昌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我确实是同日而观了。在同一天里,看过董其昌,再专场看桂雍,这对桂雍来说,几乎是一种残酷。很多书法家都会有特殊的偏嗜,他们一旦认定某种风格,就会对其他诸般不屑一顾。喜欢董其昌的人,可能会觉得桂雍的展览有什么好看的呢?喜欢桂雍书法的人,也许会觉得这董其昌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呢?因为两个展览实在是截然不同的气息。

5

桂雍自然不能与董其昌相提并论,但是再怎么杰出的艺术家也不可能构成书法的全部。我们仍然需要当代书法家不断地、竭尽全力地为人们提供另外的艺术享受和视觉刺激。所幸不是所有人都胃口单一、非此即彼。董其昌确实是我钦仰备至的大家,他的作品虽然散见于各省市博物馆,不难获睹,但是荟萃于上博的华堂,堪称难得一遇的饕餮盛宴。即便如此,从董其昌展览出来,我仍然有兴趣去看桂雍的展览。

6

桂雍的大字巨幅与董其昌截然不同,完全带给人们另外一种审美体验。在下午的研讨会上,有朋友说桂雍的书法深受沙孟海、尉天池等人的影响,从直观作品表面来看,这是对的,他明显取法过这两位前辈。桂雍的作品,即使远溯古代经典如《石门颂》、《张猛龙》、颜真卿、黄庭坚等,也往往借鉴了这些前辈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带上了他们的有色眼镜。不过,我觉得还应该提到齐白石和萧娴,这是从表面上看不出的,但是我断定桂雍在书法的精神气质上深受他们的影响。

7

“东海揽月——桂雍书画展”作品集后面有胡传海撰写的跋文。胡传海将桂雍的书法创作概括为“快意人生的写照”,我认为是非常鲜活和敏锐的。

“快意人生的写照”,意味着动力的强劲。快意而书——桂雍的书法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甚至可以追溯到早先的大学时代。据说他是安徽师大美学与书法两个学生社团的“头头”,坐言起行,精力旺盛,每每在假期留校,连续数小时笔不停挥,以致寝食俱废。他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写得快活!快意而书的弊端是漫漶随意,导致大量作品携带瑕疵。快意而书的好处在于始终从日常挥毫中收获无穷的欢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的说法更上层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我看来,预测一个人能否在某个领域弄出名堂,一个重要指标正是看其人能否从中感到快乐。有了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有可能陶然忘情、专注投入、上下求索、不知疲倦,将身心潜存的巨大能量尽情释放。

8

“快意人生的写照”,还意味着要随顺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趋奉、屈从、迎合外界的褒贬或他人的好恶。这需要创作者极有胆魄,极具见识,能够在风起云涌的艺术潮流前立定脚跟、在纷繁复杂的艺术资源中细心分辨、在物我融合和冲突的纠结中把握分寸。从桂雍的创作历程观察,他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直在追求对这种风格进行提纯和强化。这种风格大概可以描述为刚猛果断、端正开张、饱满浑厚。用司空图诗品中的话来说,就是“雄浑”,雄浑包括“真体内充”的丰沛与真实,也包括“横绝太空”的开阔与宏大。桂雍大学时代的老师祖保泉曾经专门注释过《二十四诗品》,该书是当年安徽师大中文系学生的文论必读。从桂雍的作品来看,他对雄浑风格的选择是强烈而坚定的。如何将这种风格推进到一种和谐的极境,当然需要永无休止的技术打磨。沙孟海终生都在做这样的工作,而他的精品力作终于达到了撼人心魄的效果。

9

“快意人生的写照”,还意味着对“意”的提纯永无止境。“快意”之“意”乃人之“意”也。非常之书,有待于非常之人的非常之“意”。高大闳深之“意”,必然出之于高大闳深之人。所谓“风格即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自我内在世界的长期砥砺,遂成为艺术家永恒的担当。这一层挑战,远比纸上的修为更加艰深复杂、幽微难测。

观摩“东海揽月——桂雍书画展”,还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桂雍在真、草、隶、篆、行诸体上都有投入,并且尝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隶书中有行草笔意,行书中有隶楷的骨力。显然,桂雍的视野很大,胃口很大,抱负也很大。他的每个阶段的作品,我都有所留意甚至收藏。品评得失,很难说他的某一种书体最为突出。有些时段,觉得他的行书取得了进展;有些时段,又觉得他的隶书比以往取得了更大突破。这次展览上,桂雍在开幕式上毫不讳言地向到场嘉宾推荐了两幅得意之作。但是,观众的接受总是千差万别的,这是艺术欣赏中非常正常的现象。孙稼阜说,他欣赏的是 《海天一色》,它比当代某位著名书法家写得更好。黄君则说,他觉得某件小字长篇作品才是最优秀之作。我则认为,那些既倾泻了雄浑追求又很好地控制了线条细节的作品才最为动人,例如有一件没有来得及收入作品集的《天下为公》横幅。桂雍自己说:展览是寻觅知音的过程。谈到知音,人们必然想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相逢,并不罕见,但是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的知音遇合就十分难得了,因为他们双方都把音乐审美推到了超越之境。

10

很多书法家的创作实践证明,诸体并进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它不仅可以满足创作者的多元需求,而且慢慢形成一种统一的基调,构成一种内在的整合。人的逐步成熟,书的渐臻完善,都可能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缓慢、执着而幸运地结晶。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