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闫玉敏界首彩陶艺术馆

日期:2021-09-12 23:19:55 来源:商务旅游网
关联艺术家:

资讯 >探访闫玉敏界首彩陶艺术馆

作者丨檀力、闫小敏

7月10日上午6时,蔚蓝当空的炎夏,开着小轿车,乘着凉风,带着孩童般的纯真,和事先约定好的,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闫玉敏的女儿、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闫小敏、中央美术学院安徽校友联络处副秘书长王奇峰,奔向盼望已久的中原十三窑闫玉敏界首彩陶艺术馆。两小时后,途经阜阳市颍川区,请上阜阳市民革中山书画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邓平原,并参观了他的画室。又经一个半小时的奔波,终于抵达闫玉敏界首彩陶艺术馆(福建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题写),界首市彩陶博物馆(界首籍当代书法家、安徽省博物院高级美术师荆涛题写),界首市伟盛古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伟先生、邢淑芹女士,热情地接待我们一行人。

8

雕琢匠人,质造非凡,界首市伟盛古窑有限公司,是以传承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烧制技艺”为主的民间企业。该企业设立在界首彩陶发源地“十三窑”腹地,公司秉着传承和发扬界首彩陶为己任,其制陶造型、拉坯、配料等烧制技艺既保留本土古老的制陶技术,又吸纳剪纸木板年画、唐三彩等民间艺术遗风,所制作品既蕴含拙朴的乡土民风,又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公司负责人孙伟、邢淑芹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和跨界视野,特邀请闫玉敏等专业艺术家来公司作艺术指导,吸收学院派雕塑和禅宗文化,并以中国书、画、印等艺术,延伸界首彩陶技艺、丰富彩陶器型、尤其实现了艺术观赏和实用性相统一的陶艺文化。伟盛古窑有限公司以得天独厚目的地理环境,开明创新的思维和丹青妙手的艺术工匠团队,开辟了界首彩陶的新面貌和新境界,使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瑰宝界首彩陶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9

创新时代,发扬光大,公司制作工序,一、拉坯:用旋转轮法传统手工技巧,把整块泥料(经过选泥、活泥)用手工拉制薄厚均匀,拉出自己设计的造型,上下调和一致,造型美观大方,这是制陶艺人多年功力才能学会拉坯的技术。二、修坯:采用旋转法用修坯刀修出需要的薄厚度。三、施化妆土①粉土:是用于三彩刻画坛罐的底色。②白土:是用于三彩刻画坛罐的表面化妆土,用于刻画线条不可缺少的过程。四、刻画:用竹签在器皿造型外表画上不同的图案。五、配釉:是以铅釉或无铅釉为主要原料,加以辅助材料用球磨机调和均匀。六、烧制:①素烧:把刻画好的陶器坛罐阴干后,进窑点火控制温度烧制。②釉烧:把配好调和均匀的釉料上制素烧过的坯胎外层,进窑点火烧制。

10

界首彩陶,器型古朴厚重,刻画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艺术实用兼备,享有“东方之秀”的美称。作为扎根安徽民间古老而纯朴的传统民间艺术,不仅是当地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更是当地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和升华,具有独树一帜的、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因其独一无二的传统制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

界首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交界处,为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水穿境而过,而遍布颍河两岸的是岁月变迁下历经河水冲刷而沉积下来的黄胶泥土层。黄胶泥具有坚韧的弹性和可塑性,便于塑造千变万化的形态,而且烧制出的陶器胎质细腻,胎体厚重。这里的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着自己的生活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温和的气候特征,优渥的地理环境,匠心独具的人们,天时、地利、人和,孕育出了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界首彩陶。

12

界首彩陶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散布于13个村子,因每个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为生,并且村子均以陶窑为名,因此,俗称“十三窑”,即:卢窑、魏窑、后魏窑、计窑、前计窑、朱窑、尹窑、高窑、盆张窑、田窑、沈张窑、韩窑、王窑,现属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管辖。

13

界首彩陶,又称三彩刻花陶,是中原与江淮地区陶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陶瓷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善和系统的民间陶器制作工艺技术。其工艺传承于唐宋时期的民窑,绵延流传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其承借唐三彩风格,根植于淳朴的乡村民风之中,不仅汲取了当地传统民间剪纸、木版年画、戏剧等民间艺术精髓,更继续秉承着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艺人们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

14

界首彩陶的制作采用手工拉坯、模印、刻划、剔花和彩饰等艺术技巧,通过民间艺人随心所欲、简练遒劲的笔触而呈现出生动传神的画面。在胎面的制作上,界首彩陶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着色剂用料除了以铜、铁为主料外,还加入了石英粉,使其在烧制过程中与化妆粉土发生反应而产生彩陶的主体釉色绛红色,从而与白色化妆土对比形成了“红地白花”的独特风格。在刻画题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以一幕幕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卢山义的"刀马人"系列是其代表;在烧制方面,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随着时代的发展,界首彩陶的刻划题材也在不断丰富,除花鸟鱼虫外,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传统戏剧场景也被“搬”上了陶坛。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划主题更加鲜明。在装饰技法上,采用特殊的刻划工具,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

