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秦漢印章刀法雜談

日期:2020-11-04 11:14:12 来源:卓克艺术网
关联艺术家:

资讯 >臨摹秦漢印章刀法雜談

劉鍇齊

古今印人论篆刻刀法甚繁,大抵有数十种之多,综其要者,不外乎冲切二法。概冲刀取流转婉约之长,如江河溪水之奔走,浩浩然无穷尽也;切刀取斑驳陆离之意,如数千百年之沧桑,浑浑然追古人矣。

今之印人用刀,继承古法者有之,以无法为有法者有之,乃至于钎锤凿锉,无所不用其极者,亦大有人为。愚以为,治印者,首重传达印文之意境,其次表现艺术之技法;技法当为意境服务,所谓“技”应乎“道”是也。过于强调表现力,易入野狐迷途,但见刀光斧影,实在不知所云。但无“技”则“道”无所形,虽有千转万回之理论,却“治之无法”传之不远。可见,基本技法亦不可不言,不言则左无以正“杂法”,右无以辅“正道”。

试观汉印之刀法,因其铸者居多,不可见原刻之法,以临印之悟叙之,亦未能入方家之眼,权作抛砖引玉而论。汉白文印用刀,冲切之争,自清中期以来,多有论述,大抵以效果而约束过程,“光洁”说与“斑驳”说不同而已。吾临汉白文印,唯以冲刀为主,但冲中多带顿侧,以求石质天真致残之趣;又区分线条之粗细平转,调整刀身走势,概粗则侧、细则直,平则深、转则浅;细白文、鸟虫篆多以单刀为之;满白文当注重留朱之线条,所谓计白当黑,唯圆转处须小心收拾,笔意为先。

试以本人临刻汉印为例述之:

※  平正自然者,遒劲安样,工稳古朴,外拙内巧,端庄凝重。线条方中寓圆、平正厚重,笔势圆润流畅,挺拔有力。用刀时侧刀平冲,兼用披削。收笔处挑起,除较粗处以切刀收拾外,余皆以刀刃带过。

1

※ 线条细劲变化较多,以单刀冲线。体现笔意之起顿转接收等处,驻刀顿涨,以刀身挤压出重笔。刻较脆的石料,可以出现线条两侧自然残缺,易出别样意趣。

2

※ 玉印文字精致,章法严谨,笔势圆转润泽。故平刀直下,古人谓之“切玉法”。虽平直规整,但通过线条走势的把握,消除板滞之感,反而展示出庄重典雅,凝炼稳妥,高古秀丽的审美情趣。

3

※ 鸟虫篆富于装饰,其书体屈由盘绕,笔画变化为鸟头或虫鱼龙等形态,线条极尽盘曲婉转错落之能事。故用刀宜单刀缓冲,多顿多侧,随字形而变换刃部受石的多少、轻重、快慢。先提炼出线条,再补充细节之鸟鱼头尾等。

4

汉印中的肖形,造型准确洗练,用刀简洁、从容,细节部位表达精细。故用刀应先抓住造形,特别是面、块形态的边线力度,遒曲往来的线条变化,整体空间的布局匀称等,无一不要在运刀中详研。

5

※  先秦私印,多凿制,印文笔画秀美可爱,字体依形附势,随遇而安,结体疏朗茂密相融,极为和谐统一。故用刀时应极富变化,宜巧而尽意,兼顾刀笔,特别是起落转折处,更要见到笔墨情趣,以求古朴生动。白文印边栏务必逼于印边,否则意趣顿失矣。

6

※  汉私印高古新奇、生动沉稳、浑穆玲珑,形制上也变化多端,其用刀也各有情趣,无法一一述之,谨举数例以观之。唯朱白相间印,利用感观错觉,造成比重均衡,浑然一体的视觉效累,故白文宜满、朱文宜细,而留朱之处宜相等耳。

7

秦玺汉印博大精深,蕴意无穷,妙趣横生,概用印为当时生活之要事也。发之于全民,混迹于自然,是道之本也;传承千载,合于血髓,是文之精也,我辈学习岂有穷日哉?!后生浅见愚识,不能得其万一,徒作抛砖引玉耳,望有识者不吝教之。

壬辰始夏石甫于云月坛城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