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鸟随笔四:灵魂的振动 宇宙系列记事(十五)

日期:2019-10-16 15:12:34 来源:卓克艺术网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华鸟随笔四:灵魂的振动 宇宙系列记事(十五)

图片1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4-哄笑方块的顽固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4,Sneer at obstinate block. By Hua Niao

既有的诗意越来越远了,我依然留恋那诗意中的栖居。且让灵魂栖居在诗意中,但或惬意,或愁闷,那都很好。

倔强的艺术,如果不去深入,它也不会敞开大门。

油盐酱醋、柴米衣行,水电煤、收入和支出,都是生活,愿不愿意做,结果都要做,艺术是源于生活也好,高于生活也罢,过好了生活,方谈艺术。

然而,创作还是要远离油盐酱醋那些事儿,否则,艺术之门会紧闭。当我安排好了工作室和生活起居的家,变化就来了。

工作室和家就像隔壁邻居,既要相干,又不相干;就像艺术和生活,既不相干,又会相干,并连接着创作。振作起来,让灵魂振奋起来,读书和创作,切勿漏掉灵感……

创作既不狂妄自大,又不讨好市场;创作就像在汪洋大海中航行,只有全力以赴的探寻,没有迷失方向的闲暇。

在不争的事实中生活,人生本来就很现实。即便是在焦虑中,心也要静下来,以便寻找乐意的。

图片2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5-逃脱环锁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5,Escape from ring lock.  By Hua Niao

自负在轻松中摆动,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一道光照进心坎时,灵魂在摆动中振动,并唤醒对生命的虔诚和祈祷。

我该怎么做?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家?——在还没有答案的时候,就让疑问回旋在脑海,直到情感更加饱满……

灵魂在大脑中振动,唤起记忆和思想;依然在创作上执着的话,那就坚持下去,直到艺术色彩更加丰富……

灵魂振动了全身,焦虑、痛苦变成了快乐。当浮想回过神来时,好奇的纽带连接到先知伟人们的故事上,让我看看关于宇宙的真相。

在弦论(弦理论)中有一位和黎曼具有同样贡献的数学家拉马努金(Ramanujan),他发现了重大的秘密,并提出:我们只能在二十六维与十维中定义弦论,否则就无法用弦论整合已知的物理定律。

这一下子跳到十维,已经很难理解,因为我们生活在四维的时空中,更不用说二十六维的概念了,但是,我们终于知道宇宙怎样的宽广。

拉马努金证明了:弦论只有在十维中才是自洽的,即产生现存宇宙的维度数一定是10。

他给了超弦论数学的解释,还留下了4000多个公式,年仅32岁,于1920年早逝。其中很多没有被证明的公式,后人们研究之后,总结出:拉马努金模函数(Ramanujan funcation),包含了高达二十四次乘幂的数学式。还用他的名字发表了“拉马努金黑洞公式”。

这些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得出和算出呢?

时间不是问题,智慧才是真谛!时代之光如练,玄乎变得清晰;弦论(弦理论)被确立了,这是一个可以解释所有的自然基本定律。

图片3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6-忧愁的乐园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6,Paradise of Paradise.  By Hua Niao

科学家这样形容道:若把宇宙比作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水中泡沫,不断产生,也不断湮灭。我们的世界就像由宇宙弦演奏的壮丽的交响乐!

提到基本粒子,时必返到1925年,以玻尔、玻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对原子运动做出了数学描述,即量子力学。

如今我们即便不知道量子力学,还可以照样用手机;但是了解一下,也不会生病的。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本来不和谐;要和谐的话,就是创造万物理论——这是弦论的课题,也是描述宇宙的物理。

量子力学观点在于:1、量子(quanta)作用力是由于不连续的能量包交换而产生;2、不同的作用力的产生来自于不同量子的交换;3、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知道次原子粒子的速度及其位置(海森堡测不准定理);4、粒子有可能以有限机率进行穿隧或量子跳跃,并穿越不可浸透的障碍物。

图片4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7-抵抗降落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7,Resistance to landing . By Hua Niao

次原子粒子有多大?次原子就是比原子还要微小的粒子。以薛丁谔和海森堡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量子力学中验证了。那么原子有多大?

