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闻
-
笔墨交响里的新境开掘 —邵大箴眼中李俊花鸟画的传统突围与当代范式李俊(左)与邵大箴生前(右)合影扬子晚报网8月19日讯 (记者 王国柱)近日,“大道箴言——邵大箴先生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落幕。这场汇聚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业界翘楚的...查看详情
-
陈妤姝|乾隆帝的两副面孔——18世纪英国的乾隆形象建构乾隆帝的两副面孔——18世纪英国的乾隆形象建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妤姝摘 要:1793年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一新闻事件使得欧洲各界对乾隆帝的形象产生了好奇。英国艺术家围绕此次出使创作了一系列以...查看详情
-
从岭南文脉延展到泛东南亚视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底色与远眺“博物之知”展览现场,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3年,摄影/彭靖撰文 姚佳南编辑 叶滢从广州海珠区的地铁昌岗站C1口出站,一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两层半黄色小楼被包裹在大厦一层的挑高空间内,这是乘坐地铁前往...查看详情
-
专 访 | 刘万鸣:文化传播的效能取决于学术对话的深度【编者按】日前,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率团赴罗马参加“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闭幕活动,并赴意大利、法国多个艺术机构调研,推动艺术交流合作。为此,本报专访刘万鸣,听他讲述对此次欧洲之...查看详情
-
从传统丹青到世界画卷 画家李俊获国内外专业领域高度认可扬子晚报网5月19日讯 (记者 王国柱)“在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交融中,构建起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既赢得了专业领域的高度认可,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近日,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查看详情
-
安妮卡·易的“进化”世界:一场重塑生命感知的系统更新之舞“安妮卡·易:另一种进化”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5。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美籍韩裔艺术家安妮卡·易(Anicka Yi)2016年的影像《味道基因组》(The Flavor Genome)与一场虚构...查看详情
-
一本书让你“思接千载”:用115件珍贵文物串起古代中国《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在活动现场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信出版集团联袂推出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于2025年5月17日正式亮相国博青年文化自信新场域——...查看详情
-
国际博物馆日:探寻PSA、中间美术馆、广美美术馆的文化定位国际博物馆日海报(豆包生成)作者_刘鹏飞2025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已确定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该主题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布,旨在探讨博物馆在全球化、数字化和社会快速变革背...查看详情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落户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看·见殷商”大展将举行5月12日上午,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介绍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情况,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北京市通州区人...查看详情
-
“鸣沙”:来自敦煌的十种或更多的回响撰文 刘林编辑 姚佳南在上海敦煌当代美术馆特别驻留项目“鸣沙”的现场,艺术家杨振中对一件旧作进行了升级。2006年,在上海艺术家自发组织的“38个个展”中,杨振中首次呈现了这件最初名为“我有一个梦”的声音互动装置:...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