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时代 与美同行 | 庆祝《美术报》创刊30周年

日期:2025-01-20 10:05:34 来源:每日丹青
关联艺术家:

艺闻 >致敬时代 与美同行 | 庆祝《美术报》创刊30周年

致敬时代  与美同行

庆祝《美术报》创刊30周年

陈光林应约刊载两个专版作品以示祝贺


图片 1

图片 3

图片 2

图片 4

陈光林钟馗画欣赏


     陈光林是当代画坛画钟馗最为专业的画家。他吸取吴道子、任伯年画钟馗的形式,但创作出比吴道子、任伯年形式更多,更赋时代特色、神态万千的钟馗画,正义之师钟馗的形象在陈光林的笔下大大丰富了。

        ——陈传席(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5
《镇宅之宝》 陈光林作

    陈光林笔下的钟馗最可贵之处,是将文人画雅逸、内敛的笔墨神韵与民间质朴、夸张的造型原素相融合,并成功的调合了二者,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张晓凌(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6
《正大气象》 陈光林作


     陈光林从传统与现代、传说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的接缝处与焊接点,捕捉创作契机。他以自己的艺术功底和心灵感悟,创造了既是历史上的、传说中的,更是他心灵中的钟馗。他的画总有一种雄浑的气势,总有一种使人见而兴奋的力量。在他的笔下,钟馗更鲜活了,更可敬了,更像一位除暴安良的正义之神了。 
                  ——郭因 (当代著名美学家) 

图片 7
《万应神画》 陈光林作

     陈光林是以自己的全部学识、修养、灵性、胸襟、气质与钟馗的豪放性情和爱憎分明的品格相神悟契合,在浓墨重彩中传承着文化的厚度,张扬着时代精神。如此高度个性化的钟馗形象,在历代钟馗画中十分罕见。画家也提取了民间钟馗画稚拙夸张的造型元素和单纯明快的色彩对比,把民俗情趣与文人笔墨融为一体,共同塑造了一系列壮美的钟馗形象,在当代钟馗画中一枝独秀。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图片 8
《平安吉祥图》 陈光林作

    陈光林并不耽于过去的绘画图式,总在试图转变民间职业绘画在长期市场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视觉定势。钟馗这一题材难以处理的就是“鬼神”问题。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和光明正大、邪恶与正义、种种矛盾都得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得到妥善处理,非高手而不能为之。陈光林的钟馗画多为竖幅、立轴,注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多数都是魁梧独立的钟馗,意气奋发的钟馗,或扬扇,或持剑,线条顿挫有力,墨色恣肆灵幻。陈光林是写意的,正如其画;钟馗是寓意的,正如其人。他的一系列大写意的钟馗画像,有的画近小品,可气度不小,往往有“神来”之笔。
      ——郑工(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


图片 9
《思无邪》 陈光林作



陈光林花鸟画欣赏


      众所周知,陈光林以人物画名世,其实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花鸟画家。或许因为他的人物画名声日隆,遮蔽了他在花鸟画方面的才情。如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有的承继吴昌硕“以气胜”的画风,有的延续齐白石“以情胜”之格调,有的吸纳潘天寿“以理胜”之奇绝,但,都能在平实中见苍厚、松秀中见洒脱,清醇雅正而气韵生动。陈光林的花鸟画已得写意花鸟之三味,恣情纵横,放笔得意,多呈朴茂浑厚之面貌,摆脱了通常花鸟画的媚俗与浅薄,那种恍若天成的大气磅礴、清新自然的格调弥漫于笔墨之间,沁人心脾,醒人耳目。
         ——(贾德江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画家)



图片 10

《红荷溢香》 陈光林作


图片 11

《四季如歌》 陈光林作


图片 12

《暗香浮动》 陈光林作


图片 13

《红梅绣春》 陈光林作


图片 14

《花开盛世》 陈光林作


图片 15

《清香》 陈光林作


图片 16

《报春》 陈光林作





图片 17


编辑: 朱梦雅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