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凌简介
刘燕凌,63岁,号大愚,了痛居士,凹凸斋主。 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中国艺术家学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中国画学学会理事,安徽省工商联企业家与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萧龙士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绿色书画院副院长。师承黄永厚、郭公达。主攻山水、人物,尤以戏剧人物、佛教人物见常。
艺 术 家 刘 燕 凌
燕凌先生是多年的我老乡兄长。前几天他把他的小品集发到我的邮箱, 打开之后,果然不出所料,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但又 出乎预料,在熟悉的画面之间往往带给你别样的惊喜。有的还让你忍俊不禁,欢笑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沉思。
他的画以人物见长,既有戏剧中人,也有钟馗罗汉,更有生活所见,包括身边朋友,他都一一写来,仿佛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和这些人物交流对话。所以,他的画都被他赋予了新的生命,有情有意,一笑一颦,喜怒哀乐,皆成画作。 我特别喜欢他的戏剧人物。他所塑造的戏剧人物生动有趣,夸张有度,画面与戏文相得益彰,画中有戏,戏在画中,令人过目不忘。
而他的历史人物也别有风采。“老子出关”、“尔非鱼焉知鱼之乐”、“三个和尚没水吃”、“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等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心良苦。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又活了起来,给人以新的启迪。他还画了一些当下的人物,其中“狗蛋返乡”应该是他的神来之笔。“告诉侬阿拉是打的回来的。”多么有生活味道。
狗蛋真是让你可笑又可爱。燕凌先生的山水和花卉也有自家面貌。“中国工夫”、“远在地球背面的家”和“南国风情”,既有传统神韵,又有现代气息,画面背后可以看到画家的精心和感悟。 我一直以为境由心造,画为心声。如果一幅画除了好看以外,看不出画家的想法和追求,那么,这样的画是不足为品的。而燕凌兄的画让你观后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这可能就是画的份量和品位了。前几天漫画家韩一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他的创作感受,“思想比技巧更重要。”我非常赞同。试想,一幅精美的画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那再精美又有何意义呢。艺术是形式的,但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有文化的形式,有思想的形式。燕凌先生的画形式感很强,但蕴涵在强烈形式背后的思想更重要。他的画是有选择的,是有恢谐的,更是有意味的。
而这些画面背后的东西都源自他多年的积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的职业是一名牙科医生。他的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这与他的画看似没有关联的职业,却被他演绎的如此精彩。病人成了朋友,病友成了画友。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凹凸斋就可以看出他不仅热爱他的职业,更热爱他的艺术。他让许多凹凸不平的人获得平和和愉悦,而他却在凹凸不平当中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他从生活中悟出艺术的乐趣,从众多病友的痛苦中悟出快乐的重要。所以,他的总是那么恢谐幽默,那么让人开怀。生活往往是公平的,你的所有付出都是会有回报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燕凌先生已届耳顺之年,如今步入人生的黄金岁月,新的春天又开始了。他一生做的两件事,牙医和绘画,成就了他的人生,还将继续伴随他创造新的生活。作为老乡老友老弟,我真诚的祝福老兄,在艺术的海洋中不断畅游,更上一层楼。正所谓,功不唐捐,福寿双至,艺可永年。吴雪 于天鹅湖畔徽映阁。
注:本文作者为安徽省文联主席。
作 品 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