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是我国原产花卉,山茶花多为重瓣的红色及淡红色,亦有白色。早在北魏正始四年至北魏永熙三年间的花卉专著《魏王花木志》中就有记载:“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
关于山茶花的形态及开花时节的描述,最早可能是唐代段成式的笔记《酉阳杂俎》:“山茶花,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续集卷十·支植下)”。
谢稚柳 山茶文禽
82×37.7 cm
成交价:RMB 69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花中娇客 品行非凡
其次,山茶花即使经历初春风雨,也能保持常开不败。还是陆游有诗云:“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这首诗抓住了山茶花最突出的、最珍贵的特性,绽放于梅花之前,经历清明风雨,依然花败于桃李之后。且山茶即使在花落之际,也是整朵花静静落下,花瓣与花托不分离,仍保持着在枝头的状态,不会像桃李花瓣散落随风飘舞。
胡絜青 山茶双禽
98×50 cm
成交价:RMB 63,250
中国嘉德2020秋季拍卖会
明代更有文人将山茶花的花格归集成“山茶十德”,而明代戏曲理论家、戏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更将山茶花归于神仙极品:“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文化输出 超越国界
历朝各代的文人不仅用诗文品鉴赞扬山茶花,也会勾线墨染描绘山茶花。虽然很多山茶花画作真迹已失传,但可从画谱记载和诗中嗅到一些线索。《宣和画谱》记载宋徽宗时宫廷收藏有自唐末以来8位画家31幅以茶花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有唐末、五代时的画家滕昌祐的《山茶家鹩图》,后蜀著名画家黄筌的《山茶鹑雀图》、《山茶雪雀图》等。
陈之佛 山茶寒禽图
60.5×33.5 cm
成交价:RMB 90,200
中国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
于非闇 山茶锦鸡
95×45.5 cm
成交价:RMB 2,070,000
中国嘉德2016年秋季拍卖会
山茶花不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席之地,日本在平安时代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也让山茶花在日本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用在当时中国已普遍使用的“海石榴”一词,作为山茶的别称。而日本现在使用最为广泛表记山茶的汉字是“椿”,如字形所示,既是宣告春天来临之木。
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