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雷
字雨田,安徽省宿州市人。198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系。199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课程班。现为淮北市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版画研究会(筹)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兼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安徽财经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从“刻意”到“随意”
——评李雷的人物绘画艺术
文|褚 海
解读李雷先生的人物绘画,仅用传统的画学理论去衡量显然是有失偏薄的。从他目前的创作状态看,他的绘画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和评价体系,应当归属于当代语境下大写意艺术的探索性文本之列。依照我的阅读经验,在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中,很少有人能把徽派版画和众多民间艺术的因素融入水墨绘画中去,并且保持着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在今天看来,他绘画中高度凝练的笔墨语言、抽象的造型表现以及简约的图式构成,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中国水墨画的笔墨内涵与精神魅力。
万古精忠武财神 66cmX55cm
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必然和他的出身经历、学养背景以及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质脱不开关系。李雷是皖苏一带颇有影响力的绘画艺术家,他出生于皖北宿州老汪湖畔的一个乡村,成年后定居在同属皖北地区的淮北市,在这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里从事专业艺术创作,并且还担任了多年的市国画院院长。在他至今为止的艺术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从事版画艺术的研究和实践,这显然是受到他家乡所特有的徽派版画艺术的吸引和感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雷两度负笈北上,先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设计系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得到了国内版画名家吴燃、广军诸先生的亲炙。多年来,他在版画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代表作《民乐系列》《古徽遗韵·青花系列》《走进老街·大红门系列》等影响甚大,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探究李雷的艺术经历,他的版画启蒙于著名版画家吴燃,吴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以独具特色的版画作品蜚声画坛。及至老年,他转而投入中国水墨画创作,在“如何把版画的绘画语言转换为国画的绘画语言”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对于版画创作的实践以及对彩墨艺术的探索,加深了李雷对传统绘画精神的理解和体悟,并产生了强烈的绘画革新冲动。
正义垂千古 66cmX66cm
如果说他之前的版画创作还多是从理性设计出发的话,那么在他转入水墨绘画之后,来自笔墨的“随意性”为画面带来了更多鲜活的味道。这次变革带来的首先是题材的变化。但是不可否认,与那些动辄便“笔纳南北风情、墨写古今风流”的人物画家们相比,李雷的绘画题材算不上丰富。他的绘画主要围绕三国、戏曲及佛教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或故事展开的,其中以关公、钟馗、罗汉等系列为人所乐道。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他在遵循大写意绘画“以形写神”和“随类赋彩”的美学主张下,吸收了年画、脸谱、皮影画以及木刻版画等民间艺术的因素。如关公系列之《正义垂千古》《读春秋》《忠义神武》《单刀赴会》、钟馗系列之《纳福图》《驱鬼图》《夜巡图》《酒醉图》《护福图》等作品,为了增强笔墨的表现力和画面的丰富性,他赋予了色彩在画面中的统领地位,以块面渲染来表达人体服饰的明暗关系和转折变化,同时又强调了大红大绿、非白即黑的对比性,以此烘托出人物的表情特征和动作形态。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他打破了西方造型体系中的比例关系,变具象为抽象,尽可能地体现出笔墨的写意性,然后他抓住了最能传神达意的眼神、手势和身姿,寥寥数笔即可神韵毕现。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绘画通过对形象的夸张变形,使之与笔墨和色彩之间形成一种视觉上的错位感和荒诞感,而这种荒诞感又在不经意间传达出憨顽稚拙的审美意趣。这就是中国大写意艺术的魅力与生命。
千里走单骑 66cmX33cm
李雷的绘画带有明显的装饰性特征。之所以能产生这种审美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他借鉴了年画、剪纸、汉画像石等民间美术中平面化构图方式,另一方面要得益于对透视关系的处理。在三国人物故事系列之《桃园结义》《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等作品中,他吸纳了中国山水画平远、高远、深远“三远法”的形式法则,通过疏密、远近、明暗等构成关系去组织经营,画面中虽然只有寥寥数人,但整个场景却勾勒出磅礴气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在他的作品中,人物、色彩、题款、钤印等诸多元素近乎完美的融合,不难看出李雷在绘画道路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
托钵罗汉 45cmX33cm
大约在前年冬天,李雷将他的微信名修改为“仁勇·赐福”。熟悉他的朋友都明白,这个名字与他近年来所痴迷的关公和钟馗两大绘画主题有关。众所周知,关公和钟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分别被赋予了“忠义仁勇、驱邪纳祥”的文化内涵,这也因此成为历代画家喜爱的绘画素材,他们以各种造型入画,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经典图式。李雷延续了前人对“关公仁勇、钟馗赐福”的文化认知,并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出新的艺术图式。他画的关公和钟馗或冷眉横刀、或怒目挥剑、或虬髯飘拂、或憨态可掬……在粗朴古拙中呈示出一种正义之相、威武之气。单从情感方面而言,这类题材是出于对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精神的褒扬和崇拜。如果要置于宏观的角度去解析,则证明了他的艺术野心:走一条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创作之路。
桃园三结义 66cmX33cm
因此,李雷的绘画还绕不过一个关于现代性的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曾说:“……如何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为根基,融入现代的创作理念,走一条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创作之路,这是我艺术道路上毕生的探索和追求。”从他的探索迹象来看,他是以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念为母体,融合了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韵味和西方绘画的色彩观念。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面临着诸多困惑,但与同辈画家相比,他已悄然间以加速度的方式前进了。我坚信,在他不断探索进取的道路上,一定会达到更新的艺术高度。
己亥初夏于山东菏泽懿籣堂
作品欣赏
蜀汉五虎将之张飞 62cmX31cm
蜀汉五虎将之关羽 62cmX32cm
秉烛读春秋 132cmX22cm
三英战吕布 132cmX22cm
空城计 66cmX33cm
钟馗浩然正气图 66cmX66cm
驱邪护福图 66cmX43cm
浩然正气图 50cmX40cm
伏虎罗汉 33cmX40cm
三顾茅庐 69cmX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