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代的神秘支架

日期:2020-12-22 09:59:37 来源:北京湛然

拍卖 >来自古代的神秘支架



小编见到此物的第一反应是——放我的IPAD正合适嘛

没文化真可怕!小编倒是想放,可惜不是它的主人,只能留待有缘人,举回家,想干嘛就干嘛,今天放手机,明天放碑帖,后天放镜子,只要您想的到的都可以付诸实施。


黄花梨螭龙纹镜架为黄花梨木制,制式珍罕,黄花梨纹路若山峦耸立,设计典雅,尺寸可人。素边框,托板与撑架纳入底座臼窝,以供旋转起降,支起或折叠平放,惟牙子下挂,锼出垂云,腿足出人意料的做成内翻马蹄,马蹄高俊挺拔。镶装透雕常见的螭龙、卷草作为方台正面花板,螭龙卷体,身尾呈草叶纹,上下错落,象鼻,张嘴,螭龙头部有演变成花草之势,这种纹饰频繁出现在明代嘉靖、万历经天启、崇祯时期的瓷器、玉器和家具上。整体镂刻疏密得当,雕琢物象圆润而刀法精湛,庄重威严气势之外,又有曲线的柔软之感,整体造型自台面往下弧度凹凸转变流畅,曲线精准不失弹性。小巧可爱,格调高雅,刀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榫卯精巧,设计严谨,加工精细,颜色古朴自然,是镜架中的精品。架具是立体支撑承物,不同于利用平面承载物品的架格,其中衣架、盆架、灯架和镜架是传统家具中较为典型的架具品种。镜架是古代用来承托镜子用的架子或台子。镜架的形制多种多样,有座屏式、折叠式、宝座式三种基本造型。单独使用的镜架一般都很小巧,结构也比较简单。有一种与交椅相似的镜架很有特点,小巧而精美,称为“交椅式镜架"。汉代以前的镜子一般放在镜盒中。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高型家具的出现,出现了较高的镜架。虽是家居小物,但架具使用率非常高,古人的架具既实用又美观,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一点也不输现代。

Lot417

明 黄花梨螭龙纹镜架

黄花梨

H32 cm、L32 cm

起拍价:150,000-200,000


//////////

《铜掐丝珐琅御制桂枝诗文挂屏》为木、铜复合制成。挂屏微呈圆形形,边框为红木制,表面雕刻卷草花纹,边框上部附一铜制鎏金云蝠如意头形挂钩,屏心外框制有鎏金边沿,屏内心为浅蓝色珐琅质地,掐丝“卍”字锦地,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硕果累累的桂花树,盛开的桂花挂满枝头,描绘了一派金秋美景。屏心上半部分,饰有鎏金御制五言“御制咏桂”诗一首,于敏中题款。此屏构图简洁明快,色彩艳丽,整个画面充满生气和诗意,诗书画印俱全,为乾隆掐丝珐琅的精品。

根据乾隆年间的陈设档所记载的挂屏陈设来看,挂屏作为陈设出现在各宫殿内。于敏中字叔子,一字仲常,号耐圃、重棠,清金坛人,乾隆二年状元,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于敏中少年得志,凭着他的精明强干和惊人的记忆力,长期受皇帝的宠爱,乾隆帝廷谕多出其手,以擅书御题闻名。


Lot405

清 铜掐丝珐琅御制桂枝诗文挂屏

D63 cm

起拍价: 120,000-150,000



//////////
《南红玛瑙寿桃纹花插》立体圆雕,器中空,利用材料本身的红、白颜色巧琢出树干、叶形及寿桃。树干中有孔可插花。此器颜色红润,巧妙借助材质自身的天然颜色,口呈桃形,外壁雕为桃的枝叶形态,浮雕寿桃置于桃枝上,桃身对称中分,犹如小桃初熟,挂枝摇曳,生动逼真,玲珑优美,色彩搭配亮丽和谐,浑然一体,将南红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匠心独具,承置书房案几,意境怡然。

花插属陈设用品,内可插物。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多呈筒状,清代宫廷文房用具中花插样式较多,其中树桩形花插较为典型。此件花插是清代俏色作品之佼佼者,也是清代宫廷的重要陈设器。


Lot407

清 南红玛瑙寿桃纹花插

南红

H9.5 cm

起拍价:90,000-120,000



//////////
哥窑花口碗呈花口菊瓣形,敞口,深弧壁,瓜棱腹,高圈足。胎体较厚,里外通体均施仿哥釉,花口处施酱紫色釉,以摹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釉色灰青,釉层开片,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外壁开片较大,内里及足部的片纹细碎,釉质肥润,平整光亮,光泽度较强。传世的哥窑瓷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釉面光洁度偏低,有油腻感,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造型有菊瓣碗、鸡心碗、菊瓣盘、折沿盘、撇口盘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金丝铁线是对传世哥窑瓷器釉面裂纹的专有称谓。传世哥窑瓷器的釉层肥腴,开细碎片纹。纹路分两种:一种是釉裂形成大开片的黑色纹路,俗称“铁线”;另一种是釉裂形成小开片的金黄色纹路,俗称“金丝”,合而即有“金丝铁线”之美称。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坯体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冷却的过程中釉因收缩率大而开裂。紫口铁足是宋代龙泉窑、哥窑和官窑的器物,往往在口部边缘的最薄处隐约露出灰黑泛紫的胎色,而足部无釉处呈现出铁红色,即所谓“紫口铁足”。这是因为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即“铁足”,胎骨还原作用较弱而有一层薄釉的口沿部分便呈现灰黑泛紫的“紫口”。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

Lot366

明 哥窑花口碗

H5.5 cm、D13 cm

参阅:玻西瓦尔·大维德爵士(Percival Divid 1892-1964)藏品

起拍价:70,000-90,000


各位老师!本次秋拍湛然除了真·无底价生货书画专场之外,在麟凤吉光文玩杂项专场中,也有多件拍品值得关注。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