1毫米(mm)里面有100000000000个原子核。原子核的半径大小为10^(-15)m,就是1费米(fm,飞米)。1毫米(mm)=100000000000费米。极小。

原子的半经大小为10^(-10)m,原子核是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质量是原子的99.9%以上,就是说原子中起作用的部分。

物质从小到大:1、电子/半径大小10^(-22)m,2、质子/半径大小:10^(-16)m,3、原子/原子核半径:10^(-15)m、原子的半经:10^(-10)m。4、分子直径:10^(-10)m。分子由原子组成

天哪!这是现在中学物理科里的波尔模型中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先驱们通过弦论成功地整合了四种自然力中的三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量子力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离大统一理论近了一点。还没整合的是万有引力。

在量子力学中的事迹中,具有重大突破的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由杨振宁和米尔斯于1954年发现。杨振宁等许多科学家认为,已有的标准模型一定不是最终的“大一统理论”。就是说,以光子、即光的量子为例子,弱作用力和强作用力是源于能量量子的交换。

通过实验,在1970年代证明该理论可以解开所有核子物质的秘密,是最精确的计算来解释电子与光的交互作用,是解释有关于次原子粒子的任何实验数据! 

图片5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8-消除降落的杂念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8,Eliminate the idea of landing. By Hua Niao

后来通过很多科学家的努力,引入了“对称性自发破缺”和“渐进自由”的观念,发展成为 “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

怎么听起来就像禅宗的观念呢!像我这样凡人想要理解几个定律都很困难,但是,科学揭示的真相,无疑是吸引人的,也是有趣的。

这一理论中的杨·米尔斯方程式是数学上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是微积分!我又头晕眼花了!

最通俗的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别称:非线性数学物理方程,非线性演化方程)就像万能的定律;不论在理论,还是应用上,都被用来描述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天文学、大气空间科学、流行病学、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化工循环系统等领域中的非线性现象的数学模式!

微积分在逻辑上的混乱,没有影响到它在应用中的卓越功能。因为这以极限理论为基础。主要提出者是牛顿,并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阐述了。

极限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和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公元前146年)。那时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哲学家可能也是科学家,科学家可能也是艺术家。

量子力学中的主要观点·海森堡测不准定理说: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知道次原子粒子的速度及其位置。

怎么不可知呢?科学不是通过验证可以确定的么!

图片6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30-不断重复升级的组合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30,Repe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pgrade. By Hua Niao

强悍的宇宙,人不去发现它,它也不会告诉人。科学的发现,让我们一点一滴的认识到:宇宙大到无穷大,小到无穷小。是多大?多小?新的发现,如果得不到验证,科学的步伐将停滞。

脑筋回到创作上来——从虚无渺茫中来,在茫茫的中消失,2000年,我确定了《宇宙系列》的七篇章:诞之篇、交之篇、奏之篇、合之篇、护之篇、灭之篇。

常常自问:这是看穿红尘吗?

除了看,就是睡着,要么在冥想和梦里看,——瞧、视、察、瞄、探、白、瞪、相、眺、睨、鄙视、瞻仰、瞩目、举目、守望、盼望、期望,我一直在看。看穿,是安耐不住了,就一头扎进艺术中。

这算是什么寄托吗?答卷在作品和随笔、对话中。

图片7

华鸟 宇宙系列-升之篇29-越过厚壁

Cosmos Series - Forth:Sublimation 29,Through thick wall. By Hua Niao

记得中学生物课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然而,我今天的身体依然感觉不到它们。

细胞(cell)于1665年就由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年)发现。雷文霍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32年)发现活细胞。

经过几百年,细胞由电子显微镜揭示了。身体里有无数的细胞和微生物细胞,每个细胞内时刻都发生着像宇宙一样的景象。

细胞和宇宙连在一起了,人就是一个小宇宙。这是巧合吗?

恒古的智慧“一生二”,近代的发现“细胞分裂”出的细胞,各自发展,展现出无数的平行空间,并遗传和复制,如同穿越时空。

哗啦啦的一道光划破云雾,照进我心坎,温暖了孤寂的身心,肠胃舒畅了。

看待生死存亡,可以很平静,也可以恐惧,这都没关系,只要有信仰,振奋起来,振动到激发状态。在灵魂和艺术共生中,灵魂给些力,作品就阐述,艺术好开花结果。

——华鸟随笔五 待续

图片8

华鸟:国家一级美术师。年北京大学特任讲师。

Hua Niao: National First Class Artists(China). Special lecturer of Peking University.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