15

界首彩陶遵循曲直结合、变化与统一的审美特色:轮廓线大量运用弧线,千变万化,极度夸张。侧面看,坛罐底部到颈部都是由弧线组成,充分彰显腹部饱满、丰硕的视觉效果。而颈部至口部则运用少许直线,与弧线映衬。这种以弧线为主、直线为辅的设计,可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从而体现曲中有直、柔中有刚的意蕴美,形成了界首彩陶统一、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另外诸如对黄金率的无意识应用、空间的处理、画面的布局等巧妙组合,创造出了界首彩陶独特的艺术个性。

16

界首彩陶也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社会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提炼和不断创造的结晶;从单纯的摹拟刻划到综合的艺术创造,从偶尔的发现到熟练的掌握。

17

界首彩陶扎根于纯朴的乡村民风之中,融汇了不同地域、不同工艺门类的艺术风格,虽历经千年,仍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着古老纯朴的风韵,更形成了“器型古朴厚重,刻花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艺术实用兼备”的艺术特征,具有独树一帜的、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2006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界首彩陶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为今后界首彩陶更好地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8

近年来,响应国家号召,界首市委、市政府依托田营“十三窑”的制陶历史,高度重视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开启了“彩陶特色小镇”建设,建立了“十三窑”窑址生态博物馆、界首彩陶博物馆、大师及名家作品专题馆、艺术家创作研发中心、闫玉敏工作室、闫玉敏艺术馆,彩陶制作室、教育体验室、国际学术交流展厅、彩陶文化风情街等,进行彩陶工艺传承及研发设计、人才培养及创业,同时进行彩陶艺术宣传及文化交流、开展互联网销售及会展交易、开发文化旅游及休闲观光,为重现和展示非遗精彩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19

不仅如此,2019 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其中一个项目——涵盖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特色美食、玉器、文化创意类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10余类别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即有界首彩陶亮相,展出了界首市国家级非遗界首彩陶传承人制作的界首彩陶作品,让“入宫”过年的人们见识了界首彩陶的魅力。

20210324c0101_b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界首彩陶,以其古朴精美的造型及釉色而极具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更是馈赠珍品,曾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与外宾及外国政要、被多家艺术机构和彩陶爱好者收藏、也被作为民间工艺品畅销海外。

20210324c0102_b

坐落于界首市田营镇李能村的,闫玉敏界首彩陶艺术馆,是界首彩陶文化的代表。闫玉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女雕塑家,参加过淮海战役雕塑、莫高窟雕塑等创作,奋战在创作一线达60年之久。

20210324c0103_b

走进闫玉敏工作室,琳琅满目的彩陶作品整齐排列,比如李白醉酒、莫高窟十五件、中原十三窑等系列作品,还夺得了全国各项大奖。一件彩陶工艺品要经过拉胚、修胚、施化妆土、刻画、配釉和烧制等制作工序。据介绍,一件中型的彩陶工艺品的雕刻往往需要一天才可以完成。

00300455247_1c47f934

另外,在闫玉敏工作室还可以亲手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沾一手泥巴,获满身快乐。

00300455248_782342f4

参观间隙,闫小敏、闫小敏、王奇峰和邓平原三人,在公司会议室,泼彩挥毫。檀力赞叹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让生活更艺术”,希望通过展示并推广闫玉敏的界首彩陶艺术品,举办高端彩陶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能让海内外各界人士,了解、热爱、拓展界首彩陶,让它真正融入生活之中。一到一小时,闫小敏的大写意《年年有鱼》、邓平原的山水画《云山雨后》、王奇峰的行草书法《佛前观莲》,书画精作,完满完成。

00300461493_5c1d9136

闫玉敏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52年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美院)学习,1954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毕业。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装饰雕塑研究班研究生,师从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王临乙、郑可等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Cgqg11c1DdiAGOrTAAAysVF6T_4848

曾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程、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大厅浮雕工程、《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浮雕》工程、敦煌莫高窟佛像复制工程等重大雕塑工程。1973年为安徽马鞍山李白纪念馆塑《李白像》,由郭沫若先生审稿、沈从文先生指导并担任顾问、刘开渠先生定稿。1984年完成安徽大泽乡《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纪念碑》,后被中国邮政于1991年7月选作纪念邮票及明信片并全国发行。1994年创作出中国第一件大型烧陶艺术品《水月观音像》。1988年退休后仍然创作不辍,将学院派雕塑艺术与民间工艺结合,将敦煌艺术形象进行复制和创新。1990-1993年被敦煌研究院美术所聘请协助与日本国合作复制莫高窟八个特窟内部的彩塑雕塑工程。1994年与胞弟闫玉昆共同按照龟兹风格为克孜尔石窟前创作了《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铜像》,并在新疆克孜尔石窟艺术研究研讨会上得到学术界一致好评。1995年依据敦煌榆林二窟壁画水月观音创作了第一件大型烧陶艺术作品《水月观音》。1998-2010年为安徽肥西县紫蓬山佛教旅游开发区创作了在山崖上的五百罗汉高浮雕及与山体同高的三尊三世大佛(高21公尺)。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皖南新四军女战士》(与程启明、闫小敏合作)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回展”在北京王府井展出并于全国巡展后被厦门市和平公园收藏。2010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2-2018年从事国家非遗文化界首三彩陶民间艺术与学院派雕塑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探索研究工作。

QQ图片20180104172324

界首三彩刻花陶,在界首本土上生产、成长,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当地的一种文化,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风格。作品的风格很夸张,突出运用很简练的笔触,把人物性格表现出来。界首陶器是一种土东西。然而,越土,也越最自然的,最国际的。


编辑: Kevin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855113454、18655196869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