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涛:知止而后有定

日期:2019-04-23 16:15:21 来源:雅昌艺术网

资讯 >葛涛:知止而后有定

1

葛涛

导言:葛涛艺术空间在一个幽静的小区,雅昌记者随他走进庭院,很多人都会热情的跟他打招呼,他们都知道小区里有一个画家,还收藏了上千盏古灯。

1998年,葛涛辞掉工作“毅然决然的去了北京”,在美院学习一待就是三年,这是他第一次放下工作去学画。世纪初,葛涛边工作边在业余创作,从2003年开始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但后来跟朋友合开了灯具厂,工作太忙,他只能靠摄影记录路上的感受。

由于无法割舍对笔墨的喜爱,2015年葛涛又放下了公司生意专心画画:“第一次辞掉工作是为了一个念头,这次放下生意是为了我的梦想,念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梦想决定了我要去的方向。”

这一年葛涛跟朋友去了太行山写生。从这次写生开始,他的作品面貌少了雄浑而多了意境。

2

葛涛太行山写生  2015年

绘画——拨开迷雾攀登峰顶

葛老师您好,太行山给人的感觉是壮阔,很少有人用秀美的方式去表现它,您之前获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大山水图式,是什么契机让您有了风格的转向?

葛涛:10月初跟朋友相约去太行山,跑遍了太行山石板岩乡大大小小的山头,去感受太行山的雄伟、博大和苍茫,去寻找宋代荆浩绘画的气势和意境。

由于太行山的吸引,11月再次启程,之前是晴天,后来连天阴雨,每天都在雨雾之中。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在能见度三至五米的情况下,开车带着两个朋友爬上了海拔1600米的一个高峰。路很窄只能单向行驶,冲破浓雾,盘旋而上,到了峰顶后,心胸豁然开朗,云海就在我的眼前流荡,山头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是纯净的、纯粹的、空灵的、虚幻的,云中的山峰是冷峻的、寂静的,我静静的感受这一切,真真切切的被震撼了!这种感受也是以我现在的心态,以我现在这种想面对自然、亲近自然的感觉才体会到的。

3

葛涛太行山写生  2015年

您现在为什么特别强调亲近自然?

葛涛:我在寻找可能对话的对象。以前我因工作缘故有机会去游山玩水,寻觅山野,这是心灵的需求,这种需求也是古代文人跟山水的关系。当我一个人融入大山的时候,那种忘我是难以言表的,虽然那一刻并没有画画,但是内心却在与自然交流。

现在我更多的是用对话来比喻人与人之间,人与很多事物之间的关系。走近自然的时候,你听到了山风,听到了鸟鸣,听到了溪水潺潺,你的心情随着自然给你的反馈而变化,这是你与自然的对话。而当你解读历史临摹古画的时候,就是在与古人对话,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寻找自己可以对话的对象,去跟它交流探讨,包括你看的展览,如果有作品打动你,就说明它开始跟你对话了。

4

葛涛作品   2016年

这次太行写生之后,您的个人风格会逐渐稳定下来吗?

葛涛:这几年我的绘画一直在变,我认为一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不是刻意的。这个风格也是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经过笔墨不断锤炼,自我修养慢慢提高,自然而然形成的。

前几年,我画的一批传统与现代形式结合的作品获得了一些奖,后来没有坚持走下去。我也曾想,是不是走了弯路,如果我在那个时候坚持下去可能会有更好的成绩。而我却为了某些原因进行了二次创业,去体味人生的另一种感受了。

人生有时就好像在爬山,到了山顶,你不可能再向上了,只有走下去,才可以选择更高的山峰。我用八年的时间一直在感悟和探索,虽然在谷底徘徊了那么久,但我看到了很多曾经没看到过的不为人知的风景,这些东西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的心变得更加宁静,让我对生活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我现在放下一切,回归绘画,尽情享受途中的风景和友情,能不能走到彼岸已不重要,我只管向前走就可以了。我觉得人生没有弯路,你踩在脚下的就是你应该走的路。

5

葛涛太行山写生   2015年 

现在的您看到了更高的山峰,似乎也找到了登顶的方法吗?

葛涛:我从没有如此超脱、安静,自己都觉得很新鲜,每一张写生都很有感觉,也很愉快。写生时,你看到的物象是自然界的特点和造型等,你的绘画要尽量符合它,瞎编出来的物象一定是缺乏认知,缺乏生活经验的结果。但是绘画最终的境界一定是在理解物像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是你眼中看到的而是你心里想到的,所谓“以我写物,以物写我”。而且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书法的传承,中国写意精神的传承。

有了这次太行的体验,您下一步的计划是怎样的?

葛涛:当我坐拥太行山云海时,自己心里很空,那一瞬间,我感受自己只是大自然的一颗尘埃。绘画创作更多的是要贴近生活和自然,寻找文化的支撑,寻找当代观念的融合,用最朴素的语言和真挚情感慢慢地诉说出来,这将是我下一步的追求。

6

葛涛太行山写生   2015年 

经商——绘画的生活准备

您刚才谈到二次创业所体味的人生另外一种感受是什么呢?

葛涛:为了生活,2008年我放下了画笔去开公司做业务,做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很空虚,很长时间不能画画,也很着急。于是我买了一台照相机,做完事情就去看当地历史人文风景,也去了很多没有人深入的地方。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行万里路的过程。虽然那几年我没画多少画,但是拍了很多片子,在路上也是一种积累。我觉得一个人四十多岁,梦想依然强烈却不去实现的话,肯定会后悔。

对艺术家来说,体验生活也是很重要的积累方式,您的从商经历对创作来说有怎样的帮助?

葛涛:我在商海摸爬过,在国营企业也做过团书记、经理,对人生有了一些感悟,到了这个年龄,我觉得应该明白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有一个词很好,叫“知止”。就是你知道的目标和归宿是什么!这么多年我对绘画充满了热爱,它让我的生活变的丰富,也结识了许多朋友和老师,它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以往的生活都是为绘画在做准备。

7

葛涛太行山写生  2015年

知止是对您自己当下很准确的一个描述?

葛涛:“知止而后有定”是《大学》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明确了应该达到的境界然后方能坚定不移。

从人生角度来讲,一个人一定要知足常乐,并且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往哪里去,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我放下所有的生意不做,安心的想回到创作状态上来,这就是我知道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在创作过程中,当你内心不是很强烈的想表达感受时,你要停下来,不然它会影响到你最初对画面的把握和掌控,在创作过程中该停的时候要停。画画不是你画的多少而是你思考的多少,思索比动笔更重要!

8

葛涛作品  2016年

收灯——点亮心中的明灯

您短短三年多时间就收藏了上千盏灯,最初灯的收藏是怎样开始的呢?

葛涛:很多艺术家都会有收藏,一个偶然的机会到寿县采风,在那里买到了第一盏唐代的省油灯,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我正在做灯具生意。我想人生可能就是一种安排,过去我是在卖灯,现在我突然收到了一个灯,可能是给我一种暗示,它点燃了我内心的一盏灯,而这盏灯就是我决定收藏古灯的一个念头。

从一念到执着,从第一盏到上千盏灯,我走遍了很多地方。有些东西真的讲缘分,有的灯在某个店里放了三年五年无人问津,我去一眼就看到了,就把它买下来。有一次卖灯的老人问我为什么要买这个灯,我告诉他这盏灯在等我,老人也很开心。还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盏非常喜欢的锡制油灯,讨价还价还不下来,扭头走了,在拉开出租车门的那一瞬间,后悔了,我必须把它买回来,我怕自己错过这个缘分。我感觉冥冥之中收灯是我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9

葛涛作品

收藏是否也能为您提供更多的感悟和思路?

葛涛:灯不仅与佛教有关,还与文化、民间艺术有关。如 “凿壁偷光”典故,古诗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灯在古代就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是向上的、美好的愿望的寄托。而且灯文化的内涵很丰厚,每盏灯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有的上面还有文字、图案、民俗故事等。在捕捉灯中的隐喻时,你会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美感或者禅意。

10

葛涛作品

您有没有想过用灯作为您的表现题材呢?

葛涛:去年也有大学邀请我去做了关于古油灯的鉴赏和艺术的学术讲座,我也仔细的写了一些东西,下一步我打算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去表现和诠释古灯文化。我第一次画灯也是很偶然的,刚搬家,门上玻璃空,我就拿宣纸随意画了几个灯,得到朋友的称赞。后来我总结,我在淘灯的时候,灯放在犄角旮旯,甚至一堆废铜烂铁中我都能一眼看到,这是“心中有,眼里就有”。通过我这几年的收灯过程,耳濡目染,很多灯不但进入了我的眼睛也融入了我的心,所以说当我想画灯的时候,笔墨就随着我心的感觉走了……

感谢葛老师接受专访